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64741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内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一)、政治法律环境( Political )1、国际环境一球多制. 多元共存. 世界多极化将继续成为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方向。世界力量已初步出现从西到东、 从北到南的转移进程 . 继欧美之后 . 亚、非、拉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大国出现。国际权力呈分散化态势 . 世界多极化特征明显。非西方力量在世界事务中影响力上升。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将是世界进入下个十年的基本面貌。各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依存、调整变革、竞相发展将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 .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 但出于各

2、国国内政治利益的考虑 . 各种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 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 . 中国威胁论正喧嚣尘上。 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 . 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 . 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国内环境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生产力不够发达 .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 收入分配中

3、的矛盾突出 . 涉及群众切身利. .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 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在法律方面 . 我国已于 2008 年8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这表明了我国将加大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 .其必将对国家整个经济生活和所有的经济部门 . 乃至对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其他国家一样 . 我国的电信行业本身具有天然的垄断特点和长期发展的特性 . 因此反垄断法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电信行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此外. 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大量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 . 不断完善中国的法律环

4、境。(二)、经济环境 (Economic) :1、国际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 . 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渗透、 相互依存. 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公司频繁的经济活动 . 在异地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需求. 需要有强大的通信网络和服务来支撑 . 这些促进了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卫星、光导纤维和因特网的出现 . 使得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变得轻而易举。另一方面 . 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球通信市场一体化 . 促进全球通信市场的开发 . 也在其他国家积极推行与本国政策标准相一致的通信政策。进入 21世纪以来. 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 . 通信技术的飞速进展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

5、动因素 . 各个国家都把通信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本国经济增长 .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 “火车头” 。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 . 促使了经济模式的改变 . 通信成本的下降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通信的. .大量需求促进了通信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既是通信全球化的原因 . 又是通信全球化的结果。2、十二五规划下的国内经济环境央行发布的 2010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 . “2010.城镇新增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19.1 万亿元. 同比增长 25.6%.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 各地发展热情较高 . 投资动力较强 . 前期出台的振兴战略性

6、新兴产业 . 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和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发挥作用 . 加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 消费升级和城镇化都在发展过程中 . 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加大 . 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 . 总体看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受十二五规划开局年的影响 . 国内今年的投资整体上将延续去年的高增长态势. 投资冲动依然持续。 尽管政府已将通货膨胀作为 2011 年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 而且调控力度空前 . 但 2011 年 CPI 涨幅可能仍难以控制在 4%目标以内。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改变原有的经

7、济增长模式将对我国维持 30 年的高增长提出挑战 . 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将出现下降。 国际经验表明 . 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相比 . 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速相对较慢 . 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由消费推动后 . 经济增速自然也就不可能保持原有的高水平。3、全球以及我国通信业未来几年发展趋势预测总体来说. 我国进入 “十二五” 规划阶段后 . 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了通信行业的强力复苏;通信运营商的重组和移动 3G牌照的发放也进一步推动了通信设备的投资需求 . 主要是对移动设备的投资。 另外. 尽管金融风暴对全球通信. .业有显著的冲击 . 但非洲、南美、南亚和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涌动 .

8、 且市场空间巨大 . 已经成为今后全球通信设备企业主要开拓的市场。我国的通信业从二十年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长为国民经济先导和支柱性产业之一 . 目前我国电话用户、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一。移动通信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 所以总体还在以平均 5%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 加上通信运营商的重组和移动 3G 牌照的发放刺激了国内几大运营商新一轮的通信设备投资;中国政府为了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 . 在政策上大力推 TD-SCDMA的 3G 标准和扶持兼容这一标准的国内通信设备商 . 如华为、中兴和大唐等。 最近中国移动除了通过申请投资 1000 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加大对 GSM

