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 4.1森林及其保护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98551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 4.1森林及其保护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4.1森林及其保护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4.1森林及其保护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4.1森林及其保护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4.1森林及其保护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 4.1森林及其保护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 4.1森林及其保护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森林及其保护读图,回答12题。1这幅漫画说明()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2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D植树造林,几后年发展成为林果加工厂12.【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对漫画信息的获取能力。由图可看出,该区域山地丘陵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湖泊萎缩,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旅游区无人舟自横,使经济受损。为实现

2、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可在山地丘陵地区植树造林,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答案】1.B2.D读植被的减水和减沙效益表,完成34题。植被覆盖率/%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2015552040308040606030957080755098809070100903.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当植被覆盖率提高时()A径流量会减少,水土流失会严重B径流量会减少,水土流失会减轻C径流量会增大,水土流失会严重D径流量会增大,水土流失会减轻【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升高,径流量在不断地减少,土壤的侵蚀减少率在不断增大,表示水土流失在减轻。【答案】B4在黄土高原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A阻挡风沙,保护农田B

3、调节气候,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吸烟滞尘,净化空气【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在黄土高原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答案】C为保护我国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所对该区域统筹规划(如下图),将该地区划分为红、绿、白三色区域:绿色区域是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白色区域是农耕区,为限制开发区域;红色区域是重点开发区域。据此回答56题。5对于白色区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禁止对这个区域的一切开发活动B保护优先,适度开发C目前没必要进行退耕还林工作D生活在这里的人应陆续迁出,保护当地环境【解析】白色区域为限制开

4、发区,应优先保护,适度开发,但没有必要将生活在这里的人迁出。【答案】B6被确定为重点开发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地势平坦,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捷B原始森林密布,生物资源丰富C地形崎岖,水能资源丰富D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解析】被确定为重点开发地区,说明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好,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答案】A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78题。降雨量/ 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110.115541.31534.

5、715418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19强280.31131.2510.4520.67.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解析】解答本题应提取题干中“相同降雨强度下”的信息,然后选择任意一栏做泥沙量的比较。如从泥沙量来看,选择第一栏比较:混交林地(0.1)荒草地(4.7)油松幼林地(18)坡耕地(41.3)。【答案】D8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

6、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C D【解析】从不同植被覆盖下对水土的保持能力来看,混交林地、荒草地的水土保持能力较强,这也是当地的植被类型生态效益比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要好得多的原因。坡耕地的泥沙含量最大,所以开垦坡地不利于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植被生态平衡的保持,不容易发生病虫害。当地气候较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所以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不如退耕还草。【答案】B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噪声等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A学校和锯木场

7、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C网吧和体育场 D交通工具和工业生产【解析】通过噪声等值线分析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图中可以看出M、N两处噪声污染严重,N呈条带状,与交通有关;M呈同心圆状应为工业区,故选项D正确。【答案】D10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盛行风的影响B绿化带的作用C河流的影响D声波传播过程中的自然减弱【解析】通过噪声等值线分析噪声迅速减小的原因。城市绿化带具有减弱噪声的作用,故选项B正确。【答案】B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1112题。1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矿物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8、解析】人类大量地开采并燃烧矿物燃料,使固定在岩石圈中的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答案】B1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许多物种灭绝A BC D【解析】大面积地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大面积地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加剧,引起环境恶化;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大面积地砍伐森林会使物种因丧失栖息地而灭绝。【答案】A二、综合题13(2015福建四地六校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森林资源中,松科植物占总量的60%;竹类资

9、源也十分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某公司在松、竹产地采收松花粉、竹叶,并进行加工,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各地设立国珍专营店和网点,并对其集中管理,使许多下岗人员重新拥有工作,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为人们送去了健康。材料二此公司的生态产业链示意图。(1)森林资源的全球性环境效益包括哪些方面?(2)图示产业链形成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解析】(1)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植物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的水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2)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资金、技术、社会、劳动力、交通等方面考虑。【答案】(1)森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

10、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的水平衡;保护全球的生物基因宝库。(2)资金的保证,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14(2015福建泉州5月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棕榈油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断攀升,大大促进了印度尼西亚棕桐油的生产。目前,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世界上棕榈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1)简述印度尼西亚棕榈园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2)说明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措施。【解析】(1)棕榈园建设必然要扩大种植区域,破坏热带雨林,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借鉴破坏巴西热带雨林带来的后果的知识来回答。从对雨林本身的影响、生物、土壤、水循环等方面分析。(2)保护热带雨林,既是环境问题,又是经济发展问题。既要政府决策又要有公众参与。从立法到执法再到具体措施,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答案】(1)热带雨林面积减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水循环,气候变干;温室气体增加;焚烧森林开荒,容易引发森林大火、增加雾霾天气。(2)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禁止非法采伐;控制棕榈园建设规模,发展生态旅游等保护性开发,恢复天然植被;在棕榈园营造仿生生态系统(模拟雨林生态),减少生态破坏;加大雨林保护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