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95463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鼻咽癌教学第一组一、鼻咽癌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概述鼻咽癌在世界及全国范围内的分布。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简称NPC)系恶性程度较咼的头颈部肿瘤,在世界各大洲均 有发现,但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较少,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发病率多在 1/10 万 以下;非洲属鼻咽癌中等发病区域。东南亚较咼发,但日本和朝鲜鼻咽癌发病率均低于 1/10 万。它在我国则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广东、广西、福建、 湖南、江西各省发病率最咼。其中又以广东省的发病率为首,故有“广东瘤”之称,特别是广东 的中西部,年发病率可咼至 30

2、50/10 万;广西居全国第二;而北方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以肇 庆、佛山、广州和广西东部的梧州地区互相连成一片,为世界上鼻咽癌最咼发的地区,其周围 地区发病率逐渐降低,由此可见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点。2. 总结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鼻咽癌的发病情况因地区、种族、年龄不同而差异悬殊,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并呈一 定的男女发病比例。其主要分布特征可以概括为:2.1地区聚集性:世界范围内高发区主要在:中国南方和亚洲东南部;北美洲的美国阿拉 斯加州和加拿大西部;非洲北部和东北部等三个地域。(1)中国南方和亚洲东南部一些国家。主要以东南亚尤其是我国南方(如广东、广西、福建、 湖南、江西等)多

3、见。其中,广东为世界上最高发区,其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达12.46/10万(男), 5.00/10万(女)。在我国鼻咽癌高发的广东省,肇庆、佛山及广州地区讲广州方言的广府人 鼻咽癌发病率最高,讲闽南方言的潮汕人次之,讲客家话的客家人最低。从死亡率看,广东的 肇庆、佛山、广州这三个高发地区居民3年平均年龄性别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0.42/10万和9.71/10 万和8.94/10万,广州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人群的死亡率分别是10.12/10万、4.31/10万和 3.44/10万,广府人比客家人高3倍多【1】。(2)北美洲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西部,当地土著人群的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达13.5/

4、10 万(男)和3.70/10万(女)。(3)非洲北部和东北部一些国家,如科威特发病率达2.2/10 万(男)和 0.8/10 万(女)。在 欧洲、美洲、大洋洲及日本等地发病率均在 1/10 万以下。2.2 种族易感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三大人种中,以黄种人发病率最高,部分蒙古人 种也为鼻咽癌高发人群;黑种人次之;白种人十分罕见。其中尤以我国和东南亚一带高发,目 前的鼻咽癌患者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的黄种人, 其中我国鼻咽癌患者的人数占全世界鼻咽癌患者总数的 80%。而在黄种人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 鼻咽癌的发病率又占首位,已俨然成为东南亚地区普遍发生

5、的一种上皮癌。我国南方高发区的 原居民迁居北方地区或移民海外后其 NPC 发病率比当地居民高,而且其后裔(后代)仍保持有很 高的发病倾向。印度原居民移民英格兰和威尔士后 NPC 发病率高于当地居民;而英格兰和威尔 士的居民移民印度后NPC发病率仍然低于当地居民。由此提示,NPC的发生有明显的种族敏感 性【2】。23家族聚集性:本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高、低发地区均发现NPC高发家族。中国南北 方鼻咽癌发病率、死亡率存在极大差异,而家庭癌史成为为南方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因素, 耳鼻 咽喉病史及频数为北方鼻咽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高发区广东调查发现, 10的鼻咽癌患者有癌 家族史,其中56是鼻咽癌家族

6、史。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209例鼻咽癌家族倾向性 报道, 209 例中有101 例有家族史。在香港亦同样发现有鼻咽癌高发家族。24 年龄差异性及性别相关性:鼻咽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存在性别差异,对于所有人群,鼻咽 癌以男性居多,男女发病率比平均为 25: 1。根据我国 29个省市的肿瘤死亡调查结果,鼻咽 癌死亡率全国平均1.88/10万,男性为2.49/10万;女性为1.27/10万。除福建外,广东、广西、 江西等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全国各省市中都是偏低的,男性列在第 23位以后,女性列在第 21位以后,但是鼻咽癌的死亡率男、女性均列于前5 位,其中男性鼻咽癌年龄调整死亡率,为 全国标准

