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终端下的常用命令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60542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下终端下的常用命令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linux下终端下的常用命令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linux下终端下的常用命令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linux下终端下的常用命令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linux下终端下的常用命令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inux下终端下的常用命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下终端下的常用命令(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1.4 Linux常用命令n Linux命令行的一般格式为:命令名 选择项 参数 (字母大小写敏感)n 系统启动成功后:如果想以root 用户登录linux 下面是操作方法:更改用户名(login )为“root”(不要引号)然后键入回车键;(屏幕显示Password:)输入root密码输入口令,口令不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1.4.2 文件目录操作命令ls 列出文件目录命令:常用的参数:-a(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的) -l (以详细格式列出文件内容)pwd显示用户当前工作路径;cd 进出目录命令: 与dos下一样使用。mkdir 建立新的目录命令:mkdir new (new 为文件夹名就

2、再会在当前目录下出现名称为new的文件夹)rmdir 删除已存在的空目录命令:rmdir newcp 复制命令:相当于dos下的copy。cp r 源文件 目的文件(参数r 是指连同源文件中的子目录一同拷贝)n 文件目录操作命令rm删除文件命令:rm -rf test(选项r是指连子目录一块删除;f是指不经确认强制删除)mv移动目录或文件命令:mv /home/a.tar /var ;也有重命名功能 mv old.tar new.tarn 1.4.3 用户管理命令useradd:创建一个新的用户帐号;useradd newuser p 123456 指定密码userdel:删除一个已存在的帐号

3、;passwd:改变口令命令;su:切换用户(超级用户切换不需要密码);su root (以超级用户的形式执行命令。拥有所有权限)n 1.4.4 进程及任务管理命令ps进程查看命令。常用形式:ps -e显示所有进程ps -f全格式ps -l长格式。kill终止进程命令。 格式:kill -s 信号 进程号例如:kill 123 命令将终止PID(进程号)为123的进程n 1.4.5 磁盘及文件系统管理命令df 显示各分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mount 挂载文件系统命令。 格式:mount 选项 设备 目录mount -a /etc/fstab /home- a 把/etc/fstab中列出的文件

4、系统都挂载到home下。umount 卸载文件系统命令。格式: umount 选项 目录 -f 强制执行卸载操作,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zip文件解压缩: unzip unzip -l 列出zip文件内的内容 gzip文件压缩命令:格式: gzip 选项 压缩(解压缩)的文件名gzip ramdisk gunzip ramdisk.gzn 1.4.6 软件安装命令tar 文件压缩和软件包解压命令。格式:tar 选项 文件名.tar.gz-z 解压tar.gz文件时用到的调用gzip的参数;-j 解压tar.bz2文件是用到的调用bzip2的参数;-x解压软件包内容;-v显示过程信息;-f指定软件

5、包名称;-t查看软件包内容;-c创建一个存放别解压出来的文件的文件夹);例如:tar xvf abc.tartar 将软件包解压到当前路径中tar xjvf abc.tar.bz2 将软件包解压到当前路径中rpm 软件包功能命令。-i安装软件包:rpm -i abc.rpm ;-U升级软件包:rpm U abc.rpm ;-qa查看已安装的全部软件包:rpm -qa | grep abc ;( grep 是文件内容查找命令)-e删除已安装的软件包:rpm -e abc fedora 安装软件命令:yumyum install abcyum的一点小用法;1、查询软件包;面对成千上万的软件,我们可

6、能无从下手,有时也不知道它的文件名;这时就要用到查询;我们可以用 yum list 来列出yum升级源上的包有文件;然后我们再来查看 info有以下几个组合可以用;比如;rootlocalhost beinan# yum list |more加上一个管道 |,然后 more 一下,就能把所有的包分页显示出来。然后按一下空格键就能看下一页了。在显示的软件列表中,会有软件名称、版本、是否安装等;仔细的看一下吧。熟悉了就好了。也没有什么难的。rootlocalhost beinan# yum list |moreSetting up repositoriesReading repository me

7、tadata in from local filesInstalled Packages4Suite.i386 1.0-8.b1 installedCanna.i386 3.7p3-13 installedCanna-devel.i386 3.7p3-13 installed如果想知道软件的详细信息,可能得用上info参数了。比如: 用法:n 1.4.7 网络配置命令ping查看网络主机是否工作。ping 选项 主机名/IP地址 ifconfig查看和配置网卡命令。格式:ifconfig 选项 interface address netmask address up|downLinux下网卡命

