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54702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签:标题篇一:文言文翻译 曾 子 杀 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注释市:集市.女还:你回去吧.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顾反为女杀彘:等我回来为你杀猪.顾反:我从街上回来. 反,通返,返回.彘:读"zh,意为猪.曾子欲捕彘杀之:代词,指猪.妻适市来:妻子刚从集市回

2、来.适:恰巧.特与婴儿戏耳:只不过与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特耳:不过罢了.特,不过,只是. 耳,同尔,罢了.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今子欺之:现在你欺骗他.子:你,对对方的称呼.而:则;就.成教:教育有效果.逐烹彘也:于是就杀猪煮肉吃.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是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是等着父母教他,听从父母亲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是不能使教育有效果

3、.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书孟德传后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与知之时,则虎畏

4、之,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译文: 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 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

5、?有人说老虎不吃喝醉的人,必定要蹲坐着看守他,等待他醒来,是为了等他害怕.有人夜晚出门从外面回来,看到有东西蹲在他的门口,以为是猪狗之类的牲畜,用手杖击打它,它马上逃逸离去,到山下月光明亮的地方,乃是老虎.这些人不是有胜过老虎的地方,而是气势盖过它罢了.使人不害怕,都像婴儿、醉人和来不与知道他的时候,那么老虎就怕他,没有什么值得怪异的.所以在结尾书写,用来 让人们相信采纳子由的说法. 古文 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父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翻译

6、从前有一个人,先把谷子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把头伸到了这瓮中吃谷子,头被卡在里面无法出来.骆驼的头出不来以后,这个人为此事忧愁.有一个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忧愁,我教你一个方法,能让骆驼头出来,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出来了.这个人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后来已经杀死了骆驼,又把瓮打破.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注释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譬喻故事只有98篇.它是一部以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百喻经中的故事诙

7、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泛.昔:从前.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盛:存放.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其:那个.老父:老人用:采纳.先翁中盛谷:先在翁中装进谷子. 道理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往往能在做事时有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不加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主意也言听计从,结果只能像那个笨人一样赔了骆驼又折了瓮. 世上不可能有那种既杀驼,而复破瓮的傻子,但思想方法呆板,机械的人是不少的. 以譬喻的手段,来使人们获得无上的智慧,这是百喻经的根本所在.譬喻的形式就好像用来裹药的树叶,当人有病时,就取出药来用,而自然地将裹药用的叶子扔掉

8、.所以有智慧的人读了这部书,应当抛开譬喻故事的形式,抓住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这个故事就启示我们:凡事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盲目听从他人的建议. 芳容至孝原文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与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

9、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句子翻译 1.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 怎样才能让你成为寻找父亲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呢 ! 2.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这次出行如果不能带回父亲的尸骨,我发誓不会回来. 3.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有时光脚走在山间小路上,脚跟的皮肤都龟

10、裂了,流血不停不止. 4.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 芳容背着父亲的尸骨登上船,半个多月之后终于到家. 5.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天下哪里有没有父亲的人呢! 6.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替我叫来里正,到时候把原因告诉他. 译文 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死他乡在归州的官吏住处.芳容十四岁时,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临终时抚摸着芳容说:怎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芳容哭泣着立下志愿,从此开始有背父亲遗骨回来安葬的念头.芳容认为自己快成人了,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难艰险了,于是自告奋勇说:天下怎能有没有父亲的人!于是在家族的宗庙里烧香说:这

11、次出去没有找到父亲的遗骨,就发誓再也不回来.自从出了都城,芳容每天无论天气如何都会赶路.时冷时热,时饥时饱.到旅店投宿时,头晕目眩,浑身热得像着火一样.第二天就病得起不来床了.旅店主人看到芳容患病的样子,害怕不敢让他留宿,想要把他搬运安放到附近的庙中.芳容于是说:我的病虽然严重,但我神志清醒,用药治疗,就可以痊愈.何况我有重要的事没有完成,请您为我叫来里正,我要把原因告诉他.不久里正来了,听到他的讲述后被感动,请来医生为他治疗.直到六月初才能走路.芳容穿着麻鞋短衣,每天走三四十里路.有时遇到风雨突来,经常冒雨赶夜路到天亮.有时赤脚走在山间小路上,脚跟裂开,血止不住地流.芳容终于到达归州,依靠长

12、年打杂的人指点,找到父亲的遗骨.芳容背着父亲的遗骨上船回家,半个多月终于到达里门,把父亲按葬在祖墓旁,回复去世的祖父母的遗命.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国:指都城.吊:吊唁.衣粗衣:穿着麻制的丧衣.

13、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心益小:意思是处事越要小心谨慎.益,更. 孙叔敖为做,担任楚令尹,一全国吏民官员和百姓皆来贺.有一老父老人,衣做动词,穿粗衣,冠做动词,戴帽子白冠,后来吊原意为慰问,这里是吊唁的意思.孙叔敖正衣冠而表承接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助词,无意不肖不贤能,使臣受吏民之助词的垢责骂,人尽都来贺,子独后吊,岂表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有说说法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表转折骄人对人傲慢者民去离开、抛弃之,位已高而擅权擅自用权者君恶讨厌之,禄已厚优厚而不知足者患祸患处隐伏之.孙叔敖

14、再两次拜曰:敬受命,愿希望闻余教教导.父曰:位已高意益更加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足够以用来治楚矣! 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自己富贵了却对人傲慢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

15、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您说的很对,我一定会牢牢记住它们! 理解 孙叔敖采纳了老者哪三条谏言? 原文回答:1 位已高而意益下 2 官益大而心益小 3 禄已厚而慎不敢取概括回答:1地位高了而心志更要谦卑 2 官职大了而心思更要谨慎小心 3 俸禄优厚了而更要慎重,不敢索取. 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篇二:文言文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与译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