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617161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梁钢筋算量方法1、框架梁1、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个数=roundup(图示长度-搭接长度)/(定尺长度-搭接长度)-1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1)、(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且0.5Hc5d,则直锚,取MaxLae,0.5Hc5d即可;(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0.4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e或0.5Hc5d,为弯锚,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弯钩;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La,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

2、支座宽度,以满足0.4La;理解:1、是抗震梁的构造需要,它只是保证梁通长上下钢筋的面积(只有抗震框架梁、屋面框架梁有)2、“跨中通长筋”与左右两端上部位于角部的负弯矩筋连接,三段钢筋共同构成“全跨通长筋”3、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第三排为Ln/5端支座锚固值注意对“第一排”、“第二排”的理解,规定是“第一排非通长筋”而不是“第一排的非通长筋”.这种情况第二排才是第一排非通长筋”,故若上排没有非通长筋,那下排其实是第一排3、下部钢

3、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当不满足时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弯钩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下部筋分跨算)(基础相反,上部筋分跨算,为反梁)4、腰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当为构造钢筋时,锚固15D当为抗扭钢筋时,锚固Lae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构

4、造钢筋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搭接长度为ll或lLe,在端支座及中间支座锚固长度均lae(la)腰筋搭接处箍筋加密的问题:参见03G101补充修订版第54页:当梁纵筋(不包括侧面G打头的构造筋)采用绑扎搭接接长时,箍筋应加密,其要求同第40页注第2条。所以构造筋搭接处明确不需要加密;抗扭钢筋倾向于搭接处加密。从力学上分析,在扭矩作用下产生的应力,是以截面形心为原点,距原点越远应力则越大;也就是说,四角纵筋起的作用最大,其次才是抗扭箍筋和抗扭腰筋。从此角度来说,抗扭钢筋似乎是不需要加密的。但它也是纵向受力钢筋,是通过计算所得的图籍中就规定了其锚固长度与搭接长度与框架梁下部

5、钢筋相同搭接处箍筋加密是为了搭接处钢筋与混凝土更好的粘结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加密另外,腰筋的搭接位置问题,构造钢筋搭接没有要求,可在支座处锚固,也可在跨中任意处搭接。抗扭钢筋的话,我认为应当参照梁上部纵筋搭接要求,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在造价计算时,腰筋如多跨配置相同时应当拉通计算,配置不同(包括直径、数量)时,建议分跨计算。5、箍筋抗震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2*(a+b)-8c+2*11.9d+8d=2*(a+b)-8c+31.8d非抗震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6.9d8d=2*(a+b)-8c+2*6.9d+8d=2*(a+

6、b)-8c+21.8d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取上值+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箍筋数量,考虑到两端50mm第一支箍间隔,长度/间距严格来说应取5舍6入(非全加密)。全加密取向下取整加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l=Max2*梁高hb,500二至四级抗震l=Max1.5*梁高hb,500若搭接区位于非加密区,应在搭接纵筋长度范

7、围内按5d(d为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当采取机械锚固时,无需加密。机械锚固长度范围内的箍筋不应少于3个,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0.25倍,其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的5倍。当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时,可不配置上述箍筋。(03G101)实际上箍筋间距一般加密区为非加密区间距的一半,可先将整梁按非加密计算,长度增加两个加密区长度,以此来计算箍筋支数。此点做法在11G101有变更,详细可查看11G101。6、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拉筋长度(

8、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非抗震6.9d)2d(钩住箍筋外侧)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拉筋排数。直径为6mm的钢筋为带肋钢筋,不带肋圆钢只有6.5的。7、附加箍筋主次梁相交时布设在主梁上布设间距8d(d为箍筋直径),最大间距正常箍筋间距;当在箍筋加密区范围时,间距尚应100。一般图纸说明及相应构造详图会注明,一般在次梁两侧的主梁上布设,布设范围是2h1+3b(h1为主梁底部纵筋到次梁底的高差,b为次梁宽),第一根附加箍筋距次梁侧面50mm。常

9、见为左右两侧各三支,该区正常箍筋或加密箍筋照设。8、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吊筋高度为主梁高-两个保护层9、架力筋长度=梁跨净长-左边负筋伸入梁内净长Max(1/3本跨净长、1/3相邻跨净长)-右边负筋伸入梁内净长Max(1/3本跨净长、1/3相邻跨净长)+2*150=Ln-max(Ln-1/3,Ln/3)-max(Ln/3,Ln+1/3))2*150“架立筋”就是把箍筋架立起来所需要的贯穿箍筋角部的纵向构造钢筋。如果该梁的箍筋是“两肢箍”,则两根上部通长筋已经充当架立筋,因此就不需要再另加“架立筋

10、”了。当通长筋不足以架起箍筋时,例如梁的箍筋是“四肢箍”、上通筋为2根时,则需要增加架立筋了。在图纸上,会以“225+(212)”这种形式来表示,括号内的212为架立筋。需要注意的是:1、不能简单的取Ln/3+2*150来计算架立筋的长度,要考虑两侧支座筋伸出支座的“Ln/3”是不是当前跨的Ln。架立筋的长度=Ln-max(Ln-1/3,Ln/3)-max(Ln/3,Ln+1/3))+2*150。2、有些图纸把“(212)”标注在集中标注的位置,那我们在计算时就需要注意了:别把这2根架立筋按从第一跨一直通到最后一跨计算!10、限位筋限位筋在纵向钢筋有两排或三排的情况下布设。布设于于第一排与第二

11、排和第二排与第三排钢筋之间,垂直于梁跨方向布置,钢筋直径充当支撑两排钢筋间距的作用,所以其直径25mm且主筋直径,沿梁方向间距1m布设一支,个数取整加一。同一立面上下两排限位筋可不错开布设。长度L=梁宽-2*保护层11、柱角部加筋一般只在屋顶或基础顶板(上部无结构)处设置,长度600mm,布设间距150,但不少于310的角部附加钢筋。1.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12、;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其他梁1、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2、框支梁因建筑大空间使用要求,使部分结构的竖向构件不能连续设置,因此需设置转换层。这样的结构体系属于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体系。部分不能落地的剪力墙和框架柱需要在转换层的梁上生根。这样的梁称作框支梁,而支撑框支梁的柱称作框支柱。(详细解释参考08G10121页)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