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86451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知识经济。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原因的分析,从而归纳出科学技术革命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结论。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和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国际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含义,增

2、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一:走进科技小调查:(1)我们的生产、生活离得开科技吗?你能列举出知道或用过的科技新产品吗?人类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几次科技革命?(2)动脑筋:你知道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二、展示学习目标三、新课教学活动二:自学导航请你阅读P102P105内容(包括导入框和小字材料),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标志、?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有重大突破?核心是什么?3、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4、

3、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活动三:知识问答与小讨论A、试一试说一说结合p102小字材料试说说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B、第一轮知识抢答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什么?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的山羊在哪里诞生?C、第二轮知识抢答题: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发明了电灯?3、是谁发明了火车?4、是谁发明了轮船?5、谁被称为“汽车

4、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活动四:自学检查与材料分析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第一,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5、。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两种趋势: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现在的太空合作行动更是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活动五:点拨与精讲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

6、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3、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四、整合与小结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五、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六、知识延伸生:(思考并讨论)展望未来,你认为中国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吗?1、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2、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3、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4、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5、政府支持科学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七、课后作业:练习册习题。八、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