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试题 第十二章 激励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97764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试题 第十二章 激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参考试题 第十二章 激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参考试题 第十二章 激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参考试题 第十二章 激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参考试题 第十二章 激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试题 第十二章 激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试题 第十二章 激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激励一、单项选择题1、激励的对象主要是(B)A. 组织目标B.组织范围内的员工或领导对象C.员工的需要D.组织范围内的员工的利益2、产生激励的起点是(B)A. 欲望B.未得到满足的需要C.动机D.希望3、( D)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的行为基础。A.薪酬B.职位C.休息日D.需要4、( A)从组织范围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具体化为员工切实关心的问题。A. 双因素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 C.后天需要理论D.正强化理论5、双因素理论研究的重点是(B)A. 人的需要是如何满足的B.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C.影响人的需要的主要因素D.人的需要层次6、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称为(C)

2、A. 保健因素 B.满意因素C.激励因素D.自我实现7、 后天需要理论是由(D )提出的。A. 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格雷戈D.麦克兰8、银行开展有奖储蓄活动,事先公开奖励的物质和奖金的数额,这主要是为了( B)A. 提高人们对获奖的期望值B.提高人们对获奖的效价C.增加人们选择的自由度D.增加人们对活动的公平感9、一个人的成绩与效果取决于他的(C)A. 工作能力和工作的难易程度B.本人的性格和机遇C.能力与激励水平D.价值观与态度10、某高中生成绩不错,他估计自己有80%的把握能考上大,并且他也希望考上,其渴望 程度为100%,那么高中生考上的大学的激励水平为(B)A.100%B.80%C

3、.50%D.88%11、如果一个管理者非常熟悉而且能灵活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那么在下表所列的错误中,他最不可能犯的是哪一个错误? (B)违背公平理论违背强化理论D.E4B ) A.双因素理论B.权变理论错误名称 El E2 E3 E4 错误原因 违背双因素理论 违背期望理论A.E1B.E2C.E312、下面哪种理论不属于激励理论?(C.需求层次理论D.期望值理论 13、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下列需求哪项是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 (A) (1)就业保 障;(2)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3)工作的挑战性;(4)同乡联谊会;(5)满足标准热量摄入量的食品 A.(5) (1) (4) (2) (

4、3)B.(5) (4) (1) (3) (2)C.(5) (4) (1) (2) (3)D.(5) (1)(4)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一类人的主导需要最可能是安全需要?(D) A.总经理D.私营企业的雇员B.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C.刑满释放人员15、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A)A. 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影响B. 越是低层次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C. 任何人都具有5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且各层次的需求强度相等D. 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16、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

5、为止,许多企业的奖 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C)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B. 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C. 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D. 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17、公司好几个青年大学生在讨论明年报考MBA的事情。大家最关心的是英语考试的难 度,据说明年将会有很大提高。请根据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判断以下4人中谁向公司 提出报考的可能性最大?( C)A. 小郑大学学的是日语,两年前来公司后,才开始跟着电视台初级班学了些英语B. 小齐英语不错,本科就学管理,但他妻子年底就要分娩,家中又无老人可依靠C. 小吴

6、被公认为“高材生”,英语棒,数学强,知识面广,渴望深造,又无家庭负担D. 小冯素来冷静多思,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她自信MBA联考每门过关绝对没问题, 但认为公司里想报考的人太多,领导最多只能批准1人,而自己与领导关系平平,肯定没 希望获得领导批准18、“多米诺比萨饼公司”在英格兰地区的一家分店,由于生面团用光而出现断档,致使该公 司“30分钟以内送到”的供应保证落空,失信于消费者。为此,地区经理买了一千条黑纱让 他手下的全班人马佩戴以示哀悼。对该地区经理的这种做法,你的看法是:(A)A. 该经理希望借助耻辱心理激励下属更加努力工作.不再出现类似的失误B. 这样做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没有什么可取之

7、处C. 这种作法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足为奇D. 商场如战场,企业失去顾客如同失去生命19、双因素理论最适用于分析(B)的需要。A.工人阶级B.知识阶层C.领导阶层D.以上都不是20、对于一个以自我实现需要占主导地位的职工来说,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D)A.提高工资B.改善工作环境C.颁发奖状D.委以重任21、斯金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理论认为(A)A. 正强化要保持间断性,负强化要保持持续性B. 正强化要保持连续性,负强化也要保持持续性C. 正强化要保持连续性,负强化要保持间断性D. 正强化要保持间断性,负强化也要保持间断性22、要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好应从哪方面开

