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61878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范例五篇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 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 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以下是WTT为大家精 心准备的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五篇,供大家学习参考。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1一、教科研工作回顾在全体教师的集体努力及深入研究下,上学期的教研工作踏 实有效的开展着。我们的教研工做主要分为集体教育教学研究、 问题教研、个别化学习研讨及其他小型常规教研。集体教育教学 研讨从集体备课及听评课入手,通过分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详实的 了解教材,从听评课的实际案例的研讨中获得教育教学水平的提 升。问题教研下放教

2、研主动权,各组切实找准各年龄段班级存在 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组研讨,大家积极性高并且研究出的策略实用 性强进行教研来源于教学实际问题,问题的解决服务老师受益家 长和孩子。个别化学习研讨从基本的材料投放入手,依次进行观 察记录表的书写、区域观察、区域介入指导、区域总结与分享着 手进行研究。其主要形式以理论加实际观摩二者相结合,老师们 既不会觉得枯燥,而且多次观摩中自主结成小组进行研讨找到适 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老师们安全意识和孩子主动挑战性相 结合之下我园的体育游戏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开展教研中 我们进行了园本课程资源整合,把老师们的教研成果整理成资源 包,实现资源共享。二、教研工作指导思想

3、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指南,深刻把握纲要精髓与指南建议,高举素质教育 的旗帜,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充分认知和尊重幼儿生命特 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自觉创造与生命相和 谐、与个体生命相一致的教育;在“存精、吸纳、创新”的课程研 究总原则下,突显语言特色,坚持课程与课题研究整合相融求效 益,不断深化园本课程建设,推动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三、工作目标(一)总目标1.开展好各类教研活动,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 研、学习型教研。2. 完善教研体制。(二)分目标1. 继续开展问题教研、确保教研策略实效性2. 做好区域课题研究工作。3. 抓好学习教研,引导教师将教

4、研与实际教学活动相融合4. 集思广益调动教师研究积极性4.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研不断深入。5. 完善教研制度和教研系统。如教研组制度、学习、活动、 教研策略运用等方面。四、工作措施(一)常规工作1.教研会:组织学期初教研组工作会,进行工 作部署、时间安排,各组分工准备,各负其责。工作有:主题整 合指导、骨干教师(教研组)承担教研活动、问题小教研、教研组 教学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活动。2. 教研安排(1) 时间:确定每周四为教研活动日。每月每周四活动:课题 教研(关于区域)、问题教研、教学型小教研、集体观摩活动。每 月每周二进行网络学习及网络课程实践。周五进行课题实践活动 和观摩实践活动

5、。(2) 教研组:教研组、骨干教师组织小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 一次。活动以大小教研相结合,教育教学教研相结合。其中大教 研固定时间,每月末进行下月主题教学课程的整合,如主题、目 标、活动内容,同时为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及主动性区域的课 题研究进行由教研组牵头,骨干教师做引领进行课题的巩固工 作。3. 教案、工作记录(1)青年教师入门记录工作日记,成熟与骨干教师记录随笔、 案例记录,观察、分析、措施和持续记录,形成系列案例分析。(2 )评比批阅,教研组长每周评比轮流请组内成员参与。(3) 网络分享展示,将特优教案、教育笔记在每月最后一周周 四进行分享,进行小结4. 可视化成果积累为方便成果整理,

6、鼓励引导教师进行可视 化材料收集,学期中进行整理培训,尝试可视化成果整理。5. 资源包整理。以不同方式整理资源包,如文字、微课程、 视频等。(二)教研活动1. 加强研究型教研(1) 形成小组-式学习教研形式 召开教研会议,进行本学期教研研究活动策划。如:理论 研究:以哪种形式进行区域课题的研究?在上学期课题研究的基础 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教研中孩子能力提升,教师稳步成长? 进行准备工作和职责分工。如小组组长碰头会、组长座谈 会。 小组式策略研究和再讨论实践研究:观察、介入、策略效果;及后期的验证及归纳提 升。各组做阶段性的总结,并进行对比学习。 各组进行教研活动整理和成果梳理。(2) 问题教

7、研深入开展,平常化。以教师、家长、幼儿的问题为小教研活动内容,分组进行继 续以问题教研为突破口开展教研活动,为问题教研为抓手来解决 教师们极待解决的问题。继续分组问题教研活动的开展,由教研 组长、骨干教师负责组织研修活动。关于问题教研,我们将努力 致力于教育、教学、幼儿、家长等,丰富教研活动,形成实用性 策略师从而使老师成长,幼儿获益。各组形成策略之后要在各组 推广实现化资源共享。2. 教学型教研(1) 主题教学教研。本学期全园教学活动以学习活动生 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为主要教材,幼儿创意学习课 程为辅助教材。主题教学教研主要进行的月主题课程资源整合,确定主题,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研讨教学方法。为

8、园本课程 的形成奠定基础,从而主题化、系统化教研工作。(2) 开展教学活动研讨,活动以一课多研、领域性研讨、同课 异构等形式进行研讨、教学和听评课活动。3. 抓好学习教研,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学习活动。三、完善教研制度学习和完善教研制度,如“教研活动制度”、教研组长职责 “带教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教研资料管 理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在教研实践活动,让教师从 适应到形成教研常规,共同遵守。让教研组长、教师有章可依, 保障教研工作。四、继续提升教研指导工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研人员教研能力,将教研 组长、骨干教师作为园本研修主要角色进行帮助和促进他们成 长。1.

