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554347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专项练习一考点介绍:在近年的古代诗歌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因其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而逐渐成为高考的新宠。它有利于引导学生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类学习。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或三首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一两个方面相同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或相异点。考生要注意求同,更要求异。【例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2015全国新课标卷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

2、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例二】阅读

3、下面这两首词,回答问题。(11分) 苏 幕 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 裙 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1)两词都写到了荷这一意象,但所写之荷时间有别,其中苏幕遮所写的是_之荷,系裙腰所写是_之荷。(2)两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下片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答案】1.(1)夏春

4、(2)苏幕遮:思乡。系裙腰:相思盼团圆。(2分)运用了双关手法。末句“问何日藕、几时莲”中“藕”谐音双关为“偶”,“莲”谐音双关为“怜”。该句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生藕,何日产莲,实际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人团圆,得到心上人的爱怜。(3分) 二、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例三】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回答问题。(11分)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

5、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5分)答:(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1)用典。(2分)全诗用霍去病、魏绛、六郡豪杰、窦宪等四个典故,肯定了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扬名塞外。(5分)(2)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3分)春夜别友人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挚

6、情意,离情缠绵而不过分哀伤。(意思对即可)(6分)三、 从题型设置上,既有单一比较,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至于比较途径和目的,可以分为“同中求异”、“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果用“同中求异”这一类型。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当关注以下对比热点(这也就是命题人常设题作“比”的方面):诗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出来的情感;诗句的意思和作用;诗作塑造的主要形象、创设的具体意境;遣词的生动、形象、精巧;诗句的前后勾联照应;修辞手法的功能、作用;诗作结构的总体安排等。还有一些典故的运用、反向衬托的作用等。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

7、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去,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在平时的训练中,则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要注意不同人对同一题材的吟咏。像杜牧(唐)过华清宫与杜常(宋)题华清宫的异同比较,畅当(唐)登鹳雀楼与王之涣(唐)登鹳雀楼优劣的比较。第二,要注意运用相似手法表达相同感情、不同手法表达相同感情的诗作。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例四】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

8、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5分)答:(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6分)答:【答案】3.(1)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生灵涂炭、朝廷腐败,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

9、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3分)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2分)(2)(示例一)喜欢辛词的写法。(3分)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3分)(示例二)喜欢陆词的写法。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四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训练题:【例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11分)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

10、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药酒名。(1)同在除夕之夜,两首诗的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5分)答:(2)“又将憔悴见春风”和“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1)来诗表达的是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2分)王诗通过对元日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乐观自信的心态和喜悦的心情。(3分)(2)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又将憔悴见春风”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春风送暖入屠苏”则以乐景写乐情,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