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53098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 作作者:郭桂萍来源:求知2020年第5期郭桂萍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 优先政策的重要指示精神,就必须做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保居民就业工作两手抓,坚持按照 “稳是大局”的总体要求,把保居民就业放在中央“六保”工作首位,作为保民生补短板工作 重点抓。为此,深入研究我国稳大局保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在恢复发展中着力做好稳岗 就业的落地工作,尽量降低疫情对保居民就业的影响,对确保我国就业大局稳定,实现防控和 发展双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保居民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1. 劳动力红利没了但总量供大于求问题依然存在

2、。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量依然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报告:2018年我国总人口为14亿,其中15岁到65岁劳动 力人口占71.2%。按此比例计算,劳动力人口总数为9.97亿人,加之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不 断提高,企业用工的劳动力成本红利不复存在,因此,促进9亿多劳动力人口高质量充分就业 依然是个大问题。一是农民工群体就业压力加大。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劳动力流动不够充分, 加剧了农民工就业难度,加之占农民工总量比重达到58.4%的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价值取向变化较大,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特质,追求体面劳动,不愿从事就业质量不高的 重体力劳动如建筑业等传统行业,因此,相

3、对于劳动力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 难,供大于求矛盾。二是大学毕业生增长率依然呈正向分布。由于大学生群体就业岗位和薪酬要求较高, 相对市场劳动力需求,总量过剩矛盾较为突出。我国近三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一直在800万以 上,2020年将达到870多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大学生,累计约为2000万人需要就业。由于 大学生就业预期与市场提供的岗位和工资薪酬不吻合,大学生群体呈现就业困难,供大于求问 题较为突出。三是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与淘汰落后产 能,短期内经济增长率的下调和转岗期失业上升并行,形成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如从2016年 “去产能”以来,我国累

4、计两年共安置职工110.3万人,应该是稳就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 是,安置下岗转岗劳动力就业替代市场调节就业,有可能导致劳动力资源的低效配置。此外, 一些转型升级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加之补还工程欠账、保证工资发放、缴纳社保基金等压力, 必然加快推动企业减员增效,致使下岗转岗职工再就业矛盾突出。四是目前我国自然失业率应该大于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可以说我国稳 就业任务重,压力大。依据2019年公布的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4.5%和城镇调查失业率5.5%的 指标数据限定的范围考察,不包括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失业但出于种种原因没有登记 的人员、男50-60岁和女45-55岁的失业人员以及长

5、期在城镇居住,没有城镇户口,有工作要 求但没有找工作的农民工。并且随着第一阶段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 农村产业兴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6亿农村劳动力就业数据会逐步纳入国家调查 失业率范畴,有可能调查失业率突破目前设定的5.5%的区间。2. 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为突出。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在知识、技能、主观意愿和 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而导致的失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 蔓延,引发全球范围产业链断裂,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结构性失业矛盾。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 业较为相似(两者的区别多以失业时间长短来判断,超过一年应该认定为结构性失业),

6、摩擦 性失业属于自然失业,不统计在失业率数据中,而结构性失业又难以统计,所以,结构性失业 往往初期不被重视,治理起来较难。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情况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从失业 主体人群分布考察,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城市低学历的1960年、1970年之后出生人员和农村 大龄劳动力三类人群。从政策面来看,我国对1960年、1970年之后出生困难群体就业有所惠 济和政策侧重,政府设置了一些公益岗位。对大学生就业广开人才招聘市场和实施“三扶一支” 等多渠道就业、多岗位竞岗,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有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且实践经 验不足,不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的工作岗位,出现有岗位不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致

7、使一些 大学毕业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二是从地区分布考察,青年劳动力主动选择流向一、二线大都市,导致劳动力资源在 不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形成结构性失业矛盾。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主要是追着城 市发展、产业兴旺、效益利润而动,越发达地区越能吸引高技能、高学历的就业人群,引致劳 动力就业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剧了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劳动力资源不平衡发展,出现了地区 发展越强越抢,即实施人才战略抢抓人才,地区发展越弱越稀,即地区发展越不发达地区高端 人才聚集度越稀的分布不均衡的就业矛盾。三是从科技创新发展考察,智能化背景下劳动力年龄、知识和技能结构进一步优化, 就业人群要求年轻化、高知化、全技能,导

