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627897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目录第一章总贝I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基本要求第四章防控措施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引导大宗商品贸易业务 健康发展,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全面风险管理办法等有关 制度,制定本指引。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下属各级子公司。第三条大宗商品是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 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主要包括大宗原材料(如钢铁、有色金属、 矿石)、大宗能源(如原油、煤炭)、大宗农产品(如大豆、小麦)等。大 宗商品具有价格波动大、供需量大、易于分级和标准化等特点。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是指大宗商品的现货业务。第四条 大宗商品

2、贸易业务风险主要是指开展此类业务过程中在商品 选择、业务伙伴资信调查、商业模式设计、业务决策、业务执行等方面面 临的可能对业务目标实现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主要包括价格波动风险、业务伙伴信用风险、货权风险、资金风险等。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 二级公司应对大宗业务进行集中管理,建立统一有序的决策 审批流程及风险管控机制,制定大宗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大宗业务风险管 理政策、资源分配原则、机构岗位设置、责任分工、审批权限、过程监控 和考核评价。第六条 二级公司所属子公司开展大宗业务应由二级公司进行授权。 原则上应由二级公司本级或主业突出、管理规范的三级公司作为业务操作 主体(以下简称“操作主体”。操作主体

3、作为业务开展主体,制定具体业 务管理细则,对自身大宗业务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第七条 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中心、专业化平台根据各自管 理职责,参与并协同做好大宗业务风险管理、督导工作。第三章基本要求第八条 二级公司应根据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确定是否开展大宗业务, 在对行业前景、价格走势、供应链、生态圈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 经营品类和业务开展时机,选择拥有有定价优势或终端客户资源丰富的大 宗商品,避免进入不熟悉的商品领域。第九条操作主体应研究设计商业模式,明确交易结构和盈利模式,识 别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环节。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第十条 业务决策前,应组织业务、管理、财务、法律等

4、方面的人员开 展专项风险评估,有效识别商品品类选择、商品价格波动、业务伙伴资信、 合同条件、货物把控等因素带来的潜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 内。第十一条操作主体应建立采、存、销岗位分离、人员分离且相互制衡 的内部控制机制。第十二条操作主体应配备与业务开展需要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信息 系统。业务执行过程中,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要全面介入大宗 业务的风险管理,并做到横向联动、信息共享。第十三条 操作主体应对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业务人员建立上岗准入 工作机制,对拟聘用上岗业务人员要开展背景调查,对于从业经历中多次 发生业务风险事件或发生重大业务风险事件的人员谨慎聘用上岗;对在岗 业务人员

5、要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加强职业操守教育,不断提髙业务人员 综合能力。第十四条 建立大宗业务采购、销售、仓储、担保、保证等标准合同文 本,明确标准合同文本制定和使用、非标准合同草拟和审批等相关要求和 程序。定期检查标准合同文本内容,确保标准文本内容和相关条款满足业 务实际情况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第十五条 操作主体应加强业务合同审核,重点关注商品品质和原产 地、价格和数量、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货物交付方式、验收标准、货物 交付时间和地点、保证金比例、违约条件与处罚、争议解决等方面的约定。第十六条对于重大合同谈判,操作主体应成立谈判小组,小组成员应 包括法律、财务等专业人员参与,禁止一人单独

6、同签约方进行合同谈判。第十七条操作主体应对大宗业务实施风险监测,合理设计监测指标 并设置预警线。相关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授信占用规模、存货规模、价 格波动、风险敞口、盈亏情况以及业务伙伴资信变化等。第十八条 操作主体应当通过信息系统对大宗业务进行线上操作、监控、预警和报告,全面、准确反映单个和总体业务风险及其变动情况。第十九条操作主体应制定大宗业务风险应急预案,出现重大风险 时,应及时启动风险应急处理程序,妥善做好平仓止损、法律诉讼保全、 抵质押物处置等应对工作,防止风险扩大和蔓延。第二十条 二级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大宗业务风险排查和再评估 工作,不定期对业务进行内部审计,监督、检查管理缺陷和

