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55000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摘 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 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公平。本文着力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农民工 子女 教育 公平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有近1.5亿的农民进城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 万的速度增长,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随之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赋予他们同等受教育的

2、权利, 对于体现教育公平,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一、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一) 教学硬件设施差,安全隐患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一般是私人办学,往往是财力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却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拼命压低办学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硬件设施差成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普遍问题。没有足够的场地,没有正规的校舍,学校大都在城乡结合部租借民宅、仓库、厂房来充当教室,室内采光通风不足,没有标准的桌椅、黑板、照明设备,缺乏体育、音乐等场地和教学设施,更不用谈及计算机、互联网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配,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配置达不到现代化的办学要求,和城市公办学校的条件相去甚远。而学校的卫生状况尤其

3、令人堪忧,没有卫生达标食堂,不经严格消毒的学生餐具,未经消毒杀菌的饮用水,这些都是导致近几年学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的始因。另外,交通和消防安全隐患也存在着。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了吸引外区县的学生就读,往往租赁快要报废的旧车充当班车接送学生。在交通整治中,交巡警还经常稽查出民工子弟学校班车超载事件,其中一辆19 座的中巴车,竟“塞”进了84 名小学生1。消防设施配备不齐,火灾隐患重重也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突出的安全问题。(二) 缺乏办学资质,师资力量薄弱。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农民工子弟学校须办理手续, 既要征得流出地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又要在流入市教育部门审查备案,并获得办学许可证后,才具备办学资

4、质。然而,在事实上,既无办学许可证,又无年检也无备案的“三无” 学校在城市当中已比比皆是的。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开设什么课程,使用什么书本都由学校自定,没按照国家大纲科学、有序地教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师资力量不足则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最为突出的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先天不足,使其吸引不到优秀的教师, 这样一来, 教育仅停留在识字、 扫盲和托管的层次上 。2(三) 城市农民工子女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引起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一是来自外界环境的歧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一些公办学校往往要求交纳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入学条件的不平等,往往使他们感到低人一等。而在

5、日常学习生活中,农民工子女在基础、 语言、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常常被同学甚至老师另眼相看, 因而普遍感到自卑、 孤独、 没有归属感,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因此而辍学3。二是农民工家庭教育缺失。许多农民工整天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对其放任自流,由于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和偏差,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一些孩子变得情感冷漠、性格孤僻、我行我素,有的整天沉迷在网吧里,有的则抽烟酗酒、厌学逃学、打架斗殴, 甚至违法犯罪。二、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滞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当前的教育现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和

6、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甚至可以说,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是以一部分农民不能享有正常的城镇化进程的代价换来的,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涌入,也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发生。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僵化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我国在宪法和教育法中虽然都强调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又在这些法律中规定了公民接受教育的入学办法。教育法中规定:学龄儿童的入学应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政府负责,由于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没有户口,这种户籍制度将他们挡在门外,也将相当一部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挡在门外,使农民工子女

7、在起跑线上就遭受不平等的待遇。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已成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最大绊脚石。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体制在农村和城市略有差异,城市中、小学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市、 区教育财政拨款 、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学生的学杂费。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县、乡、(镇)两级财政拨款、农村教育附加费(按农民收入2% 征收)、学杂费和社会捐助集资等构成 。这样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给流动人口的子女带来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政府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在流入地教育经费也不足的情况下,那些外来的没有本地户口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就必须交纳除学杂费之外的另外一笔数目可观的

8、“借读费”,甚至赞助费,高昂的费用对在城市里打工的收入微薄的农民来讲是难以承受的。42.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弱势地位在传统的社会分层中,城市农民工子女是社会中弱势群体,这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在社会性资源的分配上只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和承载力的脆弱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使城乡二元结构得以松动和弱化,但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差别并没有收缩,还有扩大的迹象,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弱势地位,决定了他们在义务教育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社会阶层的分化是客观存在的,而社会教育的不公平更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3.农民工自身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贫困。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建

9、筑、商业、服务业等低层次工作,很难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二是观念落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希望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父辈贫困、落后的状况,但是也有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他们认为时下城里的工人纷纷下岗,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的孩子即使读了书,今后未必能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工作,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会做生意,多赚些钱,为结婚成家作准备。三是文化素质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4.3%,从总体情况来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素质不高,家里也没有营造适合孩子读书的基本环境。4.部分学校和教师在管理和教学中对待农民工子女不公平

10、由于城乡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性和地域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性造成了农民工子女不能很好地与学校的教师和同学进行沟, 某些学校和教师也以不公平的方式对待农民工子女。5. 教育行政部门的“短视”与“管理缺位”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支持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意义及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民工的研究不够。甚至有人认为,农民工子女的就读问题解决好了,会使更多的农民工到城市中,不利于城市的管理和稳定,这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5;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和学校的合理布局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不少城市的教育主管部门认为这些农民工子女迟早要“流动”回原籍或“流动”到其他地区,忽视了这部分

1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呈现管理上的缺位。三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对策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 而是社会发展中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整个社会系统的共同努力。从农民工子女本身的特点来看,由于户籍等限制,农民工子女将在流动中不断变化,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整体地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 ,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公平性。1. 改革户籍制度,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人们由于出身的区域不同,导致了身份上的差异,农村和城

12、市人口在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方面享有社会赋予的不同权利。由于城乡户口的差异, 两类人口在读书 、就业等方面受到的待遇表现出极大的不公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合法权利由于户口的限制而相对被剥夺,户口成了他们在城市中公平地生存和发展的“ 瓶颈”,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他们的教育公平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改革现行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2. 实现城乡结合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按照义务教育国家办的原则,公立学校应该是接受农民工子女的主要渠道。但是公立学校的高额借读费,赞助费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不取消这道门槛,只会把流动儿童逼到农民

13、工子弟学校,造成一边是优越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利用,一边是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被挤破门的现实。然而城市的资源有限,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城市。首先 ,对城乡教育资源进行调整配置,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村校的合并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次,城市内部的义务教育要重新布局,合理配置城市教育资源。目前由于流动人口中民工比较集中居住在城郊结合部,而现有的城郊结合部的许多学校主要是由一些村镇学校演化而来,是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所以,目前急需加强城郊结合部的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局部区域内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紧张现象。3. 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放宽农民工办学条件并对其进行扶持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14、纳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另外,要明确经费安排和筹措办法,优化教育配置,拨出专项资金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进行补助,帮助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上学。从目前状况来看,农民工子女的数量较大,公办学校无法满足。同时,农民工子女要融入城市学生当中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现阶段,农民工子弟学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政府应降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办学,应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给予其合法身份和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4.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一视同仁,实现教学公平教师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应该一视同仁,体现平等,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农民工子女在生活习惯

15、、语言、性格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差异,还因为户籍等原因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努力消除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心理门槛,消除对农民工及子女的歧视,促进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 李蓓蓓.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J . 历史教学问题,2004,(6) .2 朱凤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 . 福州党校学报,2006,(5) .3 粟远荣.当前农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J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 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从教育问题到教育政策问题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