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山市》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61815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山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0课《山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0课《山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0课《山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0课《山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山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山市(清)蒲松龄课型:文言文 讲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教学难点:文言文实、虚词的掌握。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海市蜃楼图片)、实物投影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导语: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

2、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 。可是这种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却好多年都难得一见,多数人一生都无缘看到。幸好清代有一位写狐写鬼的文学家蒲松龄,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描绘了一次这样的景观山市(山市蜃楼),弥补了我们不得一见的遗憾。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市这篇课文,通过文字描述来欣赏一下这种奇特的景观。、文学常识: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3、。 聊斋志异,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二、整体感知,串讲课文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标划生字词。2学生自由朗读23遍,力争读得声音饱满,自学课下注释。通览全文,了解全貌 逐词逐句,通懂其义,直译即可带领学生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语,明确重点。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三、小结:四、作业:1、完成山市

4、译文2、熟读课文,在笔记本上列出文中山市的发展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默写重点字词、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同学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二、理解课文: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能解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3、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写的?找出相应的词语并作解释。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山市的变化,词语是:“无何”,不久,不一会儿;“未几”,不久;“忽”,忽然;“既而”,不久;“逾时”,过了一段时间;“倏忽”,突然。“遂”,终于,最终4、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初起阶段,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发展阶段,城郭的出

5、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山市结束5结合课文分析,用自己的话再复述山市变化的过程。6这样的美景,古人却给它起了个瘆人的名字“鬼市”,为什么? 回顾课文内容,答案即结尾的一句,现代文的意思大体为: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7山市或海市形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可以查阅资料) 是大气层中的光线因折射而形成的幻景,是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需要在特定的大气条件下才能出现,一般很少见。8、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三、学习小结 课文以时间为序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从生成到消失的过程,作者选用精练生动的词语分三个阶段进行描述。文章结构紧凑,首尾呼应。无论是整体勾画,还是局部细描,都引人入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四、作业: 1、“学探诊”第二十课2、复习重点字词及翻译,下节测验。3、选作:绘画好的同学展开想象,画出“山市”的发展过程,下节展示。4、选作:请学生查阅资料后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板书:山市蒲松龄(清) 时间:无何未几 忽 既而 逾时倏忽遂 过程: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常楼高舍如拳如豆 (初始) (发展)(高潮) 不可见(结束) 结论:变化迅速 鲜有发生课后小结: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