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91337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振兴视域下理塘县中扎村的语言生活简要:提 要 乡村振兴与乡村语言民生、乡村产业语言和乡村语言教育等有密切的关系。学界当务之急应是了解现状、梳理事实,而非急于给出结论。中扎村的语言,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藏语提 要 乡村振兴与乡村语言民生、乡村产业语言和乡村语言教育等有密切的关系。学界当务之急应是了解现状、梳理事实,而非急于给出结论。中扎村的语言,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藏语、汉语和英语。藏语的使用情况比拟复杂,受方言、宗教因素影响呈现出多种变体。汉语有普通话和方言变体,英语的使用相对简单。村民对语言使用、语言学习两个话题的讨论,隐含着他们的语言态度:前者涉及藏传佛教通用语、藏语方言和

2、普通话,后者涉及汉语、藏语和英语。村民还面临各种语言困境,主要表达在乡村语言民生、乡村产业语言和乡村语言教育 3 个方面。其中,由语言不通引起的出行难、看病难和维权难让村民最为忧心,反映了他们最实际、最迫切的语言文字需求。中扎村属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攻坚区,根据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可以从两方面做进一步思考:(1)社会是一个语言市场;(2)信息就是力量。从语言规划角度,建议加大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力度,扫除村民的语言文字障碍。具体来说,一是培养村民根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满足日常生活的语言需求。二是培养村民的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能力,优先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语言民生需求。三是积极发挥新乡贤

3、作用,对乡村中的经济或文化精英人物精准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语言能力上的引领示范作用。关键词 乡村振兴;语言生活;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困境赵春燕 语言战略研究 2022-01-04一、引言理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平均海拔 4014 米,面积 14 352 平方公里。全县有 22 个乡(镇),中扎村为拉波镇下辖 8 个行政村之一,是拉波镇人民政府驻地。拉波镇派出所、卫生院、林业工作站、小学、幼儿园都设置于此。村里有一座寺庙,一家邮政所,一个村民活动中心广场,两家超市,三家饭馆,一家茶楼。全村共有 62 户人家,常住人口 200 余人。除个别汉族外,根本上都是藏族。人口受教育

4、程度较低,文盲率较高。 中扎村藏传佛教信仰深厚,几乎每家都有一位成员出家,僧人备受尊敬,村里经常举办各种宗教活动。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种植业、畜牧业、采集业(冬虫夏草、松茸、黄芪等野生植物)和外出经商打工。20 世纪 80 年代后,一批中扎村民远赴海外开展。多年打拼之后,他们近年来又陆续返乡创业,带动了当地的乡村建设。2022 年中扎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22年被列入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笔者对中扎村的研究,缘起于结识了村中一位海外归国藏胞DZJC。他 6 岁随父母赴美,在纽约长大,20 岁回国。2022 2022 年间,他在北京华文学院学习汉语。作为他的汉语老师和班主任

5、,这两年来笔者与他交流密切,建立了深厚情谊。毕业时他听从父亲安排,返回家乡创业。笔者赞赏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非常好奇一个在美国都市长大的年轻人,投身中国乡村建设,将会经历怎样一番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于是 2022 年 7 月跟随他一起来到中扎村,进行了一次为期 10 天的试调查。在这期间,笔者接触到了很多土生土长的藏族农牧民,也认识了更多返乡的海外藏胞。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的语言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样,他们面对的语言困境也远比我们想象的错综复杂。正式调查原方案在 2022 年完成,因新冠疫情推迟到 2022年 7 月 25 日至 8 月 18 日。调查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两种方法

6、。调查对象的选取采用了目的性抽样、异质性抽样与滚雪球式抽样相结合。此次调查以及 2022 年的试调查,一共对 36 位藏族村民做了访谈,其中男性 26 人,女性 10 人,年龄最小的 6 岁,最大的 74 岁。一共采集了 52 段访谈录音资料,其中最长的 326 分钟,最短的 33 分钟,还获取了 96 份语言景观资料和 31 份观察日志。乡村社区在社会文化上通常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外性,民族地区更是如此。笔者与重要调查对象有师生关系,凭此身份顺利融入社区,得到了村民的充分信任,从而保证了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2022 年 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三农专家

