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92114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教案(2021 年秋学期电教馆录课)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能抓住关键词句,把握诗歌情感,3.了解古诗中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运用古诗阅读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情感的丰富内涵。一、峨眉山月歌(一)诗词导入同学们,“月”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经典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吟咏不已。诗经有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可见自古以来,月就被寄予了无限美好的情愫。“诗仙”李白爱月,在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借明月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在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确,月在诗人笔下千姿百态,柔情万种。今天,老

2、师就和大家一起再来 欣赏一首李白写月的诗峨眉山月歌。作者简介(二)朗读诗歌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了解一下诗歌的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读出感情。2.七言诗一般为 223 朗读节奏,但是为了便于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后面的 3应画出 12 或 21 的节奏。下面老师为大家读一读,请同学们初次体悟诗人的情感。3.释题请同学们看一下诗题“峨眉山月歌”,这里“歌”是歌咏的意思,所以诗人歌咏什么? 诗人歌咏的就是“峨眉山月”。如何写月?为何咏月?写月有什么妙处?这是我们今天重点所要探讨的问题。 (三)赏析诗句1.第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交代了地点和时间。想象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行船于平羌江

3、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 什么?心情怎样?抬头看到秋天的山最妩媚,秋天月最明净,开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描摹了一幅唯美的画面。秋夜,弯月高悬,清辉一片,峨眉山仿佛剪影般出现在 眼前,多么宁静,多么惬意。(静)秋高气爽,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 我们可以用秋月 两个字来概括这幅宁静惬意的画面,读来有一种音韵美。2. 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 又是如何写月呢? 这里“影”是指诗人低头看见月影随 江水流动。“入”和“流”两动词连用,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又点出秋夜行船之事, 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暗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动)月影浮动,映照江面,船随水流,月随

4、船走。我们可以用月影两个字来概括, 语言简洁空灵入微。一二句动静结合,用语精妙。3. 第三四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李白是不是搞错了?想一想“君”在这里是指什么?(月)我们曾学过“劝君更尽一杯酒”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君”理解为友人。那到底指“月”还是“友人”呢?“君”既是“友”又是“月”。峨眉山是作者故乡,写峨眉山月,就是写故乡写亲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以 月拟人富含诗意,表达了作者惜别之情,可谓语短情长。意思是“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或友 人)了,多么想念

5、你啊!”三四句抒写夜月、思月,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明朗,诗人感到?(惆怅 迷惘)梳理完诗人的心境就让我们带着宁静惬意和惆怅迷惘的心情再读全诗吧!诗人出蜀远游,诗歌中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沿岸山重水复,山月与人万里相随。李白曾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感到 时空的转换,行船之快,既 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四)体悟情感为何诗人有如此复杂心境呢?背景链接:峨眉

6、山月歌写于李白年轻的时候(25 岁左右)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 绪。这首诗在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他把峨眉山月作为歌咏对象,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地 的依恋和对故人的思念。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

7、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 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二、江南逢李龟年(一)导入生于盛唐的李白带着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出蜀远游,好不浪漫自在;可安史之乱后,处于晚唐时期的杜甫他又在经历着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江南逢 李龟年。作者简介(二)朗读诗歌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了解一下诗歌的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 出感情。2.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乐师,从“寻常见”“几度闻”可以看出杜甫和李龟年是老相 识了。(三)读题悟情“自古多情伤离别”,“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由于古代交通不便,有时候是一别再难相见,所以古人很重视离别,当然也很重视相

8、逢。在“江南逢李龟年”,他乡遇故知,“逢”应该读出一种什么情感?大家可能会说是“喜悦”,但是仅仅是喜悦吗?(四)读中寻情1.我们来读第一二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府第里,常常见到您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您的音乐。这是诗人回忆往昔与 李龟年交往密切,却寄寓着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之情。2.我们再来读三四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描写与李龟年重逢的场景,表达诗人 的无限感慨。感慨什么呢?背景链接:此诗大概作于公元 770 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

9、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杜甫和李龟年都是流落他乡,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杜甫一二句忆往昔风光来反衬今朝落魄的境遇。 (五)读中问情在何地重逢?江南,是他们的流落地。在什么环境下重逢?好风景的江南,落花时节。追问:结合背景资料,“落花”的意象暗示什么?表面上是指暮春时节,实际上既 指个人身世之悲,又指国家衰亡之悲。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自古以来,“落花”就是伤感的代名词。所以作者才会感慨万千,心情复杂。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自身飘

10、零的无限感伤;对国运衰微现实的无限感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所以,诗歌情感的抒发是通过意象来传达的,请大家找出峨眉山月歌 和江南逢李龟年里的典型意象,体会意象对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在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李白运用了典型意象“月”,营造了青山吐月、月映清江的优美意境,表达了自己离开家乡外出闯荡时的憧憬和喜悦。而山月与人 万里相随,又衬托了“思君不见”的怅惘。在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在江南的暮春,与久违的故人相逢。风景依稀如昨,而国已衰颓,人已垂暮。(“安史之乱”背景资料)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落花”一词,写出了暮春之景、垂暮之年,还有国家的风雨飘摇之势。“又逢君”,表达极朴素平淡,却包蕴了诗人经历沧桑巨变后 的百感交集,将古典诗歌的留白艺术运用到了极致。告别与相逢,是人生重要的际遇,往往牵动诗人的情思。李白在这场告别里深情而洒脱,不失浪漫主义诗人的格调;杜甫在这次重逢中感时伤世,仍是现实 主义诗人的本色。这节课,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把握抒情文字、分析情景关系、知人论世、分析意象,逐步深入地理解了两首诗歌的情感,也对诗人有了更多的认知。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诵读作业,或者在网站上下载打印,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