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75465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煤矿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XX煤矿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XX煤矿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XX煤矿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XX煤矿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煤矿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煤矿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公司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矿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编制了XXXX公司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全矿职工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第一部分 矿井概况XXXX公司煤矿位于XX省XX市XX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0301110330,北纬374430374618;主立井井口坐标为:X4179917.640,Y1953105.670,Z980.230m;新开凿主斜井:X4179510.000,Y19502900.000,Z985.000m;新

2、开凿副斜井:X4179515.000,Y19502940.000,Z985.000m。井田范围及邻区关系:东北部与红罗坪煤矿相邻;东部与霍家焉煤矿及双扶煤矿相邻,其中双扶煤矿已关闭;南部与东风煤矿、焉头煤矿相邻,其中东风煤矿已关闭;东部与卧牛沟煤矿相邻,已关闭。井田9.5205km2。1、井田开拓方式 以斜井开拓方式开拓全井田。新开主斜井,倾角1630,斜长917.8m,净断面12.68,掘进断面13.6。装备强力带式输送机,担负全矿井提升煤炭和部分进风任务。新开副斜井,倾角23,斜长701.3m,(一水平斜长459.5m),净断面10.85,掘进断面11.1。装备单滚筒绞车,担负全矿井升降综

3、采支架和部分进风任务。同时设立台阶扶手,作为一个安全出口。回风立井:利用原来的主立井改造为专用回风井。井筒直径4.5m,净断面15.9。垂深142.8m,装备梯子间。兼作安全出口。原回风立井关闭。主斜井掘到9号煤层,在5#煤层下40m设井底煤仓。在煤仓上口沿5号煤层底板西北向布置5号煤层胶带上(下)山巷。将来开采8、9号煤层时设置一个上抬煤仓。副斜井到底见5#煤后沿煤层按47度角向东北方向开凿轨道巷,布置井底车场及硐室,开凿约340m后沿5号煤层倾斜方向和胶带上(下)山巷平行再开掘轨道上(下)山巷、回风上(下)山巷(2条),共四条上(下)山巷,使井田形成一个双翼采区开拓全井田。2、矿井通风XX

4、XX公司煤矿原为国有县营煤矿,始建于1942年,1943年投产。1982年,在井田南部新建一对立井,1990年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10kt/,实际生产能力为210kt/。2007年XXXX公司被评审批复,现为9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改扩建矿井,主立井进风,采用中央对角式通风方式,主立井提煤、下料、进风,为混合提升立井。回风井为专用回风井。回风井安装两台同型号的轴流式风机,风机型号:BK-NO13,功率:45kw,额定吸风量为9001920m/min。主立井现有南翼回风和一水平运输下山两个巷道施工,风机均安设在北大巷全风压巷道中,选用230kw的局部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满足矿井安全生产

5、需要。副斜井现已施工到位,进行卧底施工,风机安装在地面,距离井筒均大于10米,选用222kw的局部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主斜井正常全岩掘进施工,风机安装在地面,距离井筒均大于10米,选用222kw的局部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3、瓦斯、煤尘、自然发火情况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于2008年8月对我矿可采5#煤层进行了煤尘爆炸性鉴定:(1)煤尘爆炸定性分析:火焰长度45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65%,鉴定结论:煤尘具有爆炸性。(2)煤尘爆炸特性参量:煤尘云爆炸最大压力0.75Mpa,最大压力上升速率78.15Mpa/s,煤层云爆炸下限浓度2

6、0g/m,煤层云最低着火温度600,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330。(3)我矿可采5#煤层进行了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经鉴定煤的吸氧量为0.61cm/g,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自然倾向性等级为类。煤层最短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4、水文地质情况4.1井田内主要含水层4.1.1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在本井田没有出露。据三交详查勘探区资料,推测井田内奥灰水水位标高为805m左右。本组地层厚度大,分布广泛,溶洞和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含水空间,富水性强、水量大、水质较好,是井田内主要含水层。4.1.2石炭系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井田内均被覆盖。该含水层主要为L5、L4、L 2、L1、四层灰岩。据钻孔揭露,平均厚

7、度分别为5.68m、3.38m、4.73m和3.37m,总计厚17.16m,石灰岩裂隙较发育。据“新民煤矿扩建地质报告”中引用的三交详查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080.828L/sm,渗透系数0.00474.15m/d,水位标高761.85840.6m。水质属硫酸重碳酸镁钠型,矿化度大于1g/L,总硬度748 mg/L,为极硬的微咸水。4.1.3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田内没有出露。含水层为细、中、粗粒砂岩,平均厚度27.58m。据三交详查资料,单位涌水量0.000050.051L/sm,渗透系数为0.00020.137m/d,水位标高739.51822.03 m,水质属重碳酸氯化钠型,

8、矿化度大于1 g/L,总硬度37 mg/L,为极软的微咸水。4.1.4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田内沟谷中出露上石盒子组地层,下石盒子地层被覆盖。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粒砂岩及含砾砂岩、细纱岩等。上石盒子组含水层埋藏较浅,裂隙较发育,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能积存一定量的裂隙潜水。据调查,单井出水量100t/d,出露泉涌水量为3.5 t/d,水质量H-N.M.C型,矿化度为0.391g/L。下石盒子组含水层平均厚度5.08 m。据三交区资料,上、下石盒子组混合抽水单位涌水量为0.00510.028 L/sm,渗透系数为0.0040.63m/d,水位标高759.44913.5 m,水质属重