7、温铁军(2022:12 13)认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乡村的事情,它是中国应对全球危机的出路。这就要求学界读懂乡村,为这一重大战略做好理论准备。付义荣(2022)曾对中国农村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做过全面总结,“总体而言,现有的成果还缺乏以表达中国农村社会语言学应有的学术价值。相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快速变化,中国农村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显然是滞后了。涉藏农村地区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更是严重落后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到目前为止,国外鲜有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国内近年来出现了少量研究成果,大局部围绕语言与收入展开(王浩宇 2022b ;李瑞华 2022,2022;何竹 2022 ;王海兰,等 2022),语言扶贫的

8、意义、方式和作用等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也有一些探讨语言认同、语言习得等问题(王浩宇 2022a ;罗夏梓平 2022 ;许淇星,等 2022 ;孔祥馥 2022),主要集中在国家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上。总体而言,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深入探索。笔者认为,乡村振兴与乡村语言民生、乡村产业语言和乡村语言教育等有密切的关系,学界当务之急应是了解现状、梳理事实,而非急于给出结论。本文即采取描写主义的研究取向,在田野调查的根底上尽可能翔实描述中扎村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和建议。二、中扎村的语言使用中扎村的语言,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藏语、汉语和英语。藏语的使用情

9、况比拟复杂,受方言、宗教因素影响呈现出多种变体;汉语有普通话和方言变体;英语的使用相对简单。(一)藏语因地理分布极其广阔,衍变进程极其漫长,藏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在藏语方言问题上,国内外学者至今众说纷纭。意见相对统一的是将藏语分为卫藏、康和安多三大方言。其中,卫藏方言分为前藏、后藏和阿里 3 个次方言,康方言分为牧区、北部和南部 3 个次方言,安多方言分为牧区和农区 2 个次方言(陈荣泽 2022)。按照这一说法,拉波镇一带的方言属于康方言的南部方言。现实中藏语方言的纷繁复杂程度,远超人们想象。ZMYX(18 岁)刚刚高中毕业,她讲述了求学过程中藏语方言带给她的困扰。笔者:你什么时候开始感

10、觉拉波话和别的话不一样? ZMYX :我们小时候就在村里上学,这边都说拉波话嘛,那时没什么问题。而且,我也不晓得怎么回事,学普通话一点儿不难。我藏文课一直不好。(笑)笔者:小时候都在村里上学?然后出去上中学? ZMYX :对,那时候没什么感觉。后来初中就要去县城上学。哎,倒霉了,完全听不懂理塘话。那时候又小,就每天感觉好痛苦,不想上学。那段时间最难受啦!后来有了几个好朋友,就好些了。嗯,我们几个就说普通话,他们也和我说普通话。后来又去泸定上高中,大家都说普通话,就好多了。笔者:高中班里都是藏族同学吗?也有汉族同学吧? ZMYX :对,有藏族人,也有汉族人,大家都说普通话。村民习惯把理塘县城的藏

11、语方言称作理塘话,把拉波镇的方言称作拉波话。中扎村只有幼儿园和小学,上初中必须去理塘县城。读过初中的村民都经历过 ZMYX 的困扰。理塘县至今没有高中,初中毕业后假设要继续求学,就得去泸定、康定或成都上寄宿学校。拉波话和理塘话差异很大,却和邻县的稻城话接近,稻城县城的藏语方言被称作稻城话。因此,村民外出打工、购物或就医都首选稻城县城,而非理塘县城。他们都表示,这种方言不通的情况在涉藏地区很常见,事实上并不存在藏语通用语。对僧侣群体来说,却存在着一种藏传佛教通用语,它可以在不同的涉藏地区通行。这是一种特殊的藏语变体,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才能掌握。一方面是因为它含有大量佛教词汇。一个人即使学习藏文,假