7、风险隐患,对 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第四章防控措施第二十一条 价格波动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制定采购定价机制,可以采取固定价格采购、浮动价格采购、竞价 采购等,评估每种定价机制的风险并制定控制措施。定期研究采购成本与 市场价格变动趋势,适时调整定价机制。2、合理制定采购计划,控制采购节奏,防范库存积压和价格大幅波动 风险。对商品价格走势进行跟踪和预判,跟踪内容包括经济走势、行业状 况、与采购有关的政策法规、供应商情况等。3、利用套期保值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并做好基差风险管理。 加强对套期保值业务的监管,防范因监管不到位,造成风险不能对冲或金 融衍生业务失控的风险。4、建立价格

8、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反映市场价格波动及趋势。在出现库 存成本髙于市场价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大销售力度,防范库存贬值 加剧和大量积压风险。第二十二条业务伙伴信用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设计采购渠道选择程序与标准,对采购渠道的供货能力、经营状况、合作态度、业内声誉等进行评价,防范采购渠道单一、采购周期长、供货 质量不稳定等方面的风险。2、制定下游客户资信评价标准,并开展客户尽职调查,考察其资信状 况、财务状况等,尽可能全方面掌握客户生产经营状况。3、优先选择终端生产或消费企业为下游客户。下游客户为小型贸易企 业时,应控制交易规模和交易频次,严控信用交易。4、通过政府部门网站等公开信息调查

9、客户资信,可利用全国法院被执 行人信息查询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公 开信息。对于重要客户,可聘请第三方机构调查。5、明确每一个客户的授信限额和期限,防范客户弃货、延期或不足额 提货、货款逾期等方面的风险。针对代理采购模式的业务,应通过签订追 加保证金和限期平仓条款控制客户信用风险。6、利用保证金、信用保险、抵质押担保、第三方保证等方式分散风险 时,应对担保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核实。优先选择不动产抵押、货物存放在 本单位仓库的动产质押、国有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的连带责任保证、股权 出质等。7、关注上下游业务集中度风险,避免单笔业务规模或同一实际控制人 项下业务占比过大。8、

10、持续跟踪、密切关注上下游生产经营状况,动态评价上下游资信状 况,每年至少重新评价一次。第二十三条货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应建立物流、仓储、货代准入标准,优先选用集团内部物流仓储企 业,或者具有一定实力、管理规范的大型国有全资、国有控股仓储企业。2、禁止将货物存放在下游客户自有仓库或指定仓库。3、针对仓储企业,应查验其注册资金、土地使用权属、业务范围、业 务流程等,关注其资质是否正规,管理是否规范,重点关注仓储方是否存 在与库存货物同类的贸易业务、业务上下游是否与仓储方存在关联关系或 实际控制关系等情况。4、注重货权交接及验收环节的风险控制,大额货权交接环节应派人员 现场参与,明确验

11、收标准、验收人员职责和验收操作规范,及时取得有效 的货权交接单证、物流运输单证及验收单据。5、制定商品出入库、日常巡库、盘库、存货保险等操作规范,加强仓 储企业的集中管理,随时掌控实物库存的数量、存储状况等。6、加强货权凭证和单据信息核对和管理,对提单、仓单、铁路公路运 单(提单)等物流、货权凭证以及出入库单、检验单据、发票等重要单据 信息进行核验,对收发货情况、收发货频次、收发货方法、签收签发过程 进行跟踪,确定上下游货物流转中采用的签收范本。第二十四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针对采购环节的预付款业务,审核上游供应商的资质,严格控制支 付预付款的供应商范围,核定预付款期限及预付款规模,非预付款业务需 在落实货权后方可支付货款。2、针对销售环节,应加强赊销风险控制,放货时严格核对下游客户的 授信额度,确保在授信额度内放货,同时加强对下游客户的资信监控,发 现问题,应先暂停放货。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五条 本指引由风控审计部解释、修订。第二十六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