8、始做起?( C)A.领导以身作则,影响带动员工B.多组织各项活动,促进交流,增强凝聚力C. 研究和关系员工的需要,力求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责任感D. 奖惩分明23、马克思虽然生活十分贫困,但仍然坚持完成资本论的创作,这主要是出于其(D )A.生理需要B.自尊需要C.情感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4、时下一些青年白领员工虽然有高报酬、好前景却频繁跳槽,原因主要是(C)A.追求更高的报酬B.寻找更好的工作伙伴C.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实现梦想的位置D.寻找更佳的工作环境25、在何种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 B)A. 那些未达到生活标准,急于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B. 组织在个人取

9、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C. 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D. 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26、张丽今年26岁,是某电脑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思路敏锐,干劲十足,不久前刚获得 某名牌大学硕士学位,目前工作待遇相当高,假如你是张的主管,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激励 方式最能增加她的工作绩效?( B)A. 采取以个人工作绩效为考核依据的奖励制度B. 减少对她的监督,使她有更多的决策和行动自由C. 对她的成绩给予公开表扬D. 提高她的地位象征,如更豪华的办公室,专用秘书等27、日本丰田公司曾经有一位市场部经理,对下属采用“鞭策”式管理,工作有成效的给予 重奖,做的不好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10、以此来激励员工拼命工作,这样做的结果使得该公 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位经理运用的是(B)A.激励需求理论B.X理论C.Y理论D.公平理论28、假设你是一家企业的经理,发现近来企业的各项工作开展都没有创业阶段时有声有色, 经调查,发现员工没有不满情绪,但对工作并不满意,为此,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A.给工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B.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C.增加工人的工资D.以上都不可行二、多项选择题1、激励的关键要素包括(ACD)A.努力B.成果C.组织目标D.需要2、根据激励对象的不同方面,可以将激励分为(ABD)A.激励的内容理论B.激励的过程理论C.激励的结果理论D.激励的

11、强化理论3、关于X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A. X理论认为员工天性好逸恶劳B. X理论与Y理论是相互对立的C. X理论认为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D. X理论认为员工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求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AD)A.人是有需要的动物B.人的需要总是可以满足的C.需要是行动的动因D.人的需要都是有层次的5、需要层次理论中高层需要包括(ABD)A.安全的需要B.社交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6、激励的过程理论包括(BD)A.需要层次论B.公平理论C.双因素理论D.期望理论7、公平理论中,员工选择的有自己进行比较的参照类型有(ABCD)A.其他人B.制度

12、C.自我D.以上都是8、期望理论中,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对(ACD)的判断。A.努力绩效的联系B.个人目标组织目标C.奖赏一个人目标的联系D.绩效奖赏的联系9、关于期望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A. 基础是自我利益B. 核心是双向期望C. 关键是正确识别个人目标和判断三种联系D.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形成10、常用的激励方式有(ABCD)A.工作激励B.成果激励C.批评激励 D.培训教育激励11、激励是指那些导致有利实现组织目标的自觉行动的发起、发展、坚持的心理过程,所 以(AD)A.激励都表现为“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B. 激励都表现为“要我做”而不

13、是“我要做”C. 激励是一种组织现象,而不是一种个人现象D. 从激励行为本身来看,激励行为总是主动的三、判断题1、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则是由动机引起的。(X)2、领导者打算通过增加额外的休息日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其结果总是有效的。(X)3、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 的环境,(7)4、对员工的激励能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权力的运用。(X)5、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的假设比Y理论更实际有效。(X)6、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不同层次的需要会同时出现,尽管前一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X)7、公司的政策,人际关系,工作上的成就感都属于保健

14、因素。(X)8、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激励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 的是要利用保健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X)10、激励的过程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起所受刺激的函数。(X)11、正强化的刺激物都采用的奖金等物质激励。(X)12、实际上,不进行正强化也是一种负强化。(7)四、名词解释1、激励: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2、动机:动机是指诱发、活跃、推动并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3、期望值: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某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 率的估计。4、保健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

15、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 系、工作条件等。5、激励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 工作上的成就感等。6、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 于组织目标的实现。7、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 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五、简答题1、激励与行为的关系。答: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产生激励 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行为的结果,可能是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再发生对新需要的 追求;行为的结果也可能是遭受挫折,追求的需要未得到满足,由此而产生消极的或积极 的行为。所以,激励是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动力,而行为是人实现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 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