9、碳酸钠钙型,矿化度0.641.82 g/L。4.1.5第四系及第三系孔隙含水层井田内松散岩类比较发育。出露于梁卯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由于补给和蓄水条件的限制,可视之为透水但不含水层。沟谷中的第四系全新统含水层比较富水,主要是一些透镜状砾石层,单位出水量为520t/d。第三系上新统富水性较弱,单井出水量小于10 t/d。4.2井田内隔水层4.2.1山西组5#煤层与太原组第一层灰岩L5之间,有一层稳定的泥质类岩石。主要由泥岩、钙质泥岩、煤线、粉沙岩、细纱岩等构成。厚度10.7814.69 m,平均12.76 m,是5#煤下较好的隔水层。4.2.2本溪组隔水层主要由泥岩、铝质粘土岩及不稳定的砂岩、

10、灰岩等构成,厚度约33 m(井田内ZK104孔揭露为33.71 m),是9#煤下较好的隔水层。4.3构造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井田为一单斜地层,倾向北西,倾角58,井田内未发现断层等构造。只是紧邻井田东有一杨家岭背斜,其东又发育一走向与该背斜轴平行的大型正断层,这两个构造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有较大影响。大断层为透水断层,推测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805m。井田与大断层之间的杨家岭背斜,使得区内地层东面抬高,倾向西北。9#煤层底板标高至井田东侧已达850m而且到杨家岭背斜轴部将会更高,高于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因而奥灰水不会由于断层导水而侧向直接补给9#煤层及太原组含水层。4.4含水量的补、迳、排条

11、件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一些泉点及民井排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以及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水层主要由北部迳流补给,向深部沿层面迳流,最后汇集至区域南部形成泉及自流井排泄。另外,将来各生产矿井疏干也是其排泄的一条途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属柳林泉域,从区域看,东部裸露区的大气降水入渗是补给的主要来源。裸露区面积大,入渗条件好,迳流条件主要受边界和地质构造控制,从北向南流出区外排向柳林泉群。柳林泉群呈散状或泉眼溢出。标高为796801m,动态稳定,常年平均流量3.6m3/s。湍水头镇3#孔,奥灰水位标高805.12m,距本井田较近,约2.3km。二者之间发育有南

12、北向的大型正断层,断距500m倾向西北,倾角60。该断层纵贯南北,长约10 km。分析该断层,因为是正断层,一般认为是以拉伸作用为主的张性断层,充填物疏松,孔隙发育,利于导水。断距500m,属大型断层,也利于断层导水。基于以上分析,断层为透水断层,与断层西侧的奥陶系岩溶水有水力联系,所以推测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805m左右。奥陶系岩溶水与石岩系,二叠系裂隙的关系。据井田ZK02#孔,为清水钻井孔、石炭系、二叠系混合水位标高845.64m,与所推测的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805m相差40m之多,可见二者水力联系甚微。4.5地下水动态变化井田内只有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水井和上石盒子组含水层水井。据调查,水

13、位、水量均随季节有明显变化。雨季水量增大,水位增高,旱季水量减少,水位降低,周而复始。4.6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井田内5、8、9#煤层为主采煤层。5#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三交区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0050.051L/Sm,富水性弱。8#、9#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裂隙岩溶含水层,主要是四层灰岩,三交区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800.828 L/Sm,富水性中等。井田内未发现断层之类构造,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井田内5#煤层的一部分和8#、9#煤层的大部分在奥灰水位之下,均为带压开采。其底板标高最低值分别为510、455和445m,与奥灰水位之间泥岩等效厚度为91.

14、18m,62.11m,50.84m。现利用突水系数法计算井田内5、8、9号煤层最低点的突水系数。按地质报告计算公式计算:Ts=P/(M-Cp)式中:Ts:临界突水系数(MPa/m)P:煤层底板所承受的静水压力(MPa/m)M:底板隔水层泥岩等效厚度Cp:煤层开采时对底板扰动破坏的深度(m),取经验值10m。 计算结果见表1表1 各煤层最低点突水系数计算成果表煤层号隔水层厚度(m)静水压力(Pa)突水系数(MPa/m)实际厚度泥岩等效厚度5#126.9391.1829.59.81040.03568#74.1862.11349.81040.06589#59.7850.84359.81040.070

15、8井田内5#、8#、9#煤层的突水系数均小于正常块段内临界突水系数0.15MPa/m,5#煤层也小于构造破坏段临界突水系数0.06MPa/m。奥灰岩溶水对井田内5、8、9号煤层开采基本无影响。但是,仍应加强对奥灰岩溶水及导水构造的调查和研究,应进行三维勘探地质构造。如发现断层必须留设防水煤柱,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综合上述结果,本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4.7充水因素分析4.7.1井田内及邻近生产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此次工作共调查了井田内及邻近生产矿井6个,均在开采5号煤。其矿坑涌水量主要来自井筒及巷道中。井筒中水主要是所揭露的砂岩含水层和松散层与基岩接触带水。巷道进水则以顶板渗水为主。个别地方局部底板有少量渗水。4.7.2矿床充水因素分析5#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含水层,该含水层岩性主要由中砂岩、粗砂岩构成,平均厚17.58m,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水及松散层与基岩接触带水为其间接充水因素。8#、9#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均为太原组的四层石灰岩,平均厚度为17.16m。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则为其间接充水含水层,通过井筒揭露而间接进水。经矿方调查,在旧井采空区范围内,5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面积200K(m2),采空区积水量1600m3.8号煤层采空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