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01873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5.1防止医疗事故的重点措施1.本科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2本科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卫生服务职业道德教育。3.本科持有合格职业资质证书,合格上岗证,符合职业地点。4.诊疗服务项目目录,可提供24小时服务。5.科内环境、防护、机械设备监测合格。6.工作人员操作技术熟练,防护措施符合规范,射线有害标识明显。7.工作场所有保护病人隐私制度。8.接受患者对本科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9.按卫生行政部门,院规定要求,保管应存放

2、的胶片和文字资料。10.严谨涂改,伪造,隐密,销毁或者抢夺影像资料。11.患者有权复印医学影像资料,碘过敏检查志愿书。12.在医疗活动中,科内人员应当将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是告知患者,及时解答询问,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后果。5.2.在紧急封存医学影像资料时对必须完成事宜1.医务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反映病人病情。2.另一方面要客观地记录病人病情的变化,以及治疗的一些措施和意见。3.一旦发生了医疗事故和争执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破坏及抢夺病例(医学影像资料)。4.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有关病例抢救过程、病情变化、影像资料报告等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

3、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第一次学习:2007.12.31第二次学习:2008.1.30第三次学习:2008.12.305.3紧急封存医学影像资料程序1.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争执时,病例(医学影像资料)应当在患者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封存的病例、医学影像资料;封存的现场实物均有医疗机构保管。2.封存的实物需要检查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第一次学习:2007.12.31第二次学习:2008.1.30第三次学习:2008.12.305.4有员工与病人遭遇意外放射线损伤的处理程序由员工与患者遭遇意外射线损伤时,操作者

4、首先应立即关机,切断高压电源程序办理:1. 马上与职业病科联系,尽快将遭遇意外射线损伤的有关人员送至职业病科,必要时送急诊科作相应处理。2. 对放射线工作人员遭遇意外射线损伤的,还要将其放射剂量测量器交到职业病科,送北京市主管部门测量所受放射剂量。3. 发生事件后,同时向专业组长及科主任报告。4. 追踪观察遭遇意外射线损伤的有关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作相应随访和关心询问。5.5放射科放射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是,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相映行动,保护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二.建立放射

5、事件应急处理机构。三.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1.迅速报告原则。2.主动抢救原则。3.生命第一原则.4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5.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请款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3.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领导小,在有经验工作和卫生防护人员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许可不得进入事故区。 4.各种事故处理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