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简明连贯的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93077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简明连贯的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言简明连贯的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言简明连贯的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言简明连贯的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言简明连贯的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简明连贯的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简明连贯的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转)语文知识点 2009-10-28 10:05:51 阅读1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阿芝 的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转)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教学重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教学设想:六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简明一“语言表达简明”的含义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表达同

2、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罗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二“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

3、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方法技巧】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简明?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具体可从三方面人手;不说废话,做到避重复,会省略,去赘尤,要善于运用代词来指代上下文中已经出现的语句;要正确使用词语,忌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要合理安排句子,挑选合适的句式等。其中重点是第二条。这类考题类型有两种:(1)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2)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1)停顿消除法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会产生歧义。例:

4、“这种糖五毛五十粒”。可理解为“五毛钱”能买“五十粒”,也可以理解为“五毛五”能买“十粒”。因此按意义合理的停顿是消除此类情况的方法。(2)重音消除法有些词语的不同重音会造成歧义。例:“好好,我想起来了。”句中“起来”重读,表示“我想起来了”;“起来”轻读,表示“我想到了”。(3)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例: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以前”。“前往”)(4)调序消除法不同层次和结构关系会造成歧义句。例: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可理解为:花瓶是两个朋友送的;也可理解为“朋友送了两个花瓶”。消除此类歧义的方法是调整语序。例句可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

5、就可消除歧义。(5)语境消除法一些兼类词会构成歧义。如“劳动”既可做动词,又可做名词。例:我要热饭。可以理解为我要“做什么”,“热”为动词。还可以理解为我要什么东西,“热”为形容词。此类句子或短语消除歧义的方法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句意明确。因此,要改句末停顿号为句中停顿号,同时补充一些限制语境的词语。我要热饭(不去洗菜)。我要热饭(不是冷饭)。有些句子或短语中,施事和受事代词会构成歧义。船已启程二日即到。我去开刀句可这样改:“船已启程二号即到”,或“船已启程两天马上到”。句可这样改:“我去(为别人)开刀。”或“我去(让医生)开刀。”因此,消除此类短语或句子歧义的方法是在句中增删或更换一些使歧义

6、消除的词语。对语言运用简明的考查主要以应用文语段改错形式考查,即删除赘余、纠缠的内容,如2000年第25题;也结合对虚词使用的考查,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如2000年第2题。主观性的删改题是今后的主要命题形式。看下边这段话:还有一种立体的社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崔金泰宋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原稿)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但是用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书和插图都是“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引人”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

7、,语言累赘。因此,在选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时,作了如下改动: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样,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四:课后作业:优化设计闯关训练P158(略)第二课时第一节简明一要使语言简明,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围绕中心(全文的中心或一段的中心)不要旁生枝节。看下边这段话:当然,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吃力地抬到宫庭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崔金泰宋广

8、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原稿)分析:这一段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不方便”,有前三句就够了。最后一句顺着第三句说下来,但并不能表达全段的中心。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省去不必要的重复。例如: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便像给火钳烫着了手。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五元。”“一夜天?”他冒汗了。“是一夜五元。”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陈奂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上城卖油绳,不小心发高烧,被县委书记发现,送到了县委招待所。这是他第二天醒来后去结账时,与服务员小姐的一段对话。对话的语言

9、非常简单,无论是陈奂生还是服务员,把凡是能省略的成分都省去了,只说出对方想知道的信息。下边这几例就有些罗嗦:我记得喜鹊开始在腊树上安家时,我才读小学四年级。接着是整个城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个城市发掘出来。卖点心和杂食的小贩,歇着担子,提高喉咙,或者敲起小铜鼓,招揽主顾去买他们的东西。例是相同词语简单重复。例的后一个分句已承前省略了主语“整个城”,所以后边的“将这个城市”也是不必要的重复。例既然有“招揽主顾”,就不必说“去买他们的东西了”。再次,还要注意适当使用修饰成分,不要滥用。有些同学常常有一个错觉,以为好的词语用得越多,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美,其实不然

10、。例如:“四化”宏图已经展开,不久的将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不可想象的光辉灿烂的无限广阔的美好景象。“不可想象”一般和不好的后果连接,这里用来说“美好景象”,不妥,可删去。后边的三个定语,意思大致相同,放在一起,给人一种造作、堆砌的感觉。至于多余的修饰成分,就更应当避免了。例如:两只喜鹊用嘴从远处衔来小柴棒飞到腊树上。既是“衔”来,当然是“用嘴”,这个修饰语是多余的。最后,要尽量选用一些简便的固定的说法。有些描述性的话或者并列的词语,在语言中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说法或者可以用某个词语来代替,就要尽量选用那个现成的说法。例如人类自从有历史以来,就同沙漠做斗争。他们往返一次的飞机票或火车票费由聘方

11、支付。例“自从有历史以来”可以换成“有史以来”。例“飞机票或火车票费”可以说成“旅费”,这样既全面,又简明。汉语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语言,它的许多表达形式就是从简明的原则出发而形成的,像成语、简称、紧缩复句、合说、列举分承等。我们在运用语言时,可以适当选用这些表达形式,使语言达到简明。例如:11爸爸说,他打炮眼呀,打炮眼呀,一扭头就看见我了。(杜鹏程夜走灵官峡)12他不能、不肯、也不看别人的苦处。(老舍骆驼祥子)例11用“就”的紧缩复句,例12采用合说的形式,都很简明。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不能为了简明而影响语意的表达,甚至让人

12、误解。例如:13因为摔伤腿,我要和妈妈一块上医院治疗。14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鲁迅藤野先生原稿)例13是谁“摔伤了腿”,句中没有交代,这样简倒是简了,但别人怎么理解呢?例14最后一句定稿时改为“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原稿词语虽少,但没有“花下”,上一句“樱花”就无所依附;没有“成群结队”就无法显示人数之多。改句增加了字数,表意更加完备。二【例题点拨】考题1(2000年全国)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记得在一次期末

13、考试中,在考完了语文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必须保留的词语:【答案】【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语句简明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这道题的材料来自高中学生的作文,语言不够简洁,需要删改。但是,不论如何删改,其中表达原意的词语是必须保留,不能删除的,如“一次”“期末”“考试”“考完”“语文”。“保留原意”是修改语句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要求,以往很少考过。准确把握语句原意,是对语句进行正确修改的前提,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指导学生平日进行语言修改训练时,并不要求只保留下“必要”词语,删除其他一切“多余”成分。因为在实际语言表达中,一些词或其他词语,常常起着有机连接前

14、后语句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顺畅、连贯乃至更有味道。例如本题所提供的材料,如果在必须保留的词语之后,还保留下一些其他词语,感觉上可能会更顺畅一些,像“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考完语文后”,就比“一次期末考试,考完语文”更顺畅。但是,如果要求既要保持原意,又要顺畅,这在考试中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主要是阅卷比较麻烦,因为除了必须保留的5个词语外,其他都可以做不同的删改。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本题只提出让考生将“必须保留”的词语答出来,另外一些非必须保留,但在表述中起着“润滑剂”作用的虚词等一些词语,就不可能再要求考生回答了。考题2:(1998年全国高考题)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各种坏的影响,那么11他还会变坏吗?删除部分:【答案】、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