8、致青年人失业和大龄人才就业困难并存。一方面随 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年轻化要求越来越高,高端大龄人才就业的不稳定性 增大;另一方面高端人才纷纷流向发达地区,高端人才聚集度加大,人才竞争越加激烈,有可 能造成高端劳动力资源浪费。3. 就业体制性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就业信息渠道和平台建设监管有待加强。尤其是疫 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需要强化政府对市场主体和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目前,市场主体或网络 平台还存在对过期、虚假、违法招聘信息过滤不够及时、整改不够到位、打击不够彻底问题, 有可能产生因信息真伪难辨造成就业群体被不法招聘信息伤害从而增加劳动者就业成本的后果。二是就业培训和基地建设有待完

9、善。具有针对性的公益岗位就业培训和基地分布不均 衡,城乡差距较大,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少有中介机构、志愿者组织和完善的就业指导网络平 台等,年轻人只能走向大都市寻求就业和发展机会。三是就业促进法制建设有待受到重视。我国2007年8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 进法,2015年进行了修正。进入新时代,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就业模式不断推陈出 新,研究论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促进法制建设应该引起重视。并且,完善就业促进法 制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组成部分,我国就业促进法正是在不断完善、不断改革、 不断创新中建立起来的,完善就业促进法案是补齐民生短板、推动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落实保居民

10、就业的路径选择1.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精准施策,创新保居民就业的制度体系。一是针对不同就业群体 存在的就业困难情况,建立不同的促进就业政策目标,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保障城市 居民稳岗就业的政策安排;做好对创业就业者的政策补贴和减免税制度设计;做好对稳企业促 进的制度设计,如企业与员工签订就业合同且雇佣期满一年,政府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和减税 政策;做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农民就业“一条龙”的扩大乡村就业的制度体系建设。二是针对不同就业困难群体,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缩短就业群体的失业“空窗期”, 对城市零就业家庭成员免费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如考虑借助乡镇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的平台,招 募志愿者讲师,建

11、立对社区低收入无收入困难就业群体专技岗位就业培训指导,帮助困难群众 就业。三是立足于我国劳动力人口大国的现实国情,出台创业带就业目标任务,鼓励职能部 门下派干部服务企业或工程项目,开展稳就业帮扶和职工社会保障跟踪调研工作,并纳入职能 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四是督促平台对网上过期的、虚假的、违法的招聘信息及时进行过滤,去伪存真,避 免就业群体被不法招聘信息伤害,降低劳动者的就业成本。2. 支持劳动力灵活就业,拓展年轻人创业就业空间。受全球化疫情蔓延的影响,世界 经济萧条已经显现,世界范围内的失业率高起,为此要发挥政府促就业的作用,畅通灵活就业 渠道,拓展年轻人创业就业的空间。一是多渠道促进劳动力

12、供需双方的岗位对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针对部分企业缺 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的突出矛盾,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流动劳动力区域间对 接协调和企业点对点进场招聘的用工制度。二是多层面协助解决交通、物流、快递等配套行业劳动力需求,有序打通国内供应链、 物流链、市场链,逐步实现物流服务业满负荷复产复市,扩大流动劳动力就业岗位,促进流动 劳动力灵活就业。三是多平台提供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机会。增加财税支持力度,公布中央和地方各 级政府平台创业就业的项目和计划,引导大学毕业生经济申请项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 能制造、数字经济,挖掘乡村市场潜力,拓展年轻人自主创业就业的空间。启动农业产业发展

13、项目,激发乡村就业潜力,拓宽流动劳动力回乡创业空间。提供创业者成果案例,给创业者启 示,使创业者尽快突破创业“瓶颈期”,营造创业干事氛围。3. 明确企业市场主体责任,做好稳企业促就业的落地工作。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主 体,担负着吸纳就业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应发挥监督劳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资双方 权益、更好促进市场良性循环的职能作用,尤其是帮扶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推动小微企 业发挥稳岗扩业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如提供资金补贴、场地帮助、案例资料,助力中小微 企业走出困境,突破瓶颈,发展壮大,组建自己的核心研发团队,掌握核心专利和技术,吸引 社会投资者,壮大企业规模,招聘社会人才,扩大就业队伍。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 完善行业信息平台建设,打通国内的供应链、物流链、市场链,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完善 针对稳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措施,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做好稳企业的政策帮扶,给企业减负, 助力企业发展达到稳岗扩业的目的。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责任编辑:朱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