7、死亡率的 3.7 倍, 而女性为 2.8 倍。其中最高发的广东中西部发病率达 34.01/10 万 (男)和11.15/10 万(女)。而香港一项长达20 年的研究表明鼻咽癌在发病率、死亡率及死 亡率发病率三方面均存在男性高于女性现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男女发病差异又随年 龄增高而增大。从年龄上看,鼻咽癌的发病率在30岁开始迅速上升,5059岁呈最高峰,60 岁后逐渐稳定。国内报道年龄最小患者3岁,最大患者90岁。据广州市19721981年资料, 3050岁组发病率占76.62%,显示在高发区中,中壮年病例较为多见;儿童期(14岁)病 例较为特殊:即高发区(广东省)儿童病例较为少见。而在老

8、年鼻咽癌患者中,男女发病率之 比约为(356): 1,死亡率之比约为(335): 1 。也有报道称鼻咽癌发病年龄分布在高发 与低发地区有所不同,在高发区,发病年龄分布呈单峰模式,峰值出现在5059岁。而在低 发区,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分别为1019岁和5059岁【1】。25发病稳定性: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日渐增多,大气污染也更为严重。因 此,愈是发达的国家癌症发病率愈高,如德、美、日和北欧的一些富国,其癌症总死亡率大多 数已达300/10万。我国70年代肿瘤死亡率还在10010万以下,而80年代成倍增加,其中肺癌 升高最为突出。但是,鼻咽癌不论在西方的低发国家,还是在广东四会、中

9、山和香港,近20 年内都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发病率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据广东省鼻咽癌研究中心 连续15 年观察,其发病率始终稳定在9.83/10 万11.88/10 万(男女合计)【3】。根据鼻咽 癌发病和死亡动态的较长期观察,提示其致病因素是比较稳定地长期存在。如侨居各地的中国 人(其中大多来自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鼻咽癌发病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因居住地迁 徙而发生重大改变。沿珠江、西江流域及香港均聚居有操广州方言的水上居民,他们也都是鼻 咽癌高发人群。好食咸鱼的中国南方、东南亚、北非、中东和爱斯基摩人从鼻咽癌高发区居民 迁居到低发区后,虽然食咸鱼的量减少了,但是鼻咽癌的发病率仍

10、然较高,提示鼻咽癌在病因 学上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4】。以上都说明,鼻咽癌的某些致病因素是稳定存在自然界中的, 鼻咽癌的发病也呈现一定的稳定性。二、探讨鼻咽癌的病因及其流行规律鼻咽癌的病因学研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互相、长期作用的结果,还可能经过 一个较长的癌前期阶段。有学者认为其大致有三种主要因素:遗传易感因素早期EB病毒感 染,这种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入鼻咽粘膜上皮细胞(癌前期阶段)亲鼻咽的致癌物质或其期前 (包括在生活早期的食物)作用下导致癌变的【5】。目前最重视的包括遗传因素、EB病毒感 染和食物中的亚硝胺等化学因素。总体上讲,NPC的危险因素包括:1、遗传因素:据报道海南省鼻咽

11、癌的10个家系。在3个高发家系中, 家系两代11人中有4人患 鼻咽癌; 家系同代6人中有3人患鼻咽癌;家系同胞5人中有3人患鼻咽癌。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 医院放射科209例鼻咽癌家族倾向性报道,209 例中有101 例有家族史。从101 例鼻咽癌家族 史中直系亲属患鼻咽癌的倾向性大小依次为兄弟(31.6%)、母子(20.8%)、父子(17.8%)、 姐弟或兄妹(15.8%)、母女(6.9%)、父女(3.96%)、祖孙(1.98%)。而同胞兄弟鼻咽癌的倾 向高度聚集, 可能与鼻咽癌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有关, 或是与鼻咽癌男性易呈家族聚集倾向 有关。因此,鼻咽癌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这种因素并不是肿瘤本

