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后感5000字(共4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53242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漫话》读后感5000字(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漫话》读后感5000字(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漫话》读后感5000字(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漫话》读后感5000字(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漫话》读后感5000字(共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漫话》读后感5000字(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漫话》读后感5000字(共4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谈洛克的家庭教育思想教育漫话是洛克关于教育问题的思想精髓,其中以漫谈的方式讲述了洛克关于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等等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思考。虽然是写在几个世纪之前,但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关键词:洛克 教育漫话 家庭教育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1666 年到1675 年做了长达十余年的家庭教师。这些经历使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为他日后写作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奠定了基础。洛克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之所以称为

2、“漫话”,是因为其全部内容是由写给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信件整理而来。全书没有章节,没有标题和目录。整本书源自洛克为他的绅士朋友提的一些关于教育的建议,即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谦和明礼、举止优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劳,既热爱知识,又能随时握起枪杆为祖国而战的英国绅士。(一)、教育作用和目的洛克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同时他也认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教育漫话的序言中,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同时他还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

3、国家具有良好的教育。(二)、绅士教育的途径家庭教育洛克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绅士,培养成谦和明礼、品行端正、举止优雅的绅士。把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当做绅士必不可少的四种品格。同时还认为进行绅士教育的最好的场所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家里。认为当时的学校是集合了形形色色被惯坏了的、满身毛病的一群学童的机关,而每个班级里都有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只有在家里聘用良好的家庭教师才能使儿童避免沾染恶习,并能因材施教,使儿童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合适的教育。虽然他同时也赞成某些人所说的家庭教育会使儿童怯懦无能和不通人情世故,但他认为相比于学校教育会使儿童学到鲁莽、诡计或粗暴,使儿童丧失德

4、行,家庭教育的错误是微不足道的,是可以改正的。“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恢复的。”(三)、家庭教育的内容体育、德育、智育翻开教育漫话,第一句话是“健康之精神寓于教育,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洛克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对于生活事业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认为不能给儿童娇生惯养的生活,要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艰苦的品格。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就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并且每天要用冷水来洗他的脚;鞋子应该做得很薄;要睡硬板床;要洗冷水浴;要多过露天的生活,尽量少烤火

5、。同时还认为儿童从小就应该学会游泳,认为游泳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他认为儿童之所以受不了寒冷,只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抵御寒冷的习惯。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能受得了的。还有一些在饮食方面的建议。例如不能喝酒或者喝烈性的饮料;要避免吃一切的糖果;水果要有选择有节制的吃等等。这些做法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的似乎有些极端,但是也是很有启示的。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关注的太少,把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的智育上。殊不知,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无用的。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核心家庭的出现,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尽最大的力给孩子满足,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于是

6、出现了很多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而家长的溺爱同时又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而洛克对于德育的重视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洛克看来,德行构成了绅士思想品质的核心:“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今世就都得不到幸福。”“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行,在他的教育思想里有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首先是时间问题,德行的教育要趁早,他认为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

7、智。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犯了错,就要加以教导,不能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过失没有大的损害就纵容他们,这种溺爱必定会使孩子学会打人、骂人、为所欲为,孩子如果在幼年的时候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成年以后是很难改正的。其次是手段和方式,洛克在其中提到了以下几种德育的方式。1、奖惩教育。他既反对用体罚的方式也认为用儿童的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这也并不就是说他完全反对用奖惩的方式来教育儿童,而是我们要选择得当的奖惩的方法。在奖励的时候不能因为不让儿童做这件事就给他另一个许诺,这样只不过是转嫁了他的欲望,甚至是扩大了他的嗜欲。精神的奖励要优于物质的奖励,这种物质的奖励会使得儿童得

8、到鼓励他们去奢侈、骄傲、贪婪、追逐物质的错误讯息。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尊重的方式来达到奖励的目的。这种精神的奖励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懂得尊重和羞辱的意义。如果能够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就会使儿童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会永远发生作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首先不宜多使用,“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惩罚首先要趁早,一旦使用适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后,就要放松,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趁早是为了在儿童很小的时候,树立父母的威信,使他们畏惧父母,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管教提供可能的条件。在这中间,他论述了自己关于鞭挞这种教育方式的想法。认为这是一种贪便取巧的教育方式,是教育上最不

9、适用的办法。会使儿童为了避免痛苦而违心的去做一些事,同时会使我们期盼儿童爱好的事物产生更大的厌恶,还有可能养成奴隶式的脾气。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鞭笞不是为了使他们感到痛苦,而是为了使他们觉得羞耻。身体的痛苦是短暂的,很快就可以忘记,而羞耻之心才可以真正使儿童避免再次犯错。要制裁他们的德行,而不是要制裁他们的身体。如果又比鞭笞更好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得到羞耻之心,就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他例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上流社会的人,他的孩子最怕被人脱掉鞋子,正和别的孩子畏惧鞭笞一样。那就可以用脱鞋子来代替鞭笞。惩罚要尽可能地避免,鞭笞是最后的方式,其前提是所有的温和的方式都起不了作用的时候。因为鞭笞如果不能产生

