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021093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是根据多相流动物系反应控制惯性效应 理论,结合给水工程实践, 经近十年的研究而发明的。该技术涉及了 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主要工艺。 理论上,首次从湍流微结构的尺度即亚微观尺度对混凝的动力学问题 进行了深入了研究,提出了“惯性效应”是絮凝的动力学致因,湍流 剪切力是絮凝反应中决定性的动力学因素, 并建立了絮凝的动力相似 准则;首次指出扩散过程应分为宏观扩散与亚微观扩散两个不同的物 理过程,而亚微观扩散的动力学致因是惯性效应, 特别是湍流微涡旋 的离心惯性效应。 由于新理论克服了现有传统给水处理技术理论上的 缺陷和实践上的不足,因而导致

2、了在给水处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实践中,发明了列管式混合器、翼片隔板反应设备、接触絮凝斜板沉 淀设备等。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在全国近 50 多家水厂成功地推广使用,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实践证明: 此项技术用于新 建水厂,工艺部分基建投资可节约 2030%用于旧水厂技术改造, 可使处理水量增加75%- 100%而其改造投资仅为与净增水量同等规 模新建水厂投资的 30% 50%。采用此项技术可使沉淀池出水浊度低 于 3 度,滤后水接近 0 度,可节省滤池反冲洗水量 50%,节省药剂投 , 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和制水成本。 30%加量 这项技术适应广泛, 不仅对低温低浊、汛期高浊水处理

3、效果好, 同时, 对微污染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可利用最小投资, 取得最大效益, 充分发挥现有供水设施的潜力,在短时间内缓解城市供水短缺状况,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二、“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的工作机理(一) 混合 混合是反应第一关,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 在这个过程中应使混凝剂 水解产物迅速地扩散到水体中的每一个细部, 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 同一瞬间脱稳并凝聚, 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 因为在混合过程 中同时产生胶体颗粒脱稳与凝聚, 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初级混凝过程, 但这个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混合,因此都称为混合过程。混合问题的实质是混凝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 使水中胶体颗 粒同时

4、脱稳产生凝聚, 是取得好的絮凝效果的先决条件, 也是节省投 药量的关键。传统的机械搅拌混合与孔室混合效果较差。近几年,国 内外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使混合效果有了比较明显地提高, 但由于人 们对于多相物系反应中亚微观传质以及湍流微结构在胶体颗粒初始 凝聚时的作用认识不清, 故也妨碍了混凝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混凝剂 水解产物在混合设备中的扩散应分为两类: (1) 宏观扩散,即使混凝 剂水解产物扩散到水体各个宏观部位, 其扩散系数很大, 这部分扩散 (2) 因而宏观扩散可以短时间内完成; 是由大涡旋的动力作用导致的, 亚微观扩散, 即浊凝剂水解产物在极邻近部位的扩散, 这部分扩散系 数比宏观扩散小几个

5、数量级。 亚微观扩散的实质是层流扩散。 因此使 混凝剂水解产物扩散到水体第一个细部是很困难的。 在水处理反应中 亚微观扩散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动力学因素。例如高浊水的处理中, 混凝剂水解产物的亚微观扩散成为控制处理效 果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混凝剂的水解产物向极邻近部扩散的速度非常 慢,在高浊度期水中胶体颗粒数量非常多, 因此没等混凝剂水解产物 在极邻近部位扩散, 就被更靠近它的胶体颗粒接触与捕捉。 这样就形 成高浊时期有些地方混凝剂水解产物局部集中, 而有些地方还根本没 有。混凝剂局部集中的地方矾花迅速长大,形成松散的矾花颗粒,遇 到强的剪切力吸附桥则被剪断, 出现了局部过反应现象。 药剂没扩散

6、到的地方胶体颗粒尚未脱稳, 这部分絮凝反应势必不完善。 这一方面 是因为它们跟不上已脱稳胶体颗粒的反应速度, 另一方面是因为混凝 剂集中区域矾花迅速不合理长大, 也使未脱稳的胶体颗粒失去了反应 碰撞条件。 这样就导致了高浊时期污泥沉淀性能很差, 水厂出水水质 不能保证。 按传统工艺建造的水厂, 在特大高浊时都需大幅度降低其 处理能力, 以保证出水水质。 这是由于过去工程界的人们对亚微观传 质现象不认识, 对其传质的动力学致因也不认识, 因此传统的混合设 备无能力解决高浊时混合不均问题, 这不仅使水厂在特大高浊时大幅 值过低。pH而且造成药剂的严重消费和造成出水的度降低处理能力, 亚微观扩散究其