8、名规律:eth0,eth1。第一块以太网卡,第二块。lo为环回接口,它的IP地址固定为,掩码8位。它代表你的机器本身。1、ifconfig是查看网卡的信息。ifconfig InterfaceInterface是可选项,如果不加此项,则显示系统中所有网卡的信息。如果添加此选项则显示所指定的网卡信息例如:ifconfig eth0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C:29:F3:3B:F2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78 errors:0 dropped:0 ove

9、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0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 RX bytes:11679 (11.4 Kb) TX bytes:14077 (13.7 Kb) Interrupt:10 Base address:0x1080我们可以看到第一行:连接类型:Ethernet(以太网)HWaddr(硬件mac地址)第二行:网卡的IP地址、子网、掩码第三行:UP(代表网卡开启状态)RUNNING(代表网卡的网线被接上)MULTICAST(支持组播)MTU:1500(

10、最大传输单元):1500字节第四、五行:接收、发送数据包情况统计第七行:接收、发送数据字节数统计信息。2、ifconfig 配置网卡配置网卡的IP地址在eth0上配置上192.168.0.1 的IP地址及24位掩码。若想再在eth0上在配置一个的IP地址怎么办?用下面的命令这时再用ifconifg命令查看,就可以看到两个网卡的信息了,分别为:eth0和eth0:0。若还想再增加IP,那网卡的命名就接着是:eth0:1、eth0:2.想要几个就填几个。ok!配置网卡的硬件地址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xx:xx:xx:xx:xx就将网卡的硬件地址更改了,此时你就可以骗过

11、局域网内的IP地址邦定了。将网卡禁用ifconfig eth0 down将网卡启用ifconfig eth0 upifconfig 命令的功能很强大,还可以设置网卡的MTU,混杂模式等。就不一一介绍了,用时间可以自己研究一下。注意:用ifconfig命令配置的网卡信息,在网卡重启后机器重启后,配置就不存在。要想将上述的配置信息永远的存的电脑里,那就要修改网卡的配置文件了-a查看所有网卡状态;-V查看该命令版本信息;-s查看统计信息;例如:ifconfig eth0 192.168.0.1 upn 1.5 vi编辑器的使用n Vi是一个高级文本编辑器。它可以执行输出、删除、查找、替换等众多文本操

12、作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定制,这是其他编辑程序所没有的。n Vi有三种基本工作模式: n 命令行模式 n 文本输入模式 n 末行模式n 1.5.1 Vi三种工作模式n 命令行模式:不管处于何种模式,只要按一下ESC键即可使vi进入命令行模式;此时从键盘上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当作编辑命令来解释。n 文本输入模式:在命令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i等都可以进入文本输入模式;在该模式下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当做文件内容保存起来。n 末行模式:在命令模式下按“: ”键即可进入末行模式;此时会在显示窗口的末行显示一个冒号作为末行模式的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n 1.5.2 vi的进入与退出n 进入vi:

13、在shell模式下键入vi及需要编辑的文件名即可。例如:vi example.txtn 退出vi:首先按ESC键进入命令模式,然后输入:进入末行模式,末行模式下输入q直接退出;wq(或x)保存后退出;q!不保存强制退出。在 linux 里设置环境变量的方法 ( export PATH )一般来说,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的时候需要指定编译工具的路径,此时就需要设置环境变量。例如我的mips-linux-gcc编译器在“/opt/au1200_rm /build_tools/bin”目录下,build_tools就是我的编译工具,则有如下三种方法来设置环境变量:1、直接用export命令:#expor

14、t PATH=$PATH:/opt/au1200_rm/build_tools/bin查看是否已经设好,可用命令export查看:rootlocalhost bin#exportdeclare -x BASH_ENV=/root/.bashrcdeclare -x G_BROKEN_FILENAMES=1declare -x HISTSIZE=1000declare -x HOME=/rootdeclare -x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declare -x INPUTRC=/etc/inputrcdeclare -x LANG=zh_CN.GB18030declare -x LANGUAGE=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declare -x LESSOPEN=|/usr/bin/lesspipe.sh %sdeclare -x LOGNAME=rootdeclare -x LS_COLORS=no=00:fi=00:di=01;34:ln=01;36:pi=40;33:so=01;35:bd=40;33;01:cd=40;33;01:or=01;05;37;41:mi=01;05;37;41:ex=01;32:*.cmd=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