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557265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害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摘要】 概述了水稻低温的危害,冷害的生理基础、遗传机理、并展望了水稻孕穗期耐 冷性的研究前景。关键词:低温危害、冷害生理、遗传机理1.水稻低温的危害1.1水稻低温冷害的概念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遭遇发育所需最低临界温度以下的温度,造成水稻的生理损伤,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使产量降低。水稻生育期中有4个时期最易受冷害影响,分别是芽期、苗期、孕穗期和开花灌浆期,其中孕穗期冷害与水稻产量具有密切的关系。孕穗期冷害是指水稻进入生殖生长到开始抽穗开花期间受到低温的影响,导致花粉发育不正常继而影响正常开花授粉形成空壳的一种冷害。这类冷害常在日本东北部及北海道、菲律宾北部、印度北部

2、山区、印度尼西亚山区、尼泊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我国的东北、云贵高原 粳稻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晚稻中发生1.2水稻低温冷害类型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低温和光照不足,由此引起种子发芽不良、烂秧、幼苗生长缓慢、不育、成熟不良,最终导致产量减少。根据发生特点可将水稻冷害划分为障 碍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1. 延迟型冷害 主要是指发生在水稻营养生长时期的冷害 ,能造成生育延迟。其特点是 在较长的时间内遭受较低温度的危害,导致生长、抽穗和开花延迟,虽然开花和授粉(受精)正 常,但不能充分灌浆和正常成熟。2. 障碍型冷害 主要是指发生在水稻生殖生长时期的冷害,即在生殖器官分化到抽穗、开

3、花时期遭受短时期的异常低温造成的危害。它能使花器的生理机制受到破坏,造成颖花不育,形成大量空壳而严重减产。3. 混合型冷害 它指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在同一年度中发生。生育初期遇低温,延迟生育和抽穗,孕穗、抽穗、开花期再遇低温,造成不育或部分不育,既有部分颖花不育,又延迟 成熟,形成大量空秕粒,导致产量大幅度减少。作物低温冷害在整个作物生长季的每个阶段都 有可能发生,不同时期低温冷害的影响和损失又有较大区别。根据冷害发生时期分类,还可以把低温冷害分为前期冷害、中期冷害、后期冷害。显然,也可能有前、中、后期都出现冷害的情况(尽管可能性很小),相当于混合型冷害。材料机及方法:根系的活力测定材料:东

4、农 024.试机:丙酮,联二亚琉磺钠,0.1%的TTC溶液外渗电导率测定材料:东农 024取小麦叶0.3g和小麦根0.3g各两份,一份置于-20摄氏度的冷水中15分钟,另一份处于常温下做对照实验,其余条件皆相同,此对照试验可以初步认定低温对小麦的影响本实验所用测定方法有:外渗电导液的测定,TTC法结果与分析品种温度根的活力相对电导率伤害率东农024东农024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水稻对温度、光照等都有一个界限要求,当超出忍受的高低温限度时,轻则受害,重则坏死。营养生长期内受低温冷害,穗原始体分化一般推迟 5 - 10d,晚抽穗7d左右。障碍型冷害的危害在水稻生殖生长期遭受低温危害,成

5、为不育空粒以致明显减产。水稻孕穗期对低温敏感,容易造成不孕;抽穗开花期受到低温危害,颖壳不张开花药 不开裂,花粉不发育,所以造成不育粒。混合型冷害一般对水稻的危害最大。低温冷害也可造 成稻瘟病、水稻鞘腐败病等的发生。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对低温反应敏感的时期有三个,即幼穗分化期(抽穗25-30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抽穗前10-15天),抽穗开花期。水稻生殖生长期受到低温影响会产生障 碍型冷害。水稻生殖器官形成和发育的临界温度比营养养生长期要高,因而它们对低温的反应比营养生长期敏感。在遇到降温时,水稻茎叶尚无反映,而正在发育的幼穗或花粉却已受 害。由于障碍型冷害定接破坏穗和花的发育,所以是形成籽

6、粒中批的主要原出,也是导致我国水稻遭低温减产的主要原因。冷害对水稻的生理影响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过多积累活性氧自由基,引起膜脂过氧化导致低温伤害,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因而丙二醛的产生量是鉴别逆境胁迫对生物膜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脯氨酸是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和营养物质,它的增加积累能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对细胞的生命物质及生物膜起保护作用。一般认为,脯氨酸是具有低温保护效应的物质,高浓度的脯氨酸是抗冻性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低温胁迫可对水稻整个代谢和生理过程造成不可逆伤害, 可使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合成受抑制和破坏叶绿体结构,导致光合能力下降。低温可增加冷敏感植物和耐冷植物发生光

7、抑。宋广树等认为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与耐冷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在苗期相对较弱,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均表现较强与叶绿素的合成时期主要在苗期之后有关,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合成受到抑制在后期的发育阶段可以得到补偿,然而,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低温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但在后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很难得到补偿,也正因为如此,在水稻发育的中后期,具有良好光合作用的倒三片叶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冷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影响在营养生长期主要影响叶片、分渠和根系,温度低,出叶间距较长,叶片小而少,使总叶面积减少,单位叶面积的光合作用活性减弱,单株根数较少,根长变短,影响养分的吸收。温度低时,分渠速度减慢,分渠时间延长,无效分渠增多。在生殖生长期,遇低温,将使幼穗分化进程减缓,小袍子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受低温危害机会增多,抽穗开花显著延迟,花粉发育不正常,不育率增加。参考文献:刘建丰,陈立云.水稻耐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戴陆园,方琦.水稻耐冷性研究综述王书裕农作物冷害的研究宋广树,孙忠富,孙蕾,杜克明,王夏.东北中部地区水稻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下生理变化及耐冷性比较王怀义,张思竹,熊建华,Kunihiro Y , Horisue N .水稻花药长度与耐寒性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