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周复习课内实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85932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周复习课内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周复习课内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周复习课内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周复习课内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周复习课内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周复习课内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周复习课内实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周复习 课内实验(无答案) 苏科版考点1、探究声音的产生图1实验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考题举例:1、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2、有些物体比如音叉发声时振动的幅度很小,很难直接观察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知道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微小量放大)。考点2、探究声音的三特性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实验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通常情况下响度又被称为音量。若要使鼓声音调更高则应 (张紧鼓面/加快敲击频率)。考题举例:1、右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听到

2、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2、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大地震,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钢管来提示搜救人员从而获救,这是利用了 。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用同样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是由于 。考点3、探究冰、松香(蜡烛)的熔化特点、物质的比热容实验现象:如图实验结论:冰熔化时温度 ,需要 (吸热/放热)。松香(蜡烛)熔化时温度 ,需要 (吸热/放

3、热)。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比热容) 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 (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 (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相同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 (多少),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 (多少)。即,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能力强。考题举例:1、( ) ( ) ( ) ( )204060801002468100min204060801002468100min204060801002468100min204060801002468

4、100min(D)(C)(B)(A)2、晶体熔化的两个条件为: ; 。考点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现象: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9所示的实验。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图甲考点5、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特点实验结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现象。考题举例: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入射光线已经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以及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后的折射光线

5、。图乙2、如图乙为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请做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考点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必须 放置,刻度尺与玻璃板 ;两支 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实/虚)像, (能/不能)呈在光屏上;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 。考题举例: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

6、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 (点燃或未点燃)的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CBA考点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结论:如图:物体在A处成 像;在B处成 像;在C处成 像;考题举例:1、如图京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7、律”的实验。(1)他有好几个凸透镜,但均不知焦距。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案:(2)经过测量,他发现有焦距分别为2cm、10cm和30cm的三种凸透镜,则为了便于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焦距为_cm的凸透镜。(3)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其目的是: 。ABM(4)如图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些,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_(左/右)侧移动,同时使光屏离凸透镜更_(远/近/不变)一些。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

8、A点的_(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在_(或烛焰)一侧观察,能看到烛焰 的虚像,把蜡烛放到B点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5)实验中,当京京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6)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只需将蜡烛向上移动些D以上均可甲图(7)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

9、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考题举例:2、视力的矫正 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模拟近视

10、眼”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前方/后方)。(3)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会聚/发散)作用,应是_透镜。考点8、用天平、量筒测密度考题举例1: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1)实验的原理为_;(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把盛有牛

11、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1;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_;b)在实验步骤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 ( )A先加50g的砝码 B先加5g的砝码C先移动游码 D随便,都可以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_。2、用天平、量筒

12、和水,测一金属块的密度(1)为了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15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a调节 ;b调节 ;图16图15图17图18游码平衡螺母c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在托盘放上金属块,再让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16所示,金属块质量m g为什么?(2)为了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小明做了下面两个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一些水,根据液面高度,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如图17所示) b把金属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根据液面高度测出体积为V2(如图18所示)上述两个实验操作中,存在两个错误之处: ; (3)上述步骤错误已改正,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金属块体积:V= ;金属块密度:= 考点9、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