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87545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借全国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契机,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

2、我校和中卫的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为“黄河水城、魅力沙都、休闲中卫”服务。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将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作为基本原则,培养的是技能型的酒店服务人员,具备酒店服务与管理领域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社会竞争力。 二、目标与任务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

3、,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1、建立“以能力本位,以实践

4、为主线,以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力本位”指的是把能力作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及指导理想。能力本位,大致有三种能力观 (1)任务本位能力即操作技能,(2)一般素质,能适应生活及处理事情的能力,(3)整合的能力观即为综合素质,包括上两点。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据此所建立的课程,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模式,即原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者之间,实际上在突出操作技能能力基础上也要注视培养一般素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虽然表面上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但实际教学中都是相互融合的,比如文化课中有专业知识,专业课中也讲究理论相辅。2

5、、以“模块结构”理论实施课堂教学教学体系应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育人特色,教师应把根据不同技能模块综合之后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包括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与岗位相关的法纪要求、与合作相关的人际规则等,即横向体系。以此形成的能力课程,学生学了就能应用,能用、会用、管用,能够真正形成岗位能力。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改变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原有的以基础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为主的学科课程体系,形成职业素养模块、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岗位能力拓展模块及综合实践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以主要岗位需求为依据,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探讨典

6、型工作任务,明确主要岗位职业标准,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整合内容,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三、 建设措施 (一)是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培养的意见,认真分析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和核心课程,使课程建设符合企业所需人才的技能需求。 (二)是由知名教师主持课程建设。要加大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优秀教师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另外还要聘请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及课程建设工作。 (三)是加大力度改革教学内容。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既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许多课程的教学过程

7、中,我们要通过“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等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及课程建设要由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承担,他们视野广阔,了解学科前沿,在教学中能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 (四)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鼓励教师建设计算机多媒体课程。争取部分实现了电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教案。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这些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明显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四、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术能力,熟悉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业务知识,掌握餐饮、前厅、客房服务技能,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

8、的服务营销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酒店业服务(餐饮、客房、前厅)、接待、销售等岗位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2.培养规格(1)掌握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熟悉国家有关对酒店服务管理行业发展与调节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2)熟悉酒店服务与管理和导游学基本理论、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通过酒餐厅、客房服务员、计算机操作员等职业资格鉴定合格。(3)掌握英语,具备用英语直接与客人对话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达到规定等级标准。(5)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继续

9、学习能力,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内外服务管理先进经验和酒店服务与管理行业发展的新动态。(6)具备从事酒店服务员、礼仪接待员、等所必须的职业知识、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技能。五、职业能力分析序123能力结构主要能力构成相关课程专业能力1.掌握酒店经营的基本方法2.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原理、程序、方法和技巧3.有适应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口语会话、英语阅读能力和计算机能力4.掌握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等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厅服务与管理饭店管理概论康乐服务与管理饭店英语计算机基础西餐与服务饭店营销饭店服务心理学饭店服务礼仪社会能力1.具备职业适应能力2.具备现代企业需要的团队协作能

10、力3.具备基本的交际沟通能力,掌握社交的基本技能。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语文发展能力1.具备跨职业工作能力2.具备独立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茶艺服务形体训练六、 课程教学计划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进度与计划课程模块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总数第一段第二段(学工轮替)第三阶段一学期二学期三学期四学期第三学年合计8周学校10周企业8周学校10周企业顶岗实习公共基础课1语文72222服务语言艺术(普通话)72223酒店英语72224数学72225体育10422226计算机144447德育10422228班会521111专业基础课9酒店服务礼仪72410酒店文化54311中国旅游地理362形体104222212

11、中国历史文化36213宁夏旅游基础知识36214 饭店服务心理与待客技巧48615菜点酒水知识405拓展课16茶艺服务56717酒店营销64818现代酒店管理648专业核心技能课19餐饮服务24864周4周20前厅服务17432周2周21客房服务24864周4周22康乐服务1086总计23总计208030303010周3010周1080七、教学模式的选择(一)新的课程体系与结构,必然要配套以新型的的教学方式与学习过程。职业教育,是面向岗位能力、培养高质量应用人才的教育。其教学体系应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育人特色。教师应把根据不同技能模块综合之后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包括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

12、论、文化知识和与岗位相关的法纪要求、与合作相关的人际规则等,即横向体系。以此形成的能力课程,学生学了就能应用,能用、会用、管用,能够真正形成岗位能力。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和酒店服务与管理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改变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原有的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学科课程体系,形成职业素养模块、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岗位能力拓展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五大模块构成的新的行动课程体系。以岗位需求选择模块项目的学习,形成岗位模块项目的行动课程体系,遵循够用即可,实用为主的原则。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的课程,因此具体到某一技能的训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1.任务驱动教学

13、 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技能知识点掌握的方法,主要是综合技能掌握知识点创设一个学习任务,从任务的解决中掌握相关技能知识。要注意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强化技能的训练固然重要,但不能轻视理论的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有时仅是某一个案例、项目或问题的教学,知识点显得有些松散,应关注的是知识之间的链接,在综合运用中学习知识。 2.案例教学 与任务教学法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又有别于任务驱动法,主要是采取真实实践技能中的案例来布置学习内容,在采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来源与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相关性。案例题材来源广泛,可以是教材中现成的;可以是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的;还可以是借鉴他人的,总之,教师对所讲的案例要精心编排,紧紧扣住教材中的知识点,不能随意主观臆造。 3.项目教学 比之上述两个不同的地方是:更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掌握的技能加以综合应用的方法。具体是给出一个项目,学生进行设计、综合采取所学过的技能加以完成项目要求,一般用在技能的模块综合训练上。如:给出一个酒店接待的任务,学生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将整个服务流程表现出来。4.情境教学 应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其他教学方法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方法外,还包括组织学生到酒店进行实地调查、实习等方法,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