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998188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制定依据: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建议课时数:108学时适用专业: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二)课程任务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课堂讨论、习题、实验等环节的参与,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PLC基础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等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

2、打下良好的基础。(H)设计思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设计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学习过程,突破了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职业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和基本定律的正确应用;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

3、,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后期学习和就业打好基础。(一)知识目标1 .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2 .掌握基本电路的组成。3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和基本定律。4 .掌握常见电工元件的特性。5 .掌握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的特点。6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其表示形式。7 .掌握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方式及特点。8 .掌握变压器的原理及作用。(二)技能目标1 .能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能进行简单的触电急救。2 .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和电工工具。3 .能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连

4、接。4 .能利用万用表等仪表对各基本物理量进行测量。5 .能正确记录和分析各种实验结果。(三)情感目标1 .具有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2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参考课时1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1 .了解电及电工电子产品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 .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现场的紧急处理措施。3 .了解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

5、工具的类型及作用。L能安全用电。2 .能认识常用电工电子仪表及工具。3 .能按安全操作规范使用仪器设备。24.了解仪器设备安全使用规范。2直流电路基础知识L认识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2 .了解电流、电压、电动势、电能、电功率等基本电量。3 .掌握电阻定律、欧姆定律。4 .会分析简单的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着重了解电路的特点及电路元件性能。1 .会万用表等仪表的使用。2 .会测量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3 .会操作伏安法测电阻,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4 .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23直流电路1 .掌握电阻器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2 .掌握电阻器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3 .熟练

6、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4 .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L会操作验证各电路定律。2 .会实验操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3 .会实验操作验证戴维南定理。4 .会对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244电容器L了解电容器和电容的定义与公式。2.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L会识别电容器的外形和符号。2 .会判别电容器的好坏。3 .会识读电容器的主要参数。105磁与电磁L理解电流的磁效应。2 .掌握磁场的基本物理量。3 .掌握磁感应强度与磁通的定义和公式。4 .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5 .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 .了解自感应与磁场能量。1 .会实验验证楞次定律。2 .会识别电感器的外形和符号

7、。3 .会识读电感器的主要参数。4 .会判断同名端。126正弦交流L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概念,掌握正弦交流L会用相量图分析和计18电路电的三要素。2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表达方式,会进行相互转换,会比较同频率正弦交流电的相位。3 .掌握纯电阻、纯电感和纯电容电路的特点。4 .掌握串联谐振电路的条件和特点,了解谐振电路选择性和品质因数的关系。5 .理解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6 .掌握并联谐振电路的条件和特点。7 .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算各种串联电路电压间、阻抗间及功率间的关系。2.会用相量图分析和计算各种并联电路电流间、功率间的关系。7三相

8、交流电路1 .了解三相交流电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理解相序的概念。2 .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3 .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负载相电压与线电压、负载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4 .理解中性线的作用。5 .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会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128变压器L了解变压器的构造与作用。2,熟悉几种常用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会计算变压器的工作效率。4合计108四、教学组织与评价(一)教材编写和选用1 .教材编写:要根据岗位能力分析,按照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材内容的编写,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2 .选用教材:教材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结

9、构编排合理,符合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二)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让学生一专多能,以适应不同工作岗位需求。(三)课程资源L数字教学资源3 .实训实习设备(1)电工电子综合应用实训装置(2)万用表(四)教学评价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按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过程发展性”等原则,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样性评价与针对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进行评价,具体如下: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途径权重学习态度上课出勤、上课态度、笔记情况、合作精神过程评价20%课堂参与课堂参与、安全操作、5S过程评价50%操作考核(实验操作过程记录)欧姆定律实验过程评价直流电路实验电容器实验磁与电磁实验正弦交流电路实验三相交流电路实验变压器实验综合考核期末考试(理论知识考核+实验操作考试)终结性评价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