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975635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态学观点。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教学方法分析法、发现法。教具准备

2、1教师准备:一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生物的影像资料。2学生准备:完成“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的探究,写好探究报告。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除去两极冰帽那荒无人烟难以到达的区域以外,都充满了我们看见的或看不见的神奇的生命,所有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那么同学们自然会考虑到生物对环境变化会产生什么反应,生物是如何面对环境变化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板书)讲授新课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资料分析教师:请同学们对课本19页的资料进行分析。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阐述

3、自己的观点。然后把统一了的观点在全班阐述。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并且及时点拨: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是对风的适应。总之,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2进一步巩固,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开阔思路。教师播放影像资料:有南极的企鹅和鸵鸟的画面,夏天的雷鸟和冬天的雷鸟。并提问:同学们从上面的资料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解释这些现象呢?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说出企鹅和鸵鸟虽然同属于鸟类但由于各自生活的环境不同,导致了形态结构上的差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

4、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从而保护自己。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多鼓励,不足之处教师要作补充。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3教师总结: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板书)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探究结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教师对探究报告给予评价,并且要强调探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利于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性。学生活动:各小组在汇报结果时,还要汇报测量的时间、地点;小组同学如何分工的,测量时的注意事项;以及

5、是如何处理数据的。最后评出方案最严谨、结论更全面、更深刻的一组。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展开讨论:蚯蚓的益处是什么?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谈谈这样做的道理。教师启发学生举出生物对环境影响更多的例子。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比如针对xx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原因。课堂小结首先由学生总结:生物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教师总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气候变化和地壳变迁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理化环境,反过来又影响

6、着生物的进化。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使地球从荒芜不毛之地,逐渐演变成生命的乐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然而,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使这个星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并且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有运用生物学的原理,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惟一正确的选择。巩固练习1仙人掌的叶呈刺形,这是对什么环境的一种适应A大风B相对缺水C寒冷D以上都对答案:B2蚯蚓能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使土壤疏松的

7、同时,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种现象表明蚯蚓既能_环境,也能_环境。答案:适应一定的影响3草原上动物或以穴居为主,或长于奔跑,而森林中动物则以树栖为主或善于攀援,而水中的动物则以游泳见长,这些都表明生物对环境具有_性,且该特征具有_性。答案:适应普遍4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羽毛,大大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有的时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种现象表明了:_。_。答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5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1)为什么测定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_。(2)裸地

8、、草地和灌木丛中空气湿度会有何差别?你作出的假设是_。(3)测量时,为什么每次要多记录几组数据,而且求平均值呢?_。(4)测量前,你设计的记录表格是怎样的?答案:(1)因为这三个地域植物的蒸腾度不同,其他因素基本相同,如光照、温度等,这样,测量其湿度若存在差异,则为植物蒸腾引起(2)假设在相同条件下:灌丛的湿度草地的湿度裸地的湿度(3)多次测量,可以有效地排除偶然因素(如人为因素等)引起的误差;通过多次测量,且求平均值,可以使实验数据准确、更接近实际(4)(略)6你能解释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吗?英格兰西北部的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

9、树干上。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在这一地区采集了数百只桦尺蛾标本,发现大多数桦尺蛾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层层煤炭把树干染成黑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此地采集桦尺蛾标本。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次采集的标本中,深色桦尺蛾成了多数,浅色成了少数,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一些生物学家来此地考察,他们先把数量相等的浅色和深色的桦尺蛾同时放到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发生的情况。一群爱吃桦尺蛾的鸟儿飞过之后,他们发现浅色的桦尺蛾所剩无几,而大多数深色桦尺蛾却逃过了灾难,你能解释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吗?答案:略布置作业P22练习

10、。活动与探究课题:调查当地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目的: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要求:注意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对应关系。可以就某一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如:a水质状况与水生生物状况b绿化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c水土流失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有合理化建议。板书设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普遍性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备课资料一、适应的起源适应是怎样形成的?一般认为适应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先期适应,一种是后期适应。先期适应是指种群中已经存在着各种变异,当其中某些变异与环境相协调时,经过自然选择,就表现为适应。例如,长颈鹿的祖

11、先在食物不缺乏的条件下,个体之间就存在着长颈和短颈的差异。当食物缺乏时,长颈就显示出更强的适应性。细菌中的抗药性类型,在接触药物之前就已经存在于菌落中了,并不是药物直接诱导产生的。在有药物的条件下,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死,个别有抗药性的细菌才得以大量繁殖。后期适应是指生物在经过先期适应而得到生存后,在后代中发生新的变异而加强了适应。与先期适应一样,这种新的变异也是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造成的。生物的许多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需要有一个长期过程,仅靠先期适应是不够的。例如,长颈鹿的颈、哺乳类的大脑的形成都可能与后期适应有关。二、生物在生理和行为上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

12、在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生物在生理上的适应是很明显的。例如,植物在日照强烈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都很旺盛,以制造有机物和散热;在夜晚则停止光合作用,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在冬季来临时,许多落叶植物都落叶,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动物的冬眠和夏眠现象也是对环境的适应。骆驼之所以耐渴能力强,不仅是由于它的胃部具有能贮藏大量水分的水囊,还因为它的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维持血液内的水平衡,即使肌肉内水分明显降低时,血液内的水分还基本正常。它的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也很强,能够浓缩尿液,以减少水分的消耗。动物多种多样的行为都是对环境的适应。例如,松鼠、鼠、蚂蚁等都具有贮食行为,这对于它们度过食物缺乏的季

13、节有着重要意义。鸟类的迁徙行为也是适应环境条件季节性变化的明显的实例。三、适应相对性的表现生物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都是相对的适应,而不是绝对的适应。首先,适应是针对一定条件而言的。例如,棉红铃虫靠结茧来保护自身,这对于大多数敌害是有效的,但是,金小蜂正是借助棉红铃虫茧的束缚作用,将卵产在棉红铃虫的体内。爱尔兰鹿的雄性个体长着非常宽大的角,这对于吸引异性是有利的,但在其他方面却弊多利少,如行动迟缓、目标明显、容易被敌害发现等,这种鹿正是由于过分发达的鹿角而灭绝了。适应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它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而不是永久性的。当环境条件出现较大的变化时,适应就变成了不适应,有时还成为有害的甚至致

14、死的因素。在生物进化史上,许多曾经繁盛一时的生物种类绝灭了,就是由于环境条件发生条件,这些生物由适应变成不适应的结果。四、适应相对性的原因适应之所以具有相对性,是由于遗传基础的稳定性、基因的多效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遗传基础具有稳定性,它是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改变的,这就导致已经形成的适应一般要落后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这可以说是适应的相对性的主要原因。例如,家兔是由野生的穴兔驯化成的。野兔具有挖洞穴居的生活习性,这种习性有利于逃避敌害。家兔尽管有人工建造的居住场所,但是,由于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它仍然有挖洞的行为。家兔的这种行为已经没有防御敌害的意义,因此,并不是对环境的适应。基因的多效性也是造成适应相对性的原因之一。一种基因往往有多种效应,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往往因为其中一种效应而增加这种基因的频率,这样就使生物在获得某种适应性时,这种基因的其他效应可能会导致其他方面的不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