7、实质是层流扩散, 其扩散规律与用蜚克定律描写的宏 观扩散规律完全不同。 当研究尺度接近湍流微结构尺度时, 物质扩散 过程不一定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往低的地方扩散。 在湍流水流中亚微观 传质主要是由惯性效应导致的物质迁移造成的, 特别是湍流微涡旋的 离心惯性效应。 我们的管式微涡初级混凝设备, 就是利用高比例高强 度微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来克服亚微观传质阻力, 增加亚微观传质速率。生产使用证明这两种设备在高浊时混合效果良好, 不仅比传统的 静态混合器可大幅度增加处理能力,也大大地节省了投药量。(二)反应絮凝是给水处理的最重要的工艺环节, 滤池出水水质主要由絮凝效果 决定的。传统廊道反应、 回转孔室反应

8、以及回转组合式隔板反应的絮 凝工艺,水在设备中停留20 30分钟,水中尚有很多絮凝不完善的 小颗粒。近年来, 国内出现了普通网格反应;国外推出了折板式与波 形板反应设备, 使絮凝效果有了比较明显地改善。 但由于人们对絮凝 的动力学本质认识问题,妨碍了絮凝效果的进一步提高。1. 絮凝的动力学致因 絮凝长大过程是微小颗粒接触与碰撞的过程。 絮凝效果的好坏取决于 下面两个因素:一是混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成吸附架桥 的联结能力, 这是由混凝剂的性质决定的; 二是微小颗粒碰撞的几率 这是由设备的动力学条件所决和如何控制它们进行合理的有效碰撞, 定的。导致水流中微小颗粒碰撞的动力学致因是什么,

9、人们一直未搞 清楚。水处理工程学科认为速度梯度是水中微小颗粒碰撞的动力学致 因。按照这一理论,要想增加碰撞几率就必须增加速度梯度,增加速 度梯度就必须增加水体的能耗, 也就是增加絮凝池的流速, 但是絮凝 过程是速度受限过程,随着矾花的长大,水流速度应不断减少。 絮凝的动力学致因究竟是什么?是惯性效应。 因为水是连续介质。 水 中的速度分布是连续的, 没有任何跳跃, 水中两个质点相距越近其速 度差越小,当两个质点相距为无究小时,其速度差亦为无穷小,即无速度差。水中的颗粒尺度非常小,比重又与水相近,故此在水流中的 跟随性很好。如果这些颗粒随水流同步运动,由于没有速度差就不会 发生碰撞。由此可见要想

10、使水流中颗粒相互碰撞, 就必须使其与水流 产生相对运动,这样水流就会对颗粒运动产生水力阻力。 由于不同尺 度颗粒所受水力阻力不同,所以不同尺度颗粒之间就产生了速度差。 这一速度差为相邻不同尺度颗粒的碰撞提供了条件。 如何让水中颗粒 与水流产生相对运动呢?最好的办法是改变水流的速度。因为水的惯性(密度)与颗粒的惯性(密度)不同,当水流速度变化时它们的速 度变化(加速度)也不同,这就使得水与其中固体颗粒产生了相对运 动。为相邻不同尺度颗粒碰撞提供了条件。 这就是惯性效应的基本理 论。改变速度方法有两种:一是改变水流时平均速度大小。水力脉冲澄清 孔室反应池以及滤池的微絮凝主要就是利用水流波形板反应池

11、、池、.时平均速度变化形成惯性效应来进行絮凝; 二是改变水流方向。因为 湍流中充满着大大小小的涡旋,因此水流质点在运动时不断地在改变 自己的运转方向。当水流作涡旋运动时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固体颗粒 沿径向与水流产生相对运动,为不同尺度颗粒沿湍流涡旋的径向碰撞 提供了条件。不同尺度颗粒在湍流涡旋中单位质量所受离心惯性力是 不同的,这个作用将增加不同尺度颗粒在湍流涡旋径向碰撞的几率。涡旋越小,其惯性力越强,惯性效应越强絮凝作用就越好。由此可见 湍流中的微小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是絮凝的重要的动力学致因。由此可看出,如果能在絮凝池中大幅度地增加湍流微涡旋的比例,就 可以大幅度地增加颗粒碰撞次数, 有效地改

