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53600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 发动机公司在统计控制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及实施程序。本标准适合于XXX 发动机公司实施统计过程的所有过程。2 术语和定义2.1 统计过程控制( SPC )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 建立并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2.2 控制图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 记录、 评估, 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2.3 过程能力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过程特性的分布范围, 它反映了过程中各种普通因素对过程特性综合影响的程度,是过程固有性能的指示器,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过

2、程特性,根据“3d原则,我们一般以分布中心3 b的范围来表示过程能力2.4 过程能力指数过程加工质量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程度。 当过程特性的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时, 过程能力指数用 Cp 表示,也称为潜在过程能力指数。当过程特性的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不重合时,过程能力指数用 Cpk 表示,也称为实际过程能力指数。2.5 总体所研究对象的全体。2.6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2.7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3 职责与权限3.1 质量部a) 监督、检查统计过程控制的执行情况;b) 监视生产过程,协助处理异常问题;c) 进行过程能力指数评价。3.2 工艺技术部3.2.1 工艺人员a) 确

3、定采用统计过程控制的质量特性、抽样频次及抽样数量;b) 确定控制图的类型;c) 进行过程能力分析;d) 生产过程异常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调整使生产过程恢复正常。3.2.2 操作者按要求收集数据,绘制控制用控制图,过程异常时及时报告。4 工作程序4.1 确定 SPC 统计项目及质量特性4.1.1 工艺人员对统计项目的质量状况及其质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出 SPC 统计项目及质量特性4.1.2 确定 SPC 统计项目及质量特性的原则a) 对产品的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有直接影响的质量特性;b) 图纸给出的关键 / 重要特性;c) 经常出现故障的质量特性;d) 对下道工序影响

4、较大的质量特性。4.2 确定控制图的类型4.2.1 根据所控制质量特性的数据性质进行确定: 数据为连续值, 应选择 “计量值控制图” ,即平均值 -极差控制图、平均值-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等; 数据为离散值时, 应选择 “计数值控制图” , 即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缺陷数控制图、单位缺陷数控制图等。4.2.2 按控制图的用途确定: 用来分析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时, 选择分析用控制图; 用来监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时,选择控制用控制图。4.3 制定样本抽样方案并收集数据4.3.1 抽样间隔的确定原则4.3.1.1 以下情况抽样间隔应减小a) 在过

5、程特性控制初期阶段;b) 过程能力指数低于1.33 的特性;c) 关键、重要特性。4.3.1.2 以下情况抽样间隔可以适当加大过程特性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且过程能力指数高于1.33 的特性。4.3.2 数据收集原则操作者在工艺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控制图类型和实际条件按如下原则收集数据:a) 样本容量为 5 ;b) 5 个测量值连续测量;c) 每天收集不少于2 个样本;d) 共收集 25 个样本;e) 样本应来自同一个总体,即一个样本中所包括的各个个体是在同一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4.4 绘制分析用控制图4.4.1 工艺人员选择好所需控制图后,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 计算出控制图的中心线及上下控制限, 在

6、 “计量值控制图” 或 “计数值控制图” 上绘制分析用控制图, 同时在图上注明 “分析”字样。4.4.2 工艺人员按控制图的判异准则 (见附录 A ) 对分析用控制图进行分析, 判定过程是否处于统计受控状态。 如果该过程未达到统计受控状态, 应分析影响生产过程的因素, 制定改进措施,然后重新收集数据,重新绘制分析用控制图,直到过程达到统计受控状态。4.4.3 初始过程能力指数( Cp&Cpk )和过程性能指数( Pp&Ppk )的评价4.4.3.1 在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的前提下, 工艺人员负责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初始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对过程能力进行评估。4.4.3.2 对于初始过程

7、能力指数未达到 1.33 和过程性能指数未达到 1.67 的质量特性,工艺人员负责调查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直至过程能力指数达到 1.33 且过程性能指数达到1.67 以上。如果经过整改,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仍无法满足要求, 可采用如下方式解决:a) 按 Q/DACX809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召开专题会,采取措施;b) 经发动机研发中心确认,放宽公差要求。4.5 确定 SPC 统计项目及质量特性列表工艺技术部将确定的 “ SPC 统计项目及质量特性列表”每年1 月中旬报质量部。4.6 绘制控制用控制图,实施统计过程控制4.6.1 经过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生产过程已经达到统计受控状态,且过

