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考试重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99561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管理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知识管理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知识管理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知识管理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知识管理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管理考试重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1、知识管理方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 知识管理的基本假设与逻辑1) 组织是由“人”所构成的,并由“人”来经营运作,“组织”只是一种抽象的名词,自身并无经营的知识与能力。2) 组织运作的好坏完全要视人的能力体现而定,唯有靠员工优秀的方略、管理、决策执行、问题解决能力,才会有高绩效的成功组织。3) “人”的能力与工作绩效,重要靠其与否有优秀的知识(Kwat、Kno-why、Know-o)而定。 知识管理实行对个人、群组与组织的好处1) 自身对于个人、群组与组织这三个不同层级,究竟各能产生哪些好处,Kmz()及ane&Matsky()觉得重要的好处如下:在员工个人层级绩效方面:员工的成长、员工的学习

2、、员工的生产力、员工的保存在群组层级绩效方面:协同合伙、成员专业能力、在组织层级绩效方面:最佳实务、培训学习、发挥组织潜力、提高知识成分、组织记忆、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实行的某些成功案例巴克曼实验室、德州仪器公司、瑞典Sandia财务公司、fan-La Roche制药厂、Dow化学公司、Chevron石化公司、休斯航天公司 知识管理实行的某些基本思考上述的基本逻辑与成功案例,绝局限性以保证“实行知识管理,组织就会成功”,这句话仍知识个神话。因此,公司重要在决定引进知识管理时,就应具有下列几点主线上的思考:1) 知识管理不是组织成功的“充足条件”2) 知识管理在21世纪是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3)

3、 知识管理的实行是个权变的思考4) 知识管理不也许单独成功,要配合其她组织构造条件2、 知识经济时代公司管理的模式 突出全球化的“现代意识管理” 国际化,知识化 突出知识化的“智力资本管理” 拓宽知识面,扩大知识量,提高知识和技术才干 突出网络化的“模块组织管理” 紧密型超大公司集团“模块式”公司群 突出产销一体化的“生态营销管理” 将客户、供应商、重要生产厂家等方面构成的群体进行有效管理 突出竞争化的“人才鼓励管理”、信息技术涉及感测技术(获取信息)、通信技术(传递信息)、智能技术(解决和再生信息)和控制技术(使用信息)四种技术。群件是协助群组协同工作的软件,一般涉及电子邮件、文档管理与工作

4、流应用等几大部分。核心的功能在于通信、合伙和协作(Communictio,Collabortin,orintion,通称为3C),可以实现非构造化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是一种高效的作业工具和组织战略级的信息管理工具之一。知识库技术的核心是运用计算机科学中的人工智能或知识工程技术使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并进而变化社会知识储藏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对比例。4、 知识的概念 简朴地说,知识是可用于行动的信息。1) “可用于行动”是指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背景下以恰当的方式获得有关的概念,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用它来协助决策。2) 知识是决策、预测、设计、规划、诊断、分析、评估和直觉判断的核心资源

5、。3) 它形成于个人和集体的头脑,并为之共享。4) 它无法从数据库中产生,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经验、成功、失败和学习中产生5、 知识的特性(共享性、隐含性、增值性、资源性、波粒二相性、)1。知识的共享性知识不具有独占性; 知识不会由于更多人的享用而减少、消失2。知识的隐含性重要体目前作为客体的知识和作为结识主体的人之间的不可分割性。知识事实上是作为结识主体的人懂得和理解的事情。而理解是个人的、主体的、特殊的、难于充足交流的。-知识是属于某个个人的。3。知识的增值性指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有不断被丰富、被充实的也许性。知识的资源性5。知识的波粒二相性作为实体的知识:知识被某个人拥有,具有

6、产权、知识的积累需要人付出种种努力知识转移:知识可以传递作为过程的知识知识的动态:涉及共享、发明、学习、运用和沟通知识是一种能更好的描述为认知过程的活动6、 知识的分类1)ECD(经济合伙与发展组织)的知识四分法now-what描述性的知识(Declrative Knwdge) ,即理解事件的概念、构成与构造的知识。nw-how程序性的知识(Poedura Knowleg) 即理解事件的执行程序、环节、措施的知识。Kow-why因果性的知识(aual Knwledg)即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等关系的知识。aewh 指公司中存在自我鼓励和发明力,使其更具有竞争力。2)按知识表述措施显性知识:是

7、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她象征物(sybol)清晰地体现出来(如手册、课本、程式)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性化,难以正式化,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并且深植在个人的经验、判断、联想、创意、潜意识之中,难以形式化、记录、编码或表述的知识)简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 内隐知识内隐知识,这是一种知识社会化的过程。 内隐知识外显知识,这是知识的外化。尽管内隐知识已经转化成另一种人的内隐知识,但是其别人仍然不能共享。外显知识外显知识,这是知识的组合,知识的总量并没有增减。外显知识内隐知识,这是知识的内化,这是一种通过做而学的过程(lerng by oig), 是指新的显性知识在整个组织中共享

