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63499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 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含解析)2021.04考生注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 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夏史探究中,考古发掘在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文化遗址是A. 姜寨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二里头遗址D. 三星堆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研究夏史的重要遗迹,故 C 项

2、正确;姜寨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遗址,故 A 项错误;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故 B 项错误;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 4800 年至 3100 年左右(公元前 2800 年至公元 前 1100 年)的古蜀文化遗址,位于西南地区,不符合夏朝地理区域,故 D 项错误。2.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其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位于下图的哪处?A. AB. BC. CD. D精品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图中的B处,故 B 项正确;A 是黄河上游地区,C 是长江流域,D 是黄河、长江源头

3、,故 ACD 错误。3.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孔子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后世儒家多认为正统的是A. 董仲舒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后世儒者大多认为孟子是儒家正统,其继承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思想,故 B 项正确;董仲舒是汉代思想家,故 A 项不符合题意;荀子熔礼、 法于一炉,后世儒者多不认可,故 C 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代表,故 D 项错误。4.“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诗中提到选拔人才的“长策”是指A. 军功授爵制B. 九品中正制C. 察举制D. 科

4、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发展了科举制,大大吸纳了饱学之士,因此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之说,故 D 项正确;军功授爵制是秦朝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 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故 ABC 错误。5.下图为中国某一朝代机构设置示意图,这一朝代是精品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中书省直辖地”“行中书省”“宣政院”等信息可知,该示意图是元代的机构设置,故 C 项正确;唐朝机构设置是三省六部,宋朝机构设置是二府三司,明朝机 构设置是内阁,故 ABD 错误。6.“我们仿

5、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 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A 选项,第一次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发动的与其他国家没有直接联系,故错误;B 选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由英法发动的,美俄名义上调停实际借机侵略,此次战争加深中国民族危机的同时,也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符合题意故正确;C 选项,甲午战争是由日本发起的与英法等国无直接联系,故错误;D 选项,八国联军侵华除此四国之外还有其它四国,且同 时入侵不分先后,故不符合题意错误。7

6、.“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此话评论的是A. 洋务运动B. 维新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精品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其心”指的是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故 A 项正确;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 既“想新其貌”,也“想新其心”,故 BCD 错误。8.下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下 列条款体现此意图的是A.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B. 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埠C. 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

7、屿、澎湖列岛D. 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征内地税【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人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这体现了日本想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故 A 项正确;“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埠”不符合贸易的“钥匙”,故 B 项错误;“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体现的是割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C 项错误;“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征内地税”也不符合贸易的“钥匙”,故D 项错误。9.“窃以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尊隔之故。”此论证变法图自强的必要性的上清帝第四书,上书者是 A. 谭嗣同B. 严复C. 康有为

8、D. 梁启超【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清帝第四书是康有为上书的,故 C 项正确;谭嗣同、严复精品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和梁启超均未参与这次上书,故 ABD 错误。A. 联邦条例B. 独立宣言C. 权利法案D. 人民宪章【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 年的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故 C 项正确;联邦条例和独立宣言是美国的法律文献,故 AB 错误;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故 D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11.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

9、。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 下列事件能够为其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 文艺复兴B. 新航路的开辟C. 殖民扩张D. 德意志的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同时也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故答案为 A 项。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财富的积累,排除 B 项;早期殖民扩张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原始资本的积累,排除 C 项;德意志统一的时间是 1871 年,在这之前,世界近代史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特征早已具备,排除 D 项。12.阿克莱特出身贫穷,但一生凭发明创造,被誉为“

10、近代工厂之父”,成为英国最富有的纱 厂主。阿克莱特发家的机遇是A. 圈地运动B. 海外扩张C. 工业革命精品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D. 政治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71 年阿克莱特设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由此可知,阿克莱特发家的机遇是工业革命,故 C 项正确;圈地运动是农业变革,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海外扩张也不符合“近代工厂之父”的信息, 故 B 项错误;政治改革同样不符合“近代工厂之父”的信息,故 D 项错误。13.一百年前,李大钊发表的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B. 庶民的胜利

11、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 年 5 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故 D 项正确;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革命党人朱执信于 1906 年在民报上发表的,故 A 项错误;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 故 BC 错误。14.“好逸恶劳挥霍百姓的财富,你做坏事推算来日有多长,路易,听听上天为你留什 么。”这首巴黎街头小调当创作于A. 法国大革命前夕B. 拿破仑帝国时期C. “一战”爆发前夕D. “二战”临近结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好逸恶劳挥霍百姓的财富,你

12、做坏事推算来日有多长,路易,听听上天为你留什么”指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夕人们对国王路易十六的诅咒,故 A 项正确;拿破仑帝国时期路易十六已经被推翻,故 B 项错误;“一战”爆发前夕、“二战”临近 结束时法国大革命早已结束,故 CD 错误。精品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15.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A. 用于解决就业问题B. 可以保护民众自尊C. 利于解决产销矛盾D. 受资本家大力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题目限制是“此材料旨在表

13、明”即其最核心的意思,而非部分角度。根据“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表明“以工代赈”促进了消费,利于解决产销矛盾,故 C 正确;“以工代赈”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保护民众自尊,但不符合“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AB;材 料信息无法说明“以工代赈”受资本家大力支持,排除 D。16.作为图片资料,下图可以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 戊戌变法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中“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赵家楼”等信息可知,该图可以用来研究 1919精品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年的五四运动,故 C 项正确;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无关,故 AB 错误; 一二.九运动中北京学生上街示威游行,但不符合“赵家楼”的信息,故 D 项错误。17.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句话:“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A. 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B. 遏制欧洲和称霸世界C. 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D. 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同时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