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84523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场启迪智慧的人文回归 毕业论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教改花絮救就孩子们,强烈呼唤人文教育的历史观历史是什么?是汗牛充栋的典籍浩如烟海的书库,还是苦涩年代的诵念风云岁月的堆砌?人们1提起历史,印象是孤僻繁杂固滞,历史是1团模糊不清的过眼烟云,付出艰难识记代价留下心理失衡的懊丧。“历史”,在汉辞尚书史记注解是“述往事,思来者”“通古今之变”以作政治借鉴。其定义是“人们对于过去事实的认知及其传达的成果”。 可见历史,这是1门古老传统学科。然而在希腊语中,希罗多德赋予“历史”1词的初意本为以智者的心态来“探讨” 、“研究” 、“征问”、“问而知之”。在希腊文中,“历史学家”这个词的定义,为“研究者”或“

2、真理的探索者”。 古希腊人曾将历史教育分为3种类型:第1,叙述过去;第2,为理解现在而追述过去;第3,为了展望未来而探索过去。不管“叙述”“追述”, 还是“探索”, 都将探究的内涵赋予了历史教育。可见,历史教育的真正定义更在于“历史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的不断锤炼与升扬”。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也说:“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归根到底,她是生命个体的生存权利和尊严感的人文的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家钻研历史,始终囿于伦理道德范围之内的考量,关注的是历史对社会、对国家有无道德实用价值,王朝更替,“

3、以史为鉴”。中国史家求真历史,固然有心智发展,但仅是“修身、齐家治天下”的需要,从格物致知到天下大同,实际上是遵循着儒家“学以致用”的伦理道德求知过程。中国史家的座右铭是“学以致用”。希腊史家钻研历史,始终具有重理智发展的特性,探究历史是为了科学道理的索求。他们追溯历史,是1种心智的自我锤炼,是1种追求通理的人文过程。他们以理智的态度来检讨现存道德的正确性,甚至敢于冲脱人为道德的藩篱。苏格拉底就是因此而遭控囚狱被杀的。希腊史家座右铭是“认识你自己”。他们洋溢着敏锐的智慧,追求对人类生存价值的思量,这是1种人文精神的历史观。人是生命万物之首领,是智慧的载体,是世界精灵,是宇宙之魂。人有着最精巧的

4、解剖结构,有着最发达的智慧和思维。人会劳动,人能思考,人有情感,人善创造;人生于自然,能顺应自然,人更会改造自然;人在探索世界无穷奥秘的同时,把这个世界装点得更富魅力,更为迷人。这种对于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穷根究底的精神演变为近代科学的思想摇篮。所以,对于“历史”1词的定义,东西方的诠释有如此鲜明对照,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而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哪有什么历史感?哪能体现出历史的人文教化功能?中学历史教育长期盛行“仓库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事实仓库”教书即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助长的是呆读死记忆风气。人们不难发现,历史教学似乎总在扮演1种往昔历史的转述者与说教者的角色。翻开教材,书上充

5、塞的全是风云变幻、制度消长、政权更选,人们1提起历史,印象是孤僻、繁杂,陈旧结论的堆砌,历史是1团模糊不清的烟云过于遥远。然而唯独人文精神才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人文精神更多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理性的养成,促使个人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历史教育它能为学生提供1个可资借鉴的世界,给人1种道德判断、1种价值取向、1种思维方式、1种内在的精神、1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人生

6、,面对社会等等。这1切便是隐藏在历史知识之下的深层次的内涵所在,也正是这些内涵能够赋予我们的学生以1种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培育。当代的中国社会,是1个饥渴的社会,也是1个浮躁的社会。似乎每1个人都在渴求,但大多数人渴求的是物质上的需要,追寻的是感官上的满足。事实是,不少人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不断满足的同时,却日益感到精神上的空虚。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可以说极度缺少人文的关怀。现代社会人文精神支离破碎,日益萎缩,使我们体验到1种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却因此越来越冒险甚至疯狂的感觉。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借用儒家的概念来说,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成人”。

7、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我们认为,从现代意义上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地发展,从而更有价值地生活。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在资源、环境、道德风尚等方面暴露出了许多严重的问题。究其根源,乃是教育上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致使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社会、伦理、生态、文化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1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1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不要让遗憾的“历史”成为学生历史的遗憾!“人的传统有3个层面:1,生物性的遗传;2,历史性的传

8、承;3,个体性的长成。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第1层面的问题很难改变,所以我们1般关注不多。争论的地方在层面2和层面3,我们中国人的习性偏好似乎是先2后3,所以在精神上重权威,在知识上重记忆,在人格上重涵养;试想,辛亥烈士“54”健将、共产主1信仰的英雄,还有昔日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的才子们,凭我们今日的教育制度与价值观,出得来么?而西方则是先3后2,所以在精神上重自我,在知识上重创新,在人格上重个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各有千秋,但我们别忘了,历史已经进入“现代社会”,在列国纷争的局面下,中国要崛起,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竞争来说,都必须采用“先3后2”的教育模式和文化模式。摆脱困境,塑造活

9、态的现实的生活历史观:年青的朋友,你知道历史是什么吗?当你翻开书卷或打开视屏时,映入眼帘的是鏖战沙场的刀光剑影还是政殿里运筹帷幄的胆识智慧?是向宇宙苍穹求索的神秘还是人与自然协奏曲的和谐?在浩瀚的史海悠悠泛舟时,你是否想过何时才能驶到胜利彼岸,那充满生机的绿洲?年青的朋友,你知道历史是什么吗?让我们驾起穿过时空隧道的快速列车来到巴尔干半岛的希腊神坛。当你慢慢地揭开历史女神克丽奥的面纱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她是那么俊秀、充溢着青春的气息,就像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1样令你惊叹、倾醉。历史之神啊,你充满人本的神韵,催发了人类无尽的遐思。历史啊,她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与我们共同呼吸,彼此伴随历史并不仅存放在书