8、程能力指数大于1 ,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限固定下来,作为控制用控制图的控制限,对过程进行监控。4.6.2 操作者按照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抽样、记录数据、计算并绘制控制图。4.7 控制图的判定4.7.1 按如下的判异原则(见附录A)对控制图进行判定:a)点出界判异;b)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判异。4.7.2 工艺人员定期对控制图进行分析,如果控制图出现异常,工艺人员负责调查原因,保证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并填写“SPC失控原因及纠正措施表。当出现重大异常时,必须停止生产,直到生产线恢复到统计受控状态。4.7.3 如果控制图未出现异常,但5个测量单值中一个测量值或更多处于规格限之外,则应加

9、大抽样力度,即往前取样25件,如果25个测量值都处于公差之内,那么该批产品可以放行。如加大取样的 25个值中有一个或多个测量值处于公差之外,对本批产品应实施全 检,同时操作者应通知工艺人员进行分析调整。对于出现的不合格品, 按Q/DACX806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7.4 随着控制用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的统计控制,各种影响生产稳定的因素逐渐受控, 生产趋于稳定。当出现控制限过宽情况时, 应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控制图进行适时调整,使其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4.8 统计过程控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生产部每季度作出“SPC实施情况报告” 一式二份,一份由本单位自存,另一份于每季度下月10日前报质量部,

10、质量部以工艺纪律检查的方式,对生产线的统计过程控制的执行情 况进行检查,确保统计过程控制按要求进行。4.9 过程能力指数评定4.9.1 工艺人员选取25个样本,每个样本 5个数据共125个统计过程控制数据进行过程 能力指数计算。4.9.2 过程能力指数的评定每年进行1次。4.9.3 过程能力指数要求大于或等于1.33 ,如果过程能力指数未达到1.33以上,由工艺人员负责调查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然后重新评价,直到过程能力指达到1.33以上。4.10 重新进行初始能力研究如下情况需重新进行初始能力研究:a)设备更新或变更;b)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变更;c)工艺装备变更。5质量记录所使用质量记录见表1

11、表1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保存地点SPC统计项目及质量特性列表2年质量部SPC失控原因及纠正措施表2年编制单位SPC实施情况始2年质量部编制单位计量值控制图1个月生产现场2年工艺技术部计数值控制图1个月生产车间2年工艺技术部6附录附录A控制图的判异准则附录B统计过程控制工作流程图7其它7.1 本制度为第一版。7.2 本制度对于管理制度编写未作说明部分依通行惯例处理,不作特别要求。7.3 本制度由工艺技术部负责解释与修订。7.4 本制度自集团领导签发批准之日起生效执行。附录A控制图的判异准则A.1点子超出控制界限(含落在控制界线上)。A.2点子在控制界限内排列不随机。A.2.1连续3个点子中至少有2点

12、落在科 2 b以外;A.2.2连续7个点子中至少有 3点落在科 2 b以外;A.2.3连续10个点子中至少有4点落在科士 2 b以外;A.2.4连续7个点子在中心线一侧;A.2.5连续11个点子中至少有10个点子在中心线一侧;A.2.6 连续14个点子中至少有12个点子在中心线一侧;A.2.7连续17个点子中至少有14个点子在中心线一侧;A.2.8连续20个点子中至少有16个点子在中心线一侧;A.2.9连续7个点子上升或下降;A.2.10 连续12个点子落在科士 b范围内;A.2.11点子排列呈周期状(指点子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作用相同的上升或下降的重复排列)A.2.12 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且无一点在科士 b范围内;A.2.13 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同一侧的科 b范围内。附录B统计过程控制工作流程图精选资料负责部门c年间工艺桢水部,型“I-.1质保部- .f /- .I- 1+J+,(1 I+J+J车间, I,1质保部./d I.1.1后保折I控制图L分析)SPC失控原因及 我正措施表.|SPC失拉原因 及包正摺施表.|过程能力橹敬帼 告论制国把制用)“ ISPC失控原因森州正措施表I-bSPC失控原因 及纠正措施表“ V过程能力揩数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