10、良好的效果,自然便会产生极大的害处。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一味地避免和反对惩罚教育,难道真的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吗?我看并不见得,关键不是要不要惩罚,而是惩罚的手段、惩罚的时机、惩罚的目的是不是正确,“虎妈”和“狼爸”的教育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正确的适机的惩罚教育是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的。2、练习法。洛克认为儿童不是仅仅能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可以被忘记,要达到长久的教育效果,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在儿童身上变成习惯。因为某种动作时时应用被强化的缘故,这种习惯就像是一件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的事,用不着思考,也无需考虑。3、榜样教育。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中,“ 最简单

11、易行且富有成效的办法是:将儿童应该作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所以,父母和教师必须重视榜样的重大教育作用。作为儿童的直接教育者,父母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儿童的伴侣的影响和作用,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儿童如果常常和一些好伴侣在一起,定会受到好的影响,从而为教师的教育起一种辅助作用。以上是洛克家庭教育思想中比较核心的几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现代家庭教育的共鸣,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局限性,不可全盘照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洛克的家庭教育是一

12、种理想的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教育需要父母和家庭教师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的效果。u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了一些书籍,其中教育漫话中的很多观点令我耳目一新,他是一本家长的教育丛书,其实我想更算的上是一本老师的教学秘笈,我想摘录教育漫话其中的几句,谈谈我因此而想到的浅显看法。其一,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培养?教育漫话中有这样两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其一:从前雅典人看见大月氏人的哲学家在冰天雪地中赤身露体,觉得奇怪,大月氏的哲学家回答的很有深意,他们说:“冬天气候酷寒,你们的面孔为什么受地住呢?”雅典人说:“因为我的面孔习惯了。”“那么你把我的身体都看做面孔好了。”其二:马

13、耳他比欧洲任何地方都热,那热度还在罗马之上,闷得很厉害;加之又不常有凉风,所以更加难受。一般人都黑得像吉普赛人一样;但是农夫们不怕太阳,他们每天在最热的时候还照常工作,一点也不躲避耀眼的阳光。这就使人们相信,只要我们从小习惯了,有许多看去似乎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本性全是可以适应的。马耳他人就是用这种办法去锻炼他们的儿童,使他们不怕炎阳,儿童从出世起,一直到十岁为止,全部一丝不挂,既没有衣服,也没有裤子,头上也没有遮盖。这两个故事说明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我们的身体只要养成了习惯,是什么都承受得了的。也只有经过应有的锻炼,我们的身体才能变得健康起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

14、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这种种道理很明显,用不着任何证明。” 当人们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摇旗呐喊时,我们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是越来越差。恐怕做班主任的对此深有体会,班上头疼发热、鼻子出血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有集体户外活动如果时间稍微长一点,全校就会有不少学生晕倒,坐车去春游,一路上全班要有好几个孩子呕吐,这些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应该如何养成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那些爷爷奶奶们对孙子辈简直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更不要说让孩子吃一丁点儿苦了。你看,冬天,学生从头到脚,哪一个部位不是被“保护”得严严实实?头上有帽子,耳朵上有耳罩,脸上有口罩,身上有羽绒服,脚上有皮鞋如果让他

15、们像洛克所说的那样一年都用凉水洗脚,不带帽子,不穿厚衣服,家长能放心吗?他们一定会不忍心,认为那是折磨孩子,谁知你们精心准备的温室能带给孩子什么?家长又给了孩子多少锻炼的机会?我们现在常喊要给学生减负,足以说明学习对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负担了,而且是沉重的负担,学生还会对学习感兴趣吗?就像上学期我在我们班进行的调查结果,我的问题有一项是你们喜欢上什么课?80左右的学生会填上美术、体育等课程,只有很少的孩子喜欢数学语文,我专门又和这些学生聊天,问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差不多,数学、语文太累了,每天还要有作业,而体育课、美术课让他们喜欢的原因是他们好想放松,试想:你喜欢打球,我规定你每天都必

16、须花4个小时去打球,不管你高兴还是不高兴,照这样下去,你还会喜欢打球吗?除非你想成为球星,必须刻苦练习,而不是仅仅因为兴趣。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不要扼杀学生的兴趣!其三,惩罚源于心灵的触动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就免不了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洛克说“极严酷的惩罚好处很少,它在教育上的害处还很大。”惩罚大致可分为体罚和心罚。体罚是什么呢?洛克说“体罚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采用体罚的方法惩罚学生只不过让他们“爱好更大的肤体快乐,惧怕更大的肤体痛苦而已。”当你威胁、吓唬他的时候,学生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当没有看见实施,知道不会受到惩罚你只是吓吓他的时候,学生只能是更放任本性,归根结底,体罚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无论受过什么惩罚之后,若是羞于做错了事情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