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53440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中一些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一、碱性的强弱1羧酸的酸性 羧酸分子中与羧基相连的原子或基团的电子效应对其酸性影响很大具有吸电子效应的原子或基团使其酸性增强,且具有吸电子效应的原子或基团吸电子能力越大、数量越多,距离羧基越近,其酸性增加越显著,反之亦然。苯环上的取代基对芳香酸的影响要复杂得多,一般说来引入吸电子基团,则酸性增加,反之亦然。1.232.662.862.903.160.651.292664.762醇的酸性醇在水溶液中的酸性顺序为:15.716171819如果在醇分子中靠近羟基有强吸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存在时则醇的酸性显著增大。3酚的酸性酚的酸性比醇强,但比羧酸弱。酚类有取代基时,酚类

2、的酸性决定于取代基的性质和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吸电子的原子或基团使酚的酸性增强,供电子的原子或基团使酚的酸性减弱。4烃类的酸性烷烃可看成是极弱的酸,其酸性比还弱。但当烃分子中碳原子上所连接的键是不饱和的则酸性增强,且愈是不饱和酸性愈强。5胺的碱性(1)脂肪胺的碱性:脂肪胺的碱性一般比氨弱。根据烷基的微弱的推电子作用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大小顺序应为:如在不能生成氢键的溶剂中或在气相中测定,它们的碱性强弱顺序确是如此。但是,在水中碱性强弱顺序为: 如果胺分子中连有吸电子基团,则使碱性显著降低。(2)芳香胺的碱性:芳香胺在水溶液中碱性比胺弱。而在芳胺中第一胺碱性最强,第三胺最弱,及碱性强弱顺序为:。取

3、代芳胺的碱性强弱与取代基的性质和在苯环上的位置有关,若苯环上有供电子基团时,碱性增大,若有吸电子基时碱性降低。二、有关化合物物理性质的问题物质的物理性质受分子结构的影响很大,因此,物质的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子结构的特征。1沸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沸点与其结构有如下关系:(1)在同系物中,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而且直链异构体总比支链异构体沸点高,支链愈多,沸点愈低。如: 沸点:0.536.127.99.5(2)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如醇、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等)偶极矩增大,比母体烃类化合物沸点高。一般伯异构体沸点最高,仲异构体次之,而叔异构体最低。如: 沸点: 117.799.582.

4、5(3)在顺反异构体中,一般顺式异构体的沸点高于反式。2、熔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极性化合物比分子量相近的非极性化合物的熔点高。分子中引入能形成氢键的羟基、羧基、氨基等官能团,物质的熔点年比原来的母体烃高。反之,如果将羟基或氨基中氢原子用烃基取代,则化合物的熔点下降。同系物中,熔点年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而且分子结构愈对称,熔点愈高。3、溶解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与分子的结构及所含的官能团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极性化合物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化合物溶于分极性溶剂中,故有“相似相溶”经验规律。三、有关立体异构问题1、几何异构由于双键或环使单键的自由旋转受到阻碍而使分子具有不同的空间排布

5、方式,即构型不同。这样产生的立体异构现象叫顺反异构。某些相同(或类似)的的原子或基团处于双键轴线或环的同一侧者称为顺式,处于异侧者称为反式。2、旋光异构由于分子中缺少一定的对称因素即分子有手性,而引起旋光性相反的两种异构体,这样产生的异构现象叫做旋光异构。所谓手性,就是实物与其镜象不能重叠的性质。这种情况与人的左右手的关系相似,所以借用手性这个词描述之。如果一个分子与其镜象不能重叠,它就是手性分子,其分子与其境像互为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体。互为对映体的两个化合物,一般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除族光性方向相展之外,其余也都相同。因此手性分子也称为光学活性化合物。判断一个化合物有无手性,一般可根据

6、分子是否存在对称面和对称中心。如果一个一个分子既没有对称面,又没有对称中心,则这个分子就是手性的。陈振东:情况汇报:对于基层,有的实验(尤其“有机化学”的)很难完成,10个必做有些多;希望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附上答案;以往考试题量大、给分点多且零碎不一、试卷难答难评。热盼改进! 张爱华:有机化学实验应该我们在写教材时已考虑到,已是最简单,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关于试卷的问题,一下要改可能不太容易,且化学这门课本身内容就较多,知识点多,很难有大题出现,关于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附上答案的问题,在网上有一些,有些我想还是需要学员自己去做,这样才会学到东西。 张爱华:有机化学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是