10、斋档案馆,为大千世间构建框架与轮廓,但她绝不是高阁书斋的秘符,拒我们之门外:她更是求知青年倾诉情感的挚友与抖擞个性的舞台。历史研究缺乏的是对人们的现实生活热点提高到理性层次来思考。现行的历史课程对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国计民生、风俗习惯、交际往来、价值观念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描述,缺乏深层的研究。当1门学科只有记忆,而没有智慧火花的闪烁与碰撞时,这门学科就陷入死圈了。研究现实生活,是人类赖以生存、进取和发展的基本方式,这是历史课程改革必须敞开的大门。马克思说:“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1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时才取得的。”生活是文化之源,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将人类文

11、化的外星形式与深层的价值内核结合起来考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深化的必然趋势。当我们向学生追溯祖先的生活内容时,结论往往是语塞不详,模糊不清;当我们向学生探究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时,答案往往是莫衷1是,无从应答。当今社会史、宗教史、风俗史、文化史彼此交叉,融汇相贯。衣食住行、婚丧喜庆、日用器物、风俗情趣、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国际纷争、军事抗衡,无1不是文化的载体,它们具体而生动地勾画出我们时代的特征与民族文化魅力。试问,中国古代社会何以不靠法律而以道德伦理治理并维系两千多年1贯的“大1统”局面?近日在山东曲阜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为什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当代全世界普遍接受

12、的人类文化理念?为什么孔儒文化在物欲横流的世界还繁衍出新伦理、增殖出新价值?试问,北京4合院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住宅作为遗产受保护,但其构造的尊卑贵贱秩序和封闭窒息的文化圈在人气鼎盛的现代化气息下又有多少继承价值?试问,中国饮食文化是1种高雅艺术,讲究人际伦理,融洽礼仪规范,但却忽视了对营养卫生科学的研究,这是偶然的吗?为什么中国人用了数千年的筷子与剪刀,却始终没有悟出杠杆原理?试问,中国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第4位,但人均教育经费却低于世界上90%的国家。中国的媒体声称:中国以全球1%的公共教育经费承担了全球20%的在校生。这种现象到底正常合理吗?试问,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夺得28枚金牌;28届雅

13、典奥运会上中国夺得32枚金牌。但几乎全是灵巧所得,而田径、游戏、大球这样1些拼体力项目,中国都很落后。这是否意味着中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已发出“黄牌警告”?据悉,1个国家1般建国不超过50年就起码产生1个诺贝尔奖得主。如苏联39年、捷克41年、波兰39年、巴基斯坦29年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甚至连危地马拉、冰岛弹丸小国都获此殊荣,中国大陆至今与亡无缘,扼腕叹息之下,试问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还不该发出盛世危言吗?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流域如今沙土裸露,沟壑纵横,洪水大肆虐,生灵涂炭,成为中国最贫困地区。当我们从神州大土走过,已经很难追觅到1条不曾受过污染的河流。蓝天白云的祈盼如今已成为都市人魂牵梦萦

14、的1种渴望。环境问题触目惊心,人类呵,伴随着地球映象日见憔悴,身染重病的呻吟,你还不震摄自省吗?近日来为报复“9.11”恐怖事件的元凶,美国调兵遣将,大动干戈。试问,巡航导弹与集束炸弹能否抹去世界动乱的阴影?当今世界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旧秩序,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该承担多少责任?历史学包罗万象,纵横万千,本来就是人文学科的基石,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春风,该是恢复历史人文魅力的大好时机了。我们要从人的生存发展这个永恒主题出发去构建以历史为轴心的人文综合科学。把研究性学习的触角伸向人口、资源、环境、民俗、伦理、家庭、科技、国防等,使综合历史变成1个多姿多彩的开放型大舞台。历史的焦距,应当调整,她就在息息相

15、关的现实生活之中,与我们并不遥远。论学术,她人文蕴涵丰富,包揽文化积淀;论现实,她耳目熟详,是青少年启迪智慧的朋友。多少年来,人们在悠久历史长河中寻觅与发堀历史内涵,去探究真谛;同时,人们又以美好的憧憬,睿智明识去审视今天的行为并创造今后的历史。历史是已消失殆尽的过去,而现实又是正在活动着的历史。两者在不同时空中承担着不同内容,共同统1于人类文明进步的长河之中。当今的研究性学习,就历史课程改革的内容而言,尤其强调后者的必要。历史应是1渠流畅的泉水,1首生动催情的生活进行曲,1部有血有肉的师生双边活动纪实。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民族、外交、文化、宗教、国防等关系盘根错节,风云变幻,都可以在历史研

16、究中找到渊源联系、共通与契合。在专家眼中,历史是1门高深的学问,在同学们的接触下,经过研究性学习的洗礼,她是1杯清醇的甘露美酒,1杯淡雅宜人的香茗,她时时伴随着我们呼吸与生存。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把“研究性学习”列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必修)的主要内容,这是1件有意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大改革举措。该课程核心是创新,它开掘学生久蕴心底的无限潜能,展示青少年开放、自主,充满自信的个性,发掘其聪明睿智的精神世界。今天,人类已进军海洋,开发极地;探索太空,寻觅星友;合成材料,发掘能源;破译基因密码,克隆细胞生命。试问,传统、死记硬背的“苦役教育”缘何变成了奴性的枷锁?教育2字,令我们视而庄严,因它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