12、善絮凝效果。 这可以在絮 凝池的流动通道上增设多层翼片隔板的办法来实现。 由于水流的惯性 作用,使过水流的大涡旋变成小涡旋,小涡旋变成更小的涡旋。 增设翼片隔板后有如下作用: (1) 水流通过该区段是速度激烈变化的 区段,也是惯性效应最强、 颗粒碰撞几率最高的区段; (2) 翼片隔板 之后湍流的涡旋尺度大幅度减少, 微涡旋比例增强, 涡旋的离心惯性 效应增加,有效地增加了颗粒碰撞次数; (3) 由于水流的惯性作用, 矾花产生强烈的变形, 使矾花中处于吸附能级低的部分, 由于其变形 揉动作用达到高吸能级的部位, 这样就使得通过该区之后矾花变得更 密实。矾花的合理的有效碰撞 2. 要达到好的絮凝效

13、果除了要有颗粒大量碰撞之外, 还需要控制颗粒合 理的有效碰撞。使颗粒凝聚起来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一方面,如 果在絮凝中颗粒凝聚长大得过快会出现两个问题: (1) 矾花长得过快 其强度则减弱,在流动过程中遇到强的剪切就会使吸附架桥被剪断, 被剪断的吸附架桥很难再连续起来, 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反应现象, 应 该被绝对禁止; (2) 一些矾花过快的长大会使水中矾花比表面积急剧 减少,一些反应不完善的小颗粒失去了反应条件, 这些小颗粒与大颗 粒碰撞几率急剧减小, 很难再长大起来。 这些颗粒不仅不能为沉淀池 所截留,也很难为滤池截留。另一方面,絮凝池中矾花颗粒也不能长 得过慢,矾花长得过慢虽然密实,但当

14、其达到沉淀池时,还有很多颗 粒没有长到沉淀尺度, 出水水质也不会好。 此由看到在絮凝池设计中 应控制矶花颗粒的合理长大。矶花的颗粒尺度与其密实度取决两方面因素: 其一是混凝水解产物形 成的吸附架桥的联结能力;其二是湍流剪切力。正是这两个力的对比 关系决定了矶花颗粒尺度与其密实度。吸附架桥的联结能力是由混凝 剂性质决定的,而湍流的剪切力是由构筑物创造的流动条件所决定的。 如果在絮凝池的设计中能有效的控制湍流剪切力,就能很好的保证絮凝效果。多相流动物系反应控制理论的提出,真正建立起水处理工艺中的动力 相似。使我们认识到湍流剪切力是絮凝过程中的控制动力学因素,如那么具有同样其湍流剪切力相等,果在大小

15、两个不同的絮凝工艺中, 联结强度的矶花颗粒可以在两个不同尺度的絮凝过程中同时存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实现了两个絮凝过程絮凝效果的相似。弗罗德数可 以作为相似准则数,可以表明湍流剪切力的大小,两个尺度不同的絮 凝过程当其弗罗德数相等时,其湍流剪切力就近似相等,絮凝效果就 基本相似。但只控制湍流剪切力相等并不能完全控制絮凝效果的相似, 因为湍流剪切力相等时两个不同的絮凝过程的矶花联结强度相等,但矶花的密实度与沉淀性能却不一定相同。矶花的密实程度可用湍动度 来控制,湍动度值越大表明在固定时间内流动固定空间点的涡流数量 越多,涡旋强度越大,矶花也越密实。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测定湍 动度的。庆幸的是当湍

16、流剪切力相等时,尺度越大的絮凝池其水流速 度也越高,因此矶花的碰撞强度越大,形成的矶花越密实,这已为试 验与生产实践的所证实。这样就可以保证把小尺度的试验结果按照弗 罗德数相等来放大,放大后的絮凝效果会更好、更可靠。因而我们也 可以通过科学地布设翼片隔板,通过弗罗德数这个相似准则,来控制 絮凝过程中水流的剪切力和湍动度,形成易于沉淀的密实矶花。(三)沉淀沉淀设备是水处理工艺中泥水分离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 出水水质。传统的平流沉淀池优点是构造简单, 工作安全可靠;缺点是占地面积 要想降低滤前水的浊度就要较大地加大沉淀池的长处理效率低,大, 度。浅池理论的出现使沉淀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七十年代以后,我 国各地水厂普遍使用了斜管沉淀池, 沉淀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 经过几十年应用其可靠性远不如平流沉淀池,特别是高浊时期、低温 低浊时期以及投药不正常时期。传统沉淀理论认为斜板、斜管沉淀池中水流处于层流状态。其实不然, 实际上在斜管沉淀池中水流是有脉动的,这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