8、和运用,其他成员又将进一步延伸、扩散,内化为自身新的隐形知识,这又构成了一种新的循环起点。 这四个环节中,其中知识内化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没有内化,知识的创新、生产、共享都无法实现。7、知识管理的内涵1) 知识管理的定义(狭义) 知识管理重要是对知识自身的管理,涉及对知识的发明、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广义)知识管理不仅涉及对知识进行管理,还涉及对与知识有关的多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波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2)知识管理的工作对象1。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及知识过程的管理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3) 知识管理的要素1。知识管理的

9、主体 知识管理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人、公司、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2。知识管理的客体 知识管理的客体是知识管理所指向的对象,它重要体现为知识内容与知识过程(知识流程),是知识静态和知识动态的统一。知识内容的体现形式有:一般形式;商品形式;资本形式。商品形式:知识作为产品具有商品的属性,并且能自由互换和拥有对知识的私有产权(体现为知识产权);资本形式:以知识形态存在并运动的,在商品货币关系中以商品价值形式追求增殖的价值 知识流程的概念 知识流程的模式大体有三种: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换,即社会化(隐隐),外在化(隐显)组合化(显显),内在化(显隐) 知识线性价值链:重要涉及知识管理的核心过程,如知

10、识的生产、获取、存储、共享、转移、扩散、应用、创新等过程。 知识网络系统,强调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及其与公司之外的组织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联系知识流程与信息流程之间的关系。组织知识管理4。知识管理的工具信息技术二、简述知识的商品属性 知识凝结着知识生产者所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一定的体力劳动;-知识的使用价值。 知识在客观上具有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属性,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知识的价值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知识价值的上述两方面其实是指知识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即知识所具有的商品属性。2、知识商品化的条件 知识产品剩余;知识产品的私有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知识资本的概念 知识资本就是以知

11、识形态存在和运动,在商品货币关系中以商品价值形式追求增殖的价值,只有当知识用于互换,以知识商品的形式存在,并且成为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价值形成和增殖的手段或载体时,才干成为知识资本。4、公司的知识资本的构成 人力资源、构造性资本5、公司知识资本的7大特性 知识资本的无形性与依附性知识资本的不可逆性 知识资本的共享性或非排她性知识资本的非竞争性 知识资本的不可分性与不可度量性 知识资本的时效性与非磨损性知识资本的无限增殖性与外部性、公司内部知识市场的主体:买方、卖方和中介者。7、在公司内部知识市场中的支付方式是 1 .互惠 2.名望 3.利她主义4 .信任8、 引起知识市场失灵的因素 信息不完备

12、、信息不对称、知识的本地化特性9、 不合理的知识市场的体现 垄断、人为的稀缺、贸易壁垒10、知识市场的信号涉及正式和非正式的信号重要涉及 地位和教育、非正式网络和团队1、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通过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的发明性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特定主体所依法专有的财产权。12、产业构造的概念产业构造即产业间的关系构造,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联系,即一种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多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配备分布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种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3、克拉克的三次产业

13、分类法 第一部门以农业为主 第二部门是制造业 其她的经济活动归入第三部门,称为“服务产业”14、产业构造一般可用两个指标阐明:价值指标、就业指标三、1、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是对公司的业务流程( Prces) 进行主线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明显性的成就。其中,“主线性”、“彻底性”、“明显性”和“业务流程”是定义所关注的四个核心领域。2、知识管理项目的两个最本质的驱动因素:即公司文化和业务流程。五、1、论述知识管理与组织互动的三大理论观点及其具体内容 古典理性理论观点 是将组织视为一系列功能与程序的组合,组织的绩效依赖于这

14、些功能与否可以有效、顺畅地协调、分工与控制;组织内的员工都是理性追求效率的极 大化,其工作目的与组织目的是一致的。 在此观点之下,知识管理的引进被视为是一种客观的外部力量,只要能合适地引进,就能直接、精确的对组织构造产生影响。 古典理性理论观点觉得员工和管理者只是被动反映外力的变化(知识管理的导入)而作调节,并不会非理性地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扭曲知识管理的运用,以致减少组织的效率。 任一组织如果引用好的知识管理方略,就会提高知识管理的绩效,进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权变理论观点 知识管理是存在于各组织不同的背景/情境(Conxt)之下,没有绝对抱负的知识管理方略,更无法将单一的知识管理方略模式应用在多种不同的问题与组织上,组织所要寻找的是“最适合”(Fit)而非“最佳的”(Best)方略。 权变理论觉得相似背景的组织也许有相似的知识管理,但不同背景的组织则应有不同的知识管理。 权变理论在古典理性理论对组织和员工的假设的基本上,增长了一种描述不同环境背景的权变变量(oningn varable).通过这个权变变量辩驳古典理性理论单一、拟定、客观的观点 应进一步理解组织的不同背景、特性和需求,采用需求拉动的战略,才干找出最适合组织的知识管理战略 组织行为理论观点 觉得若要理解组织知识管理的运作,不能单从组织知识管理构造与流程设计的“技术面”,来分析知识管理对组织的影响,必须从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