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576150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读书笔记刘金行1国际发展动态21.1交通规划21. 2交通设施21.3交通设计21.4交通管理31.5评价技术31.6交通模拟31. 7 ITS(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42交通运输对交通工程发展的需求分析52.1基本出发点52.1.1地形特点52.1.2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52.1.3初步形成高等级公路骨架52.1.4交通事故52.2需求分析52.2.1基础数据问题52.2.2交通设计问题62.2.3交通设施问题62.2.4交通管理问题63目前的任务63.1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73.2关键技术研究73.2.1交通异常自动检测系统73.2.2隧道交

2、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73.2.3道路交通模拟与运输网络评价技术83.2.4匝道控制技术83.2.5交通诱导系统83.2.6运输政策的研究83.3硬件设施开发8附录:三大交通问题国内外现状及应对措施9国外解决交通拥堵9交通安全问题101.1健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111.2高效透明的交通事故统计系统111.3完整的道路交通安全科研体系111.4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和相应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111.5建立“点线面”立体防治机制121.6建立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121.7创造交通安全文化12美国智能交通12一、美ITS发展及总体框架制定12二、美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14三、美国交通信息采集处

3、理发布和应用21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包括八个方面:交通安全设施、监控、收费系统、服务区沿线供配电、公路照明、公路管理、智能运输系统。1国际发展动态交通工程是研究交通流特性、交通调查、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交通设计等八个方面内容,旨在把”人、车、路、环境”四者统一在一个系统内,探索各自和相互间影响的规律性及其最佳配合,达到高速、高容量、高效率、高安全性、低公害、燃料和运输费用省、环境协调及旅途舒适目的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交通规划 作为交通运输宏观发展的策略,交通规划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规划思想的变革与决策预测方法的发

4、展。在国内,交通规划方法已有四阶段法、总量控制法等多种方法。在国外,澳大利亚交通规划经历了七十年代初”需求分解模型”(Disaggragate Models of em-and)、七十年代末”选择行为模型”(Be-havoural Models of choice)、八十年代初”活动模型与调查方法”(Activity Models andSurvey Methodologies)和八十年代末的微机革命(Microcomputer Revolution)。而英国六、七十年代一直是把土地使用与运输研究作为运输策略发展指南,到如今则着重于综合运输策略的研究;用于规划的预测方法、O-D调查方法亦取得了

5、新的成果,如(NRTFNational Road Traffic Forcasts)和利用道路交通量推算O-D矩阵。交通规划由交通规划、运输系统规划转变为社会运输系统规划,系统组成变为由交通政策、土地使用、出行行为、交通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的社会交通运输系统。1. 2交通设施 交通设施走向自动化与电子化的道路。1990年,德国的达姆斯特(Darmstadt)用图象检测器对交叉口进行监视,记录违章车辆的车牌号,使检测器的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用于停车收费系统的自动计时收费设备,使得道路全自动收费成为现实;卫星通讯技术也应用到道路通讯中,以便为整个运输网络提供信息服务(DRIVE计划目标之一);美

6、国、瑞典等国家的汽车碰撞试验,对安全带、防护栏的研究,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率,特别是正在研究的汽车导航系统,对于实现道路的安全化,意义重大;多媒体电脑的诞生,则使交通监控跨入了一个新境界,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等多种需要处理的信息智能融合在一起,把单调的文字、数据等信息处理及开发利用,变成融文字、影像、声音为一体的创造性工作方式。1.3交通设计交通设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交通设计走向规范化,这主要表现在手册、标准、指南的制订与修订。1985年出版了第三版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目前正准备出版第四版;1988年出版了第七版交通控制设施手册)(MUTCD),目前正在准备出版第八版:1

7、991,1992年分别出版了第一本道路交通监控标准(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Standard practice E1442,Highway Traffic Monitoring Standards)和交通数据采集规程指南(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Guidelines for Traffic Dataprograms )。规范、标准的建立,不但为交通设计提供了依据,而且为道路工程师应用交通工程原理进行道路设计提供了指南。另一

8、方面,交通设计由”手工作坊”走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道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使设计更加合理。如在40个国家230个机构使用的SIDRA(Signalized and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Aid)软件,解决了交叉口的设计问题,RGDAS(Road Geometry Data AcquisionSystems)则允许在个人计算机上“drive”,以记录、分析道路线型对行车的影响;TRARR(Traffic on Rural Roads)能够模拟道路与交通条件变化(如增加车道、改进线型、改变限速值等)时的营运效果,从而达到提