9、对教研组长等进行活动的辅导工作。辅导分别在活动前辅 导、活动中指导、活动反思反馈、成果材料整理等。另2. 因活动需求,组织指导教研员不断学习相关教研策略,阅 读专业书籍、汲取专家经验。3. 做好教研活动实践跟进工作教研活动后,做好教研活动的实践跟进工作,并进行阶段性 的总结与反思。让组织者在实践中进步教研技能、在反思中提高 教研能力、在反馈中改进中提升教研水平。在教研人员和教师的 成长中,幼儿园教研工作向发展型教研转型。幼儿园课程管理活动方案2一、关注幼儿,促进发展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特点、学习方式、个体差异,引导幼 儿主动操作、主动体验;充分利用园内外的教育资源,积极发挥教 师、家长、社区各

10、方面的力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 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开启潜能,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一:观察幼儿一一以“六个支架”中支架一 “观察”为 抓手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是 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群聊形式高频度讨论自 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要求: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 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提示:户外游戏更容易观察。园长和组长也要随教师一起观察儿 童,并且还要观察教师。组内教师继续把发现儿童的力量作为工具书,进行学习 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到的内容以幼儿

11、的学习故事进行分享; 行政进行导读内容为上海学前教育网运用学习故事和评价3-6 岁儿童的数学学习等等。措施二:成长档案一一将上学期中心研讨的成功进行借鉴本学期重点要求各园充分借鉴和运用前期的成果于实际工 作,根据师资能力水平进行选择性的使用,期间行政把关做好指 导,教研组发挥团队作用,并在12月前完成一次全园性第四期成 长案第二轮研修,重在分享经验,收集问题。二、进行课程优化,提高保教质量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依据教材,拓展素 材,就地利用环境资源,在操作平台上根据教育情景和幼儿的具 体情况,对幼儿实施人本化的教育,不是“死抠”教材,而是 “用活”教材。教师不是带着幼儿走向教材,而

12、是带着教材走向 幼儿或让幼儿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体现生本意识,引导幼儿主动 学习和自主探索,使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师幼中动态生产。措施一:尝试课程方案的构建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容,学习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方案, 通过学习并集合本园的半圆理念、办园目标、课程计划、主题活 动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幼儿园课程的背景与条、课程目标、课程 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保证、课程评价,在行 动中建构自己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措施二:学习环境的打造放手放手再放手,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参与到各 类环境的创设中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反思,调 整策略,给幼儿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天地,让环境真正的和幼儿

13、进行互动。每个年级组围绕一个学习环境创设展开交流与研讨, 要给予一个幼儿参与与创设的环境。每个教研组收集一份环境创 设的案例,要提现对幼儿的尊重,对发展目标明确,要提现环境 的逐渐生成、灵活丰富等特点。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种养”环境的创设做好规 划,对土地、沙地、水、大棚的材质开展“种植”的研究;对养殖 的动物:鸡、鸭、鹅、兔子等小动物及其开展研究;将“种养”的 使用工具进行研究与摆放。老师要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了 解孩子的发展现状,不急不燥地为孩子提供自主的学习的环境,让 幼儿选择喜欢的内容、喜欢的材料、喜欢的发展进程,孩子的学 习品质在可供选择的环境中,渐渐养成的。措施三:

14、创建课程资源库1. 挖掘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体现区域化特点,要统筹游 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2. 创建课程资源室收集废旧材料,进行挑选与清洗。将园内中4班的空教室定 为资源室,将空床作为货架,给每类物品归类摆放,贴好标签, 便于科学管理。措施四:课程活动的优化课程实施倡导开放的观念,营造研究的氛围,做到“预成” 和“生成”有机结合,注重活动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理解“课程 游戏化”。不要做自导自演的教书匠,要做一个会采集蜂蜜的蜜 蜂,去看了、去做了,才能酿出香甜可口的蜂蜜。行政每月一次 教研组的引领活动,将课程审议真正的从幼儿出发,而不是单单 考虑教案与教材。措施五:

15、课程游戏化建设以“六个支架”作为抓手,帮助幼儿园通过行为的改变体会 正确的理念,形成正确的理念引发幼儿园课程实质的改变。逐步 开展学习、尝试、研讨、反思、再尝试的形式,促进幼儿在真正 意义上获得主动发展。三、夯实教研,让研修更具实效措施一:收集问题。没有问题才是最可怕的。以教研组为单位,先收集问题,再 进行分析问题开展研修。只有找准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到 位,才能寻找到解决的途径。一切都要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措施二:以数学核心概念进行系统学习与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学促研,理论联系实践开展。对原有课 程中的活动以课例分析式、利用教研组活动、课程审议、约课听 课等多种途径开展,以备课撰写调整呈现。措施三:丢掉的捡回来,将研修好的成果进行学习与运用。 如市级“区域活动”的研修、市级活动过渡环节的研修,将好的 继续保持不要丢弃。行政每月对一日活动进行检查与督促。四、加强师资队伍措施一:本学期共读的书目为做教师真难,真好,结合 自己的实践体会,撰写3篇读书心得,学期末展开交流与研讨;每 周四开展一小时读书活动,每次一位教师利用10分钟进行好书导 读;每月一次利用读书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燃荻;每月通 过网络形式进行好书推荐;业余时间关注早教报刊,学习其中的先 进理念;各班级可以开展读书漂流获得,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教 师利用日常活动、午睡前做好或放学前为幼儿讲一则故事或读一 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