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之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003225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论文之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管理论文之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管理论文之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论文之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论文之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坚决抵制白色污染,对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介绍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白色污染 塑料 防治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

2、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

3、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

4、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2X年3月2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

5、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万张宣传画,分发了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2X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X年底前开始实施。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

6、”,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

7、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三、结语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1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5,(06).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0) 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 202X,(04) 4陈大庆,当代环境问题的六大特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X,(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