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参考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86019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法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法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法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法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法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法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法参考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给的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实施2. 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作用3. 我国环境法的各项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 会发表了著名的题为我们的共同未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 于同年在42届联合国大会所接受。根据报告的阐述,指出可持 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

2、的概念。“需要”的概 念,尤其是指世界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之放在特别优先 的地位。“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 前和将来的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 可持续发展包含着3个息息相关的内容, 就是生态, 经济和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维持当代人全面的生活质量,又要体 现代际公平,维持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避免持续的环 境损害,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要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 处于一种平衡机制。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 基金会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 为“在不超出支持它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 的生活质量”。1992

3、年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此 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 从而确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行动 纲领。2002年8月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的约翰内 斯堡召开。104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出席 大会,并通过了首脑会议执行计划,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 展的承诺两个基本文件。使可持续发展迈出了非凡的一步。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据国外气象学家考证,近1万年以来, 地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尚未超过20C,但在最近的200年内,大 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了40%,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 1.5

4、0C。那么 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呢?第一,气候变暖,冰川冰帽和极地冻 土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的一些城市、城镇和乡村有可能被 淹没。第二、森林湿地和极地冻土的破坏,会导致生存在其中 的许多动物加速灭绝。第三、气候变化会影响粮食生产。2。全球水资源问题:可利用的淡水中只有1%。当前全世界特 别是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淡水危机。 据统计,全 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多个。我国每 年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是28000亿Km3,居世界第六位,但年人 均量只有2545 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美国的1/5, 加拿大的1/50,居世界第88位。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淡水危机 呢

5、?原因如下:第一、全球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导致人口 高度集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促使用水量猛增。第二、 人们对淡水资源采取的掠夺式过量开采。第三、惊人的浪费。 第四、水的污染。3。全球健康问题: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空气和水污染相关的疾 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腹泻,急性 呼吸道感染等。全球可预防疾病的25%与环境恶化有关,每年 有数万人死于空气和水污染相关的疾病。4。全球贫困问题5。全球人口问题:1830年的时候世界人口为 10亿。从1830年 到1930年, 100年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达到20亿。 到1960年, 3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到30亿, 15年后,世界人口又

6、增加10亿, 达到40亿(1975年)。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增长速 度非常惊人。首先 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紧缺。 人类为了生存 就会冲破自然规律的制约,不断地破坏自然环境和掠夺性开发 自然资源。从而导致森林破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 失,野生动植物灭绝、自然景观破坏等生态问题其次会导致 住房紧缺。 联合国1987年3月公布的统计资料,全世界有10亿 多人没有住房或居住环境质量很差。为此联合国宣布1987年为 “国际住房年”,以后每年10月第一周的星期一为“世界住房 日”。6。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食物需求上升,而粮食增产的潜力却 越来越受到限制。可耕地的潜力基本上到了极致。目前只有拉

7、丁美洲和撒哈以南非洲还有望增加粮食产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大本质体现: 发展度(动力表征-发动机):社会财富的增长,理性需 求的满足,生活质量的提高. 协调度(公正表征-调节器):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物质与精神间的平衡. 持续度(稳定表征-促进剂):人均财富的世代非减,投 资边际效益的世代非减,生态服务价值的世代非减2. 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立法的影响;从立法体系上,先后制定, 修改了多部环境法律。 1998年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作为立法的目的性规定。使环境法律的基本原则发生了变 化和发展。否定了传统的只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的观

8、念。 使环境法从“命令-控制”管制向“多元混合型”发展。2. 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作用 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指在环境法中规定或体现的环境保护 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指导方针,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产 生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由于法律上环境概念的不确定性和环境法调整范围的相对 性,具体法律规范对环境法律关系的调整不可能面面俱到,需 要通过使用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予以弥补。2。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环境关系需要纳入环境 法调整的范围,而具体立法可能一度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根 据环境法基本原则的要求可以推动立法进程,亦可以直接适用 有关的法律原则。3。环境法律规范的内容