12、身直接遗传下去,而是一种 易感倾向,即易感性。但其遗传指标略低于一些遗传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参考值水平。 也有学者认为认为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从目前研究看,鼻咽癌不算是一种 遗传病,很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还与个体敏 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2、EB病毒因素:NPC主要由EB病毒感染。1964年,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培养成功的一株瘤细胞中,电子显 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疱疹病毒颗粒,并命名为EB病毒【6】。后来的研究表明,鼻咽癌与E B病 毒有密切相关,其主要证据是: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E B病毒相关抗原(E A、V C A、MA、 E BN

13、A )的抗体升高,其中尤以V C A -I g A抗体的特异性更高。在鼻咽癌细胞中可找到E B V 一D N A和E B N A的标记。但是,E B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是非常广泛的,而鼻咽癌仅 在某些特定的地区、特定的人群中高发,因此E B病毒还不能认为是鼻咽癌的唯一致病因素, 而可能是多种综合因素中的一种。但无论如何, EB 病毒血清学已应用于鼻咽的早期发现、早 期诊断和预后的监测中了【5】。还有研究证明,遗传因素与EB病毒感染在鼻咽癌发病上起着协同或加强作用。已证明EB 病毒6种不同编码蛋白都存在于转化细胞核内,至少其中4种与DNA结合。潜伏表达的EB病毒蛋 白授予B淋巴细胞永生能力,EBN

14、A在生长、转化中参与这种作用,刺激宿主细胞DNA合成增生, 与细胞DNA复制数目有关,因而在细胞转化和癌变中有重要作用。更有报道高发区广州风味的 咸鱼其提取物能激活Raji细胞表达EA;而高发区人头发、大米、饮用水等镍含量增加,硒含量 降低,这种变化有利于EB病毒激活。也有学者将家族性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在4号染色体【3】。3、职业性有害因素:研究表明与本病相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农药、汽油、甲醛、油漆、硫酸等。据 报道,如1年累积职业暴露甲醛1. 10 ppm,患NPC的OR值是3. 0(95% CI为1. 36. 6),甲 醛作业及吸烟者更为明显,提示职业性暴露甲醛会增加NPC发生的危

15、险性;长期暴露于硫酸雾 0.18 mg/m3时,3名电信作业者被诊断为NPC。对上海市纺织业织布工和编织工、金属冶炼、 炼钢(吹风转炉)和精炼炉工、锅炉司炉工、刀锻工、面包师傅、糕饼师傅制造糖果工人、焊工、 火焰切割工、金属磨工、磨光工、工具磨削工和机床操作工的调查也发现NPC危险性明显增高 1-6J。接触联苯胺染料的皮革工人NPC有高发的趋势l-2。接触石棉的男、女工人患NPC的RR 值分别高达12.76和22.2。职业性接触氯仿使患NPC危险性增高。泰国东北部的病例对照研究显 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患NPC危险性增高。广州的调查观察到职业性接触燃烧物的工人患 NPC的RR值为2. 4,每

16、年吸烟30包的工人患NPC的危险性增加2倍。森林工人和伐木工患NPC 的危险性明显增加25。广西的研究显示,该研究观察了175例NPC患者,农民占51.4%【6】。4、环境因素与生活饮食习惯:香港何鸿超也指出, 根据尸体解剖的报告, 在广东省鼻咽癌的致病因素可能是传统的环境 因素,比现代生活因素更为主要。问题是这些生活环境致癌因子是吸入体内还是吃进去的。现 在多数人还是倾向于后者, 理由是:世界上,鼻咽癌病例都是男性占多数, 而女性更多接触室内 致癌物质;水上居民露天煮食, 男女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一样, 但水上居民的鼻咽癌发病率比 香港其他居民高2倍;在居住条件有良好通风设备的香港和新加坡的中国人, 鼻咽癌的发病率 与中国南方农村人的发病率相似【5】。也有研究表明,食物中的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及Ni 等与NPC有关:动物实验显示Ni能促进亚硝胺诱发NPC;广东NPC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Ni含量较 低发区高,NPC患者的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