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力推荐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65768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力推荐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鼎力推荐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鼎力推荐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鼎力推荐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鼎力推荐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鼎力推荐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力推荐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1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国内教育家陶行知宣称:“生活即教育!”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觉得:“教育要使小朋友过美好生活!”专家们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可是老式的语文教学往往把学生固定在“课本世界”里,把课堂学习与人的“生活世界”隔裂开来,导致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为此,语文课程原则提出:语文教学应高度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发明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程强调了语文教育要回归生活,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课本世界”的束缚而成为

2、“生活语文”。“生活语文”其内涵应涉及:一要注意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二要指引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三要注重新课程三维目的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完善人格互相渗入,使两者互相增进。这样才干使语文教育达到叶老所说的:“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小朋友所需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小朋友心灵的学科。”(叶圣陶小学国文专家的诸问题)一、 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因地制宜地注入生活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步,观测自然,结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一)课文阅读

3、“生活化”课文阅读不应当只停留在课堂教师解说分析,学生洗耳恭听的层面上,而应当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实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课本知识,还能积累生活经验。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描写“秋天”的文章,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课前自主选择一种地点(田野、菜地、荒野、山坡、学校植物园等),开动五官(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仔细观测秋天的景色。上学时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与课文描写的内容有何异同。课后让学生画一画,画一幅秋景图;贴一贴,用采来的实物(落叶、小草、水稻、花生、大豆等)贴一幅秋景画;演一演,演一种有关秋天的节

4、目;读一读,读一篇描写秋天的课外文章等。这样引导学生留意观测身边的花、草、树、木等秋天的景物,理解了秋天的特性,积累了秋天的知识,亲身实地体验了秋天丰收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习课文,爱好盎然,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终身难忘的“生活世界”中的珍贵知识。(二)语言训练“生活化”语言训练“生活化”,规定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语言训练材料,应尽量来自生活;虽然是教材上的语言训练题,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接受语言训练时,便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更是生活的需要,是为了完善生活,享有

5、生活。如:修改病句的训练,许多教师是将病句归类,再一类一类地解说如何找病因,如何修改,然后出某些相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做。这样训练显得机械呆板,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切入口,从学生的日记、作文或平常生活的口语交际中找出有语病的句子作为例子,再结合学生所要体现的意思或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修改。这些例子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把自己的文章写得语句通顺,把自己的话儿说得精确流利是她们的迫切心理需要。这样她们就能学得积极积极。把语言训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精确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培养学生从小语言体现就能做到真情实感,养成朴实的文风。(三)思想教育“生

6、活化”语文课程原则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思想教育是理所固然的任务。但这种教育应紧扣课文自身的教育因素,又必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两者应当是水乳交融,而不应当是油水分离。一位教师结合当天班里一位女同窗美丽的圆珠笔不翼而飞了这件事,满怀深情地对学生们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常常遇到道德难题,如撞倒小同窗与否要起来说声对不起;损坏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与否积极把它补好;考试时遇到难题与否弄虚作假”最后提到了丢圆珠笔的事,“教师无法查出是谁拿了那支圆珠笔,但教师可以断定这位同窗已经遇到了道德难题,教师也为这位同窗着急,但愿这位同窗解答好道德难题。”第二

7、天那支圆珠笔竟“飞”回来了!对那位女生来说,课文中的“爸爸”帮她找回了心爱的圆珠笔;对那位犯了错误的学生来说,“爸爸”帮她解答了道德难题;对全班同窗来说,“爸爸”使她们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这样将语文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并进入她们的心灵,就能起到“随风潜入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二、学生生活“语文化”语文课程原则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语文化”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起“语文是生活的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养成事事、时时、到处吸取和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一)学校活动“语文化”教育家魏书生有一整套语文训练及语文教学管理

8、的好措施,她把看似抽象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成了学生学校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班委选举,让学生先写自荐书或上台讲演;每堂课安排一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讲演”评论校园新人新事;班干部在黑板上写个告知,让全班同窗看看有无错别字、病句;学生犯了错误,写阐明书学校活动“语文化”可谓一举多得,教师既是在语文训练,又是在班级教育;学生既是语文实践,又是在班级建设。广大语文教师为什么不可采用魏公的做法,把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校生活中解脱出来,过上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化生活。(二)课余生活“语文化”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资源。而随着“减负”工作的贯彻,课程改革的不断进一

9、步,学生课余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更多的自主时间。因此,每位语文教师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到课外广阔的天地中去学语文,培养学生逐渐具有课外自觉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着重要引导学生运用好课余时间,读好三种教材。一是文字教材。语文课程原则规定:小学阶段课外自读不少于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10篇(段)。课内与课外是语文学习的双翼,只有展开双翼,学生才干获取丰富的知识。二是声像教材,随着电视的普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从影视或网络上获取多种有益心身健康成长的文化知识。三是生活教材。语文课程原则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

10、语文实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理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面貌,然后通过办报,演讲、故事会等形式反映出来,“读”好生活这本“大书”,获取丰富的生活经验。当一位学生能养成从课余生活中获取知识的习惯,把课外的学生生活当作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能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三)社会实践“语文化”语文课程原则规定:小学生要能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朴问题。为此广大语文教师要能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语文化”就是规定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的工具,人生的武器,为社会的

11、文明与进步尽微薄之力。一是要引导学生关怀时事政治。如:北京申奥成功,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写写自己的体会。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如:街头交通、都市环保、治安状况等,请学生用语文学科所学的知识进行评论,刊登自己的见解。三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氛围。如:街头小巷的错别字、生编滥造的广告语、语病百出的盗版书等,引导学生加入到规范语言文字使用的队伍中,开展调查,予以纠正,呼吁全社会都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语文学习相统一的活动,学生所获得的远远不止是不断提高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有日益增强的现代公民意识。总之,不管是语文学习“生活化”,还是学生生活“语文化”都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具有得心应手的语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