9、非常庞杂,在法律的实施中容易产生 一些偏差。离开环境法基本原则而片面地适用具体的法律规 范,可能减损法律适用的效率,甚至造成法律的滥用。3 .我国环境法的各项基本原则1。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协调发展 原则) 概念:协调发展原则是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 调原则的简称,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 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协调发展原则的贯彻:第一,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 第二,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第三, 在监督管理领域,发挥其指导和统领作用 小结:第一:协调发展原则并不能为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的 关系

10、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它只是一种指导思想。通过该原则 可以矫正人们破坏环境的具体行为,所以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 建设工作中是否真正贯彻该原则并没有法律保障,目前大多数 是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高低和环境意识的强弱。第二:为了 真正使协调发展原则发挥其功能,有必要设置政府环保责任 制,考核其政绩不能仅看经济指标,还要综合考虑环境指标, 如达不到法律要求就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预防为主原则) 概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简称预防为主 原则,最早是在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周恩来提出。 此原则内容丰富,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预防为主:是 指国家

11、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环境问题 的产生和恶化,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 衡、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的限度之内。其次,防治结合:立足于预防的同时,对已造成 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积极治理。最后,综合治理:是指从环境整 体效益出发,将防和治进行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 法来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好防和治、单项治理和综合治理等方 面的关系。 采取预防为主原则的原因: 1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旦发 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2、环境造 成污染和破坏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 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3、环境问题

12、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 很大。 预防为主原则的提出:基于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发达国家的经 验教训,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先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 大纲中提出了“预期的环境政策”,这种政策要求,任何可 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决定,都能在其最早阶段即充分考虑到资源 保护及其他的环境要求。在同一时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环境委员会也提出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预防为 主。这些主张和建议,导致80年代后各国在环境政策的调整和 转变中,预防为主的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国家环境管 理的立法的重要指导原则。预防为主原则是国内外防治环境污 染和破坏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工 业发

13、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实践证 明,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采取“先污染后治理”方式发展经 济得不偿失。以一些发达国家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这些国家的环境投资一般要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一2, 日本1970年环境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到1975年上升到 2,实际支出达200亿美元;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环境投资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6%,实际支出约500亿600亿美元;欧 共体(即现在的欧盟)曾做过一个估算,若通过治理解决环境问 题,总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若以正常国民经济增长率 为5%计算的话,大部分要花到环境投资上去。再看看我国的 情况,据统计,

14、1985年与1993年主要生态破坏(森林、草地、 耕地、水域)造成的经济损失, 1985年的年度总损失为726亿元, 未来总恢复费用为347亿元; 1993年的年度总损失为672亿元, 未来总恢复费用为431亿元, 1985年与1993年中国生态破坏的 经济损失分别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8. 7%和3. 9%。预防为主原则的意义:(1)这项原则是现代环境保护的灵 魂。预防为主原则是对传统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重大发展,现 代的环境保护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 内涵就是要引入时间概念,不仅要顾及眼前,更要关注未来, 不是要等到问题出现以后再设法补救。惟有如此,环境问题才 有希望得到扼

15、制。(2)这项原则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法律的公 平与效率的结合。 预防为主原则的贯彻:(1)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2)制定 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3。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 (环境责任原则) 概念:是指人们基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或对环境造成 污染破坏、对资源造成减损,即应承担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 环境责任原则原则的提出:该原则是中国在借鉴国际社会 普遍采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Polluter Pay sPrinciple) ”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的。实行该原则 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极大的合理性:首先,有利于促进环境开 发利用者重视环境保护,积极预防和治

16、理污染。其次,实行环 境责任原则有利于为环境保护筹集资金。再次,实行环境责任 原则有利于保持社会公平与公正。 具体内容:该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1)污染者付费, 亦称污染者负担,指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 当由排污者承担,而不应转嫁给国家和社会。污染者负担主要 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污染起作用,即事后的消极补偿。(2)利 用者补偿,亦称谁利用谁补偿,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应当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的责任。所谓的补偿不仅是对 已利用的资源要有金钱上的对价,而且更重要的是利用者应对 其已利用的环境资源可再生或开发替代所应付出的劳动予以 补偿,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占用的环境容量和恢复生态平衡 予以补偿,建立并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经 济补偿机制。(3)开发者保护,亦称谁开发谁保护,指有权 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同时承担保护环境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