12、设没有接受专门宗教教育,也不可能理解佛经。DZJB(20 岁)是一位大学二年级学生。一次佛教法会上,笔者和他坐在一起。开法会时每个人拿到一本佛经,僧人们高声诵唱,信众们手捧经书。笔者:你都能听懂吗?这本书都能看懂吗? DZJB :大概一半多吧,很多词听不懂,也不认识。笔者:是吗?我以为你们上过学,都懂呢。 DZJB :不是你想的那样,喇嘛们学的和我们学校里不一样。你看,这里,这里,这些词都不懂。另一方面它与藏传佛教的教育传承模式相关。DZKZ(41 岁)和 GN(37 岁)是两位僧人,都曾赴印度学习佛法。他们用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点。 GN :藏语是这样的,不同地方的人,可以听懂一点儿,但是说不

13、出来。比方我们去印度的时候,什么地方的和尚都有,青海的、-的都有,我们能听懂一点儿,但是说不出来。-话 我们根本上能听懂,但是我们说不出来-话。笔者:对,你们在印度的时候,那肯定是不同地区的和尚在一起,那你们怎么说话呢?因为你们不能只是听啊,比方你们辩经的时候,说什么话呢? DZKZ:对,是这样的,它一个寺庙有好多个和尚,然后一个寺庙有一个语言。各种各样的,一起混的有一个语言。对,这个语言 80% 是-话。印度三大寺庙都是这样子的。笔者:那要是三大寺庙在一起辩经呢?那怎么办? DZKZ :80% 是-话嘛,然后剩下的 20% 就是各种语言混在一起。笔者:所以你们在一个寺庙里会有一个大家都能听、

14、都能说的话。那个话和你们的拉波话还不太一样? GN :对,我们说拉波话,人家听不懂。笔者:所以你们会说拉波话,但也会说这种寺庙里的话。就是因为你们去印度学习过。 DZKZ:对,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平时碰到一些人,一说话我们就知道他们也去过印度寺庙。我们听他们说话就听得出来。所以是有这样一种语言的。笔者:那你们刚刚去印度寺庙的时候,肯定也听不懂吧? DZKZ :对,刚刚去的时候也听不懂,会比拟难。就是我们老家的一些和尚,那些先去的,我们就跟他们慢慢学。但是差不多一两个月就学会了。笔者:哦,也就是说,你们到了印度,要先学一下寺庙的话,然后才能在那儿学习佛法。 GN :对,一定要先学这种语言。挺难的,

15、但那时候年纪小嘛,一下子就学会了。要是让我现在学,就不行啦,学不会啦!(笑)村民普遍认可这种说法。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的三大寺庙(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是僧人们学习佛法的最高学府,所有格鲁派僧人都以能去那里学习为荣。学生来自不同藏语方言区,为了教学和生活方便,三大寺庙就逐渐出现了一种以拉萨方言为根底的藏传佛教通用语。它在三大寺庙略有不同,但可以实现互相交流。僧人们学成返乡,会继续使用这种通用语向其他僧人传授佛法,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在涉藏地区通行、仅供僧侣群体使用的藏语变体。调查期间,曾有四川省稻城县、乡城县和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一些僧人来访。十几位不同地方的僧人围坐在一起,交流极其顺畅。此时其

16、他村民,不管男女老少,都只是安静地倾听。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尊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语言无法沟通。(二)汉语及英语村民与外界交流最常用的语言还是汉语普通话。QR(47 岁)是中扎村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在海外侨居多年,2022 年回国创业。目前在稻城县经营酒店餐饮,经常去成都、康定、昌都等地出差。 QR :我没有上过学。(笑)但我特别喜欢学汉语,我就喜欢和别人说汉语。为啥?汉语太有用啦!笔者:出门经常说汉语? QR :对呀,几个藏族人一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能听懂一点儿,但说不出啊,这样子就说汉语。汉语比藏语有用多啦。笔者:我听他们说你会说拉萨话、安多话什么的? QR :会一点儿,在美国那时候做藏族同乡会嘛,这里那里藏族人都有,就会说一点儿他们的话,但不行,做生意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