7、讲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反应的类型有: 取代反应 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因所取代的反应。 加成反应 两个分子加合成单一分子的反应通常发生于双键、三键处。 消除反应 从一个分子中除去两个原子或基团的反应。 重排反应 化合物在试剂、加热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分子中某些回基团发生转移或分子内碳原子骨架发生改变的反应。 氧化一还原反应 涉及到电子转移或氧化数的改变的反应、凡碳所连接的H原子数减少而与其它元素如C、O、N、Cl、Br和S所成的键增多就标志着氧化。 要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反应,搞清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总结出各类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规律。下面就教材和考试涉及到的各类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归

8、纳,以帮助同学们学习。l、取代反应(1) 烷烃 (2) 苯 苯环的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和磺化反应。当本环上已连有取代基时仍可发生取代反应,但要考虑到苯环取代的定位规则。(3) 醇能与金属钠反应;与无机含氧酸和有机酸发生酯化反应。 (4) 羧酸 羧基中的羟基可以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生成羧酸的各种衍生物,包括酯的生成、酰卤的生成、酸酐的生成和酰胺的生成。 (5)酯及其衍生物的醇解、氨解和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 (1)烯、炔 稀烃能与卤素、卤化氢、硫酸发生加成反应。卤化氢和硫酸与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符合马氏规则。炔能进行加氢、加卤素、加卤化氢的反应。A. 与卤素的加成B 与卤化氢的反应 C水化反应

9、 (2)醛、酮 醛、脂肪族甲基酮和含有8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都可以与氢氰酸和亚硫酸氢钠起加成反应。醛与醇在干燥氯化氢的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叫半缩醛。教材中主要介绍与醇的加成反应。 3消除反应(1)醇 醇脱水按反应条件不同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烯烃,也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而生成醚类,醇脱水生成烯烃的消除反应取向,符合查依采夫规律。 80% 20% (2)醛、酮 醛、酮能和氨的衍生物等作用,发生加成一消除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1)烯 稀烃分子中的双键具有较强的活泼性,所以烯烃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烯烃与稀的高锰酸钾碱性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只有双键的键断裂,生成二元醇。(2)苯 苯的同系物容易被

10、氧化,苯的氧化反应主要以侧链氧化外主。(3)醇 伯醇和仲醇可被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伯醇首先被氧化为醛,醛可以继续被氧化为羧酸。仲醇一般被氧化为酮。 (5)醛、酮 醛的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因此很容易被氧化,即使弱氧化剂甚至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以是醛氧化,生成含同数碳原子的羧酸,而酮的羰基上没有氢原子,则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常用的弱氧化剂有:土伦试剂、班尼地和菲林试剂。醛经催化氢化生成伯醇,酮则生成仲醇。5醇醛缩合反应具有-H的醛在稀碱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的缩合反应,生成即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缩合产物,此反应称为醇醛缩合反应。填空综合练习1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是 和 ;溶剂分子的渗透

11、方向为从纯溶剂(或稀溶液)向溶液(或浓溶液渗透)。2温度一定,转化率随反应物 浓度 ,平衡常数 反应物的 浓度而变化。3NH4+称为离子酸;NH3称为分子碱。它们在组成仅相差 ,因此称为 。4配位平衡常数称为 ,它表示了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 。5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它是由 组成的,并用盐桥加以沟通。6当温度和溶剂种类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与 和 成正比,这称为朗伯比耳定律。7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8 的配离子,可根据 直接比较其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9在原电池中,氧化剂在 极发生 反应;还原剂在 极发 反应。10摩尔吸光系数是物质的 ,其值越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单色光 ,测定的 愈高

12、。11偏振光通过旋光物质时,偏振光的振动面就被旋转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叫做旋光物质的 。12分析化学按其任务可以分为 和 两部分。1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电离。14利用电势法测定溶液H+浓度的仪器称为 ,其中常用的指示电极是 ,参比电极是 。15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均为 杂化。16烃类化合物是指只含有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17乙醇和丙烷,分子量相近,沸点却相差悬殊。两者中沸点高的是 。18烯烃的官能团是 。19乙烷的稳定构象是 ,构象异构体之间是 。20直链一元醇的沸点随 的增加而升高。21最简单的芳香烃是 。22乙烷的稳定构象是 ,构象异构体之间是 。23芳香烃具有 反应特性。24伯醇最终氧化为 ,仲醇氧化为 。25醛、酮碳氧双键是 键,因此醛酮是 化合物。26和两者中哪一个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