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53400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科大学22春社会医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 2检验理论频数的大小与实际频数没有关系。( )2检验理论频数的大小与实际频数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对2. 医疗效率指标包括:( ) (1)病床使用率(2)住院七日确诊率(3)病床周转率(4)门诊处方合格率A.(1)+(2)+(3)B.(1)+(3)C.(2)+(4)D.(4)E.(1)+(2)+(3)+(4)参考答案:B3. 下列关于老年各生理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食道蠕动及胃排空速度均减低B.视觉一般均下降,但视野随年龄增大而变大C.呼吸节律可见短暂性呼吸中止及周期性深呼吸D.膀胱容量减少,加以膀胱括约肌萎缩功能减弱,导致老年人

2、易出现尿频尿失禁E.脑组织的生化改变、蛋白质及脂质均随年龄增加逐渐减低,至90岁左右减低明显参考答案:B4. 试述影响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因素。试述影响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因素。影响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的因素见表2-7。 表2-7 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因素 影响环节 代表性药物或疾病 作用机制 影响Ach的释放 细胞外Mg2+浓度增高 细胞外Ca2+浓度降低 Mg2+与Ca2+竞争,使Ca2+内流,递质释放Ca2+内流,递质释放量 影响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肉毒中毒 肌无力综合征 肉毒毒素抑制递质释放 自身免疫性抗体破坏了神经末梢的Ca2+通道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抗体

3、破坏了终板膜上的N2受体与通道 影响Ach的降解 筒箭毒 新斯的明 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 碘解磷定 阻断终板膜上的N2受体与Ach结合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恢复胆碱酯酶活性 5. 试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肉眼、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及临床表现。试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肉眼、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及临床表现。正确答案: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为一组病情进展迅速的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大量肾小球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rn 病理变化:肉眼观双侧肾脏均匀肿大颜色苍白为“大白肾”;光镜下见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形成(通常

4、为50以上)开始为细胞性新月体后期转化为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丛;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与具体类型有关I型表现为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线条状沉积型则为颗粒状荧光型通常无荧光反应;电镜可见新月体基膜不规则增厚基膜上、下或基膜内有致密物沉积基膜有裂孔或缺损。rn 临床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并迅速发展为肾衰竭。预后一般认为与新月体的数目有关如受累肾小球80者则预后相对较好。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为一组病情进展迅速的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大量肾小球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肉眼观双侧肾脏均匀肿大,颜色苍白,为“大白肾”;光镜下见肾小球

5、内大量新月体形成(通常为50以上),开始为细胞性新月体,后期转化为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丛;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与具体类型有关,I型表现为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线条状沉积,型则为颗粒状荧光,型通常无荧光反应;电镜可见新月体,基膜不规则增厚,基膜上、下或基膜内有致密物沉积,基膜有裂孔或缺损。临床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并迅速发展为肾衰竭。预后一般认为与新月体的数目有关,如受累肾小球80者则预后相对较好。6. 复温的方法宜选A热水袋包裹复温B放入40的温水中进行温水浴复温C置于远红外线复温D置于已预复温的方法宜选A热水袋包裹复温B放入40的温水中进行温水浴复温C置于

6、远红外线复温D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复温E在室温26的病室中自然复温正确答案:D7. 简述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对受试物的要求。简述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对受试物的要求。对于单-的化学物质,应提供受试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配方产品,应提供受试物的配方有关资料;提供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人体可能的摄入量等有关资料;受试物必须是符合既定配方和生产工艺的规格化产品。8. 壶腹部周围癌的预后较胰头癌好的原因是 A肿瘤的恶性程度较胰头癌低 B肿瘤居于十二指肠肠腔内,不易向周壶腹部周围癌的预后较胰头癌好的原因是A肿瘤的恶性程度较胰头癌低B肿瘤居于十二指肠肠腔内,不易向周围侵犯C黄疸出现较早,可促使患者及