9、网络建设以巩固其国内 2G 移动运营的霸主地位外 . 已经在其拿到的 3G 牌照TD-SCDMA设备采购上投入 100多亿元人民币 . 这些投资相对于目前全国 1.5 万亿2G 移动设备的已有总投入来说也是相当可观的;中国电信也已经着手在其刚从中国联通收购的 CDMA网络上进行规划投资 . 首轮 C 网招标投入资金 300 亿元.目标在其目前 2.3 亿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用户的基础上 . 在 2-3 年内将 CDMA用户发展到 1.2 亿以上. 包括从小灵通逐步转网到 CDMA的客户;新联通也正在积极规划扩大其 G网的覆盖率 . 并加速其 WCDM的A 3G网络建设。下图是从 2004-2008

10、 年中国通信用户的数量统计图(单位:万户)。. .目前. 全球手机用户达 50 亿. 而金砖四国的手机用户总数约为 10 亿. 上马3G 的意义对于全球移动通信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各大运营商随着对通信主设备投资的不断加大 . 这样庞大的需求对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机遇。从更长远的视角而言 . 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有利因素仍在推进 . 促动过去十年间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全球化 . 仍然是不可逆转的浪潮。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 是全球通信设备投资的重要驱动因素。全球产业分工将继续深化 . 其衍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 仍将是提高全球各国家福祉的根本途径。(三

11、)、技术(Technological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信息技术使信息传递更快、 更便捷. 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 . 大多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 企业产品创新速度的快慢和科技含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盛衰成败。科学、技术、生产之间以及各门科学和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 科技成果转. .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 70年代初. 在西方发达国家 .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50%.而现在已经达到了 80%。1、世界通信技术发展概况狭义的通信技术发展与 18 世纪以来的电磁通信技

12、术发展是同步的 . 互相促进的。从架空明线、 同轴电缆到光导纤维 . 从步进制、 纵横制到数字程控交换机 .从固定电话、卫星通信到移动电话 . 信息通信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 . 都给电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以来 .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因特网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 . 极大地增强了电信网的综合通信能力. 推动了社会通信服务水平的提高。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尔尼克”诞生为标志 . 信息技术革命拉开序幕。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 . 信息技术不断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 大批重大成果被商用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电信业也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不断

13、发展。在基础技术领域 . 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 1947 年发明了晶体管 .195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明 . 为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和节能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集成电路的加速发展 .芯片的运算能力及性能价格比呈几何级数增加 . 功能日益强大 . 从而带动计算机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卫星通信技术高速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 1965 年.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 全球数亿人同时观看第一场奥运会比赛从此成为可能 . 开辟了卫星通信的新纪元。此后 . 卫星通信的技术手段迅速提高 . 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程控交换机的出现是

14、电话交换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 .与传统机电式交换机相比 . 程控交换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上万倍 . 而体积一般只有机电式交换机的十分之一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 . 程控交换机已成为世界各国电信网中交换设备的主要产品。通信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之一 . 曾经长期相对稳定。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 在全球网络化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浪潮推动下 . 通信业得到飞速发展 . 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竞争也空前激烈。美国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摩尔提出了一个描述集成电路发展速度的所谓“摩尔定律” . 即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 1218个月就翻一番. 这一趋势至今仍在延续。 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 . 为通信设备的微

15、型化、 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 . 通信技术正在向着融合、宽带、高速的方向发展。代表性的通信技术主要有:1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波作为载波 . 以光纤作为媒介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 . 其特点是传输量大、 速度快、 损耗低、 体积小、重量轻、 抗干扰、 抗辐射性强。“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就是建设高速传播的光纤网络 . 即光纤通信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数字通信在微波时代早已有之 . 但过去长期流行的是 PDH系统即准同步系列。自20世纪 70 年代末光纤数字通信技术进入电话网以后 .1985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先提出同步光纤的构想即 SONET光. 缆被引入电信网络的各条中继线 . 光纤迅速取代了铜钱。 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21 世纪初. 光纤通信的通信容量已提高了数百倍. 最高比特率 500 Mb/s 提高到了 10 Gb/s 。2 数据通信从20世纪 50年代开始 . 随着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 . 数据通信应运. .而声。所谓数据通信 . 是按照一定通信协议利用通信传输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