9、高运输效益的目的。1.4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特别是交通监控,城市道路经历了点控、线控、面控的发展过程。英、美、澳大利亚等国,分别结合自己国家的交通特性,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模型。如著名的TR-ANSYT,SCOOT,SCAT,THESEE模型等。在公路方面,交通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上,围绕着怎样收集道路与交通信息,并提供给道路使用者而开展的。如美国七十年代兴起的新技术“交通系统管理”(TSM),把道路、车辆、道路使用者、交通设施等看作一个系统,其目标是降低交通总量;在长64 km的Long Island公路上,设置了20个无线监视器、25个摄像镜头、2400个检测器、50组匝道信号

10、灯、80个可变信息板,应用INFORM (Information for Motorists)技术进行交通管理;在欧洲,过去十年主要是应用RTI(Road Transport Informatics)和 PGI(Parking 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解决交通阻塞问题。1.5评价技术评价技术主要应用于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功能评价;交通设计的有效性、合理性评价;交通安全措施的效果评价,运输网络效率评价;模型与现实的一致性评价等方面。在国内,灰色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神经网络评价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英国、LILT模型已成为土

11、地使用与运输政策评价的有效工具。最新的评价技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问题识别; (2)确定因素的发展目标; (3)在提供的指南内,达到目标,确定遗留问题; (4)评价因素的影响程度; (5)综合评价。1.6交通模拟 作为交通问题主要研究手段之一,交通模拟不但用于信号控制的评价,最佳控制的探索,交叉口交通现象的解析,而且用于道路模拟,分析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交通环境信息、道路几何条件对交通行为的影响,如瑞典与印度合作研究的“一般道路交通模拟模型”(A General Road and Highway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使各交通体、道路特征、交通管理、设施、环

12、境对交通的影响能够得到再现,营运特性得到统计与分析。在交通模拟方面完成的研究主要有DRIVE子项LAMU-RO,使用模拟程序与分析的设计流量,评估道路网络的交通需求与交通条件;NETSIM从微观的角度上进行城市交通网络随机模拟;TLO对工作与生活出行进行微观分析与模拟;EURONETT,出行与定位决策研究。1. 7 ITS(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出现了新一代交通管理系统即智能运输系统。如欧共体的PROME-THEUS计划、尤里卡计划(EUREKA)CA-MINANT和1989年开展的DRIVE计划、日本的道路车辆通讯系统RACS和先进型汽车交通信息与通讯系统AMTICS,美国19

13、90年开展的IVHS。这些系统以当代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科学(如协同学、神经网络、混沌理论、灾变理论等)和基础科学为支柱旨在建立安全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网络。在欧洲,项目IN-VAID(Integration of Computer VisionTechniques for Automatic Incident Detec-tion ),应用计算机技术,形成公路与城市道路健全的交通异常自动检测系统;PAMELA(Pricing and Monitoring Electronically ofAutomobales ),开发车辆与路边通讯站双向通讯设备;PARCMA

14、N(Parking ManagemenControl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通过可变信息标志,建立起高效的停车管理、控制与信息系统等。可以看出,交通管理向着设施的电子化与技术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美国,IVHS,这一总投资2 15亿美元,长达20年的发展规划,其目标不仅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不仅是减少交通阻塞,降低空气污染、噪音,提高公路系统的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交通有关的资讯系统的交流。IVHS包含了五大系统,即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s ),根据即时收集的交通

15、信息预测和判断交通拥挤及交通异常发生地点,从而推荐出对应的策略以改善交通问题;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为出行者提供即时的交通信息,以便进行出行决策;先进的公共运输系统APTS(Advanced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从运输系统本身和运输单元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人手,提高公共运输系统的效率;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VCS(Advanced Vehicle Control Sys-terns ),通过加强驾驶人的控制,使驾驶项目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达到有效减低交通事故,提高通行能力的目的;商业车辆营运CVO(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s),针对美国州际间对大型商业车辆的税收过磅、取缔、管理等问题。智能运输系统的实现,将会提供帮助司机自动避免碰撞的车辆、自动检测交通异常、提供路线诱导,从而改善安全性,减少阻塞与环境污染,提高运输效率,使交通运输跨入新纪元。2交通运输对交通工程发展的需求分析2.1基本出发点2.1.1地形特点 在我国,就地理条件而言,山地占了将近一半,高山峻岭占国土面积的3300,中山小岭占1000,高原占2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