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63563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制的逐步加强,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逐渐削弱;而绿色壁垒随着环保浪潮的兴起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阐述了绿色壁垒的基本概念后,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关键词:绿色壁垒 对外贸易 农产品出口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加强,在对外贸易中各国也纷纷采用绿色壁垒来保护本国企业。中国作为一个进出口大国,特别是个处于发展阶段的对外贸易国,绿色壁垒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GBs)是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 to Trade

2、,GBT)的简称,又被称为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ETBs)、环境壁垒(Environment Trade)、绿色保护主义,是指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或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其本身就是一种贸易障碍,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绿色壁垒主要包括“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检疫”,强制性措施,环境贸易制裁,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配额等其他形式。绿色壁垒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它的产生有其外部和内部两个原因。从外部原

3、因看:绿色壁垒源于绿色消费或绿色贸易,而绿色贸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等正当合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某些国家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挡箭牌”。从内部原因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确实存在着绿色产品少、农产品有害成份超标较多的现象。绿色壁垒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使其具有了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绿色壁垒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生态平衡或人类健康为借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迎合绿色消费的需要,从而实现其贸易保护名义上的合理性;(2)表现形式上具有合法性。绿色壁垒借口以国际公约、国别法律

4、、法规或多边规则为依托,具有“合法”的外衣;(3)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还包括所有有关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等几乎所有产品;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4)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从而难以对付和适应;(5)实施效果上具有歧视性和不公正性。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常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成为牺牲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时又没有考虑发达国家的环保历史的欠账,因而不公平也不公正。 因绿色壁垒的诸多特点,目前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均采用了此项贸易保护措施

5、。而我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这股绿色潮流的新起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着几个方面:(1)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在绿色壁垒的影响下,我国向香港、日本、美国、东盟、台湾省、韩国等在环保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发达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数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环保行动起步早,成效大,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从环保立法进入了环保执法阶段。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凭借自身经济和技术优势,以保护本国和本地区的环境为借口,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技术标准,这将使得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面临缩小的可能。例如从1996年开始,我国

6、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2)对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大和强化使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赠大,贸易流量将受到影响,出口贸易增畅速度也会相应的受到约束。1978年到1996年,我国外贸出口以年均15得速度增长,而且工业制成品所占得比重越来越高,达到85。但在1997年至199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贸易停滞不前,这除了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外,主要是绿色贸易壁垒造成的阻碍。(3

7、)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环境壁垒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会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它要求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等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在产品中加入环保因素,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签订等手续并产生相关费用,从而使出口成本加大,使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国一些农产品以及纺织品和服装等原本是以低价位而取得了广阔市场,如今成本提高使得价格竞争优势也随之失去。(4)对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率越来越

8、低。在我国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要是产品绿色化,就要对众多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化管理,从而增加更多的检验、测算、认证、包装等费用,使出口成本大幅度上升,降低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农产品出口方面,虽然绿色壁垒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客观上可以促进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中国实现环境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但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农业生产发展程度相应比较高,农产品比较容易进入中国。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

9、消极影响非常大。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出口整体水平不高,1995年,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只相当于美国的23%,法国的35%,荷兰的39%,而且目前变化不大。因此,中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难度仍然很大。首先,严格的技术标准,直接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壁垒的过程中,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在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要求,结果就是欧盟不允许中国的牛肉等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美国不允许中国的龙眼、苹果等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中国农产品因技术要求无法进入国际市场,直接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其次,严格的环保标准,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在

10、对外贸易中的传统优势。在传统的农产品对外贸易中,中国的花生、茶叶、蜂蜜等产品都处于优势地位。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提出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等口号,对产品的包装标准也提出要求,中国农产品目前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中国的花生产量本来居世界首位,在对外贸易中曾经与美国、阿根廷一起成为世界三大花生出口国,但是,近几年来却因为黄曲霉毒素含量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而导致出口量下降,茶叶、蜂蜜也因为含有污染物质出口下滑。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传统优势逐渐削弱。中国每年有240亿美元出口产品因为达不到发达国家环保标准而间接受到影响。再者,严格的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增加了中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而

11、又繁琐的卫生检疫制度,防止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而且利用WTO协议中关于环境问题规定的漏洞打擦边球,实行贸易歧视,增加了中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美国除了实行进口卫生许可证制度和良好食品生产规范注册认证制度外,又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对所列指标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甚至三位,中国的技术水平难以达到。中国出口到德国的蜂蜜,因不能满足进口方特殊的卫生要求,使中国输往德国的三万多顿蜂蜜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失去欧洲市场。同时,发达国家还针对中国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设置绿色壁垒。欧盟宣布禁止茶叶使用的农药标准由旧标准的29种增加到新标准的62种,部分农药的标

12、准比原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由于进口国的苛刻标准,以及中国经济实力和农业水平的限制,中国农产品成本增加,价格上升,普遍比国际市场的价格高。面对绿色壁垒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如此之大的影响,我国也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予以应对。首先,虽然绿色壁垒大多都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树立的,但是为了全球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引入法规制度以约束、惩治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必要而迫切的。我国企业要冲破绿色壁垒,必须顺应这股绿色潮流,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将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从而在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在

13、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既要认识绿色贸易规范条件的积极意义,又要分清某些国家寄寓于其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使我国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其次,我们应该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环保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此外,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引导许多前向、后向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具潜力。我们应根据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标准和法律法规,促使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与国际环保法规和

14、惯例接轨;强化环保执法,对外贸活动中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格惩处;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另外,必须加强对各国环保法规、环境标志制度的研究和信息搜集,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为出口企业和外贸部门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咨询,促使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第三,我们应该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主要有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认证、绿色标志认证等。在中小企业中扩大关于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鼓励企业自觉向ISO14000和国际相关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要求靠拢,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上的

15、必要支持。建议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重视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二是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只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才是合格产品,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宣传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制度。向企业发布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在认证程序上指导和帮助企业,不收费或低收费。再者,要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环境条款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往往提出过高的环境标准和环保措施,发展中国家则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因此,为了维护本国的经

16、济利益,我国应与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积极参与谈判,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同时,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于进口国以环保为借口单方面设置的绿色壁垒,或进口国将其国内环保法规实施到境外,或进口国以隐蔽形式做出的各种贸易歧视,我国要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或向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DSB)提出起诉。并且要注重“环境外交”策略的运用,外交策略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农产品出口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利用WTO的有关规定,保护中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利益;(2) 建立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环保机制,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3)以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明确农业补贴的方向;(4)积极调整出口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完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方式,加强农产品的国际标准互认合作;(5)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总之,面对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国一方面要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利益,另一方面更要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