7、早就医D肿瘤居于肠腔内,易发生消化道出血,促使患者及早就医E壶腹部周围癌为低度恶性肿瘤C评析 胰腺癌早期无特异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黄疸时,病情往往已属晚期。而壶腹部癌无痛性黄疸出现较早,患者会及早就医。9. 鼠疫的传播媒介是( )A鼠蚤B蜱C蚊D恙螨E尘螨鼠疫的传播媒介是( )A鼠蚤B蜱C蚊D恙螨E尘螨正确答案:A10. 肾纤维囊致密坚韧与肾实质牢固结合不易剥离。肾纤维囊致密坚韧与肾实质牢固结合不易剥离。错误11. 按三级医师制中,住院医师应占医师总数的( )A.70%-80%B.60%-70%C.50%-60%D.40%-50%E.30%-40%参考答案:C12. 预防性服用( )可明显降

8、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率A.钙剂B.ACEIC.受体阻滞剂D.胺碘酮E.他汀类药物参考答案:C13. 肘窝的上界是_与_之间的连线,下内侧界为_,下外侧界为_,顶为 _腱膜,底为_和_肘窝的上界是_与_之间的连线,下内侧界为_,下外侧界为_,顶为 _腱膜,底为_和_,内有_、_、_、_。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旋前圆肌$肱桡肌$肱二头肌腱膜$肱肌$旋后肌$肱血管$尺血管$桡血管$正中神经14. 全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不包括( )A.学术讲座B.专题研讨会C.全日制研究生教育D.短期培训班E.进修参考答案:C15. 关于肾上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肾的上内方 B呈肾形

9、 C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D调节血钙浓度 E关于肾上腺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肾的上内方B呈肾形C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D调节血钙浓度E分泌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ACE16. 心电图( )。A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B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心电图( )。A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B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C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心电图的来源D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曲线基本相同E心电图曲线与单个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曲线无明显的区别正确答案:ABC17.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的口

10、罩为( )A.纱布口罩B.外科口罩C.密合性口罩D.医用防护口罩参考答案:D18. 唾液中除含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 A蛋白水解酶 B凝乳酶 C脂肪酶 D溶茵酶 E肽酶唾液中除含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蛋白水解酶B凝乳酶C脂肪酶D溶茵酶E肽酶D19. 气管颈部上平第4颈椎下缘,下平胸骨颈静脉切迹,向下移行为气管胸部。气管颈部上平第4颈椎下缘,下平胸骨颈静脉切迹,向下移行为气管胸部。错误“第4颈椎下缘”应改为“第6颈椎下缘”。20. 外髓部渗透压梯度形成主要与哪种物质有关( ) A葡萄糖 BNaCl C尿素 DKCl E氨基酸外髓部渗透压梯度形成主要与哪种物质有关()A葡萄糖BNaClC尿素DKCl

11、E氨基酸B21. 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医学模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机械论医学模式E.现代医学模式参考答案:A22. 首先用定量和定性方法来评估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是( )A.霍尔莫斯和Rahe R.H.B.RakelC.卢梭D.迈蒙尼提斯E.科赫参考答案:A23. 下列哪一项不是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A肺脓肿B肺肉质变C脓胸D败血症E肺褐色硬变下列哪一项不是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A肺脓肿B肺肉质变C脓胸D败血症E肺褐色硬变正确答案:E24. 以下可增加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生活方式是( )A.暴饮暴食B.吸烟C.缺乏体育锻炼D.低盐饮食E.熬夜参考

12、答案:B25. 循环的关键在于( )阶段。A.计划阶段B.实施阶段C.检查阶段D.处理阶段E.以上皆是参考答案:D26. 问卷的结构包括:( )A.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B.封面信、问题和答案、访问记录、审核记录C.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访问记录、计算机编码D.指导语、问题、答案、计算机编码E.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参考答案:E27.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28. 伤害预防的Haddon十大策略有哪些?伤害预防的Haddon十大策略有哪些?伤害预防的Haddon十大策略包括:不使危险因素形成;减少危险因素的数量或含量;预防危险的发生;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在时间、空间上将危险因素与受保护者分开;用屏障把危险因素与受保护者隔开;改变危险因素的性质或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增强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预防和控制伤害;对已造成的伤害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以减少残疾率与死亡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