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516204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09-27 【字体: 大中小】 打印 自强不息 团结奋斗为残疾人兄弟姐妹发明美好生活-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9月17日)张 海 迪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代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五届主席团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进一步贯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增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团结带领残疾人兄弟姐妹为实现美好抱负而努力奋斗。一、过去五年的工作自从1988年中国

2、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注重下,在邓朴方同志和几代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下,残疾人事业从创业之初走到了蓬勃发展的今天,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五年,是国内残疾人事业迅速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的五年。我们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增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实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贯彻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十二五”发展纲要,圆满地完毕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拟定的任务目的,残疾人事业获得了新成就,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人生和事业的梦想,过上了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一)残疾人生存状况明显改善。4

3、80多万(人次)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1070多万城乡困难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城乡新增160多万残疾人就业,农村在业残疾人稳定在1700万,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65.5%和83.3%。近一半的省份建立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近55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行危房改造,为30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行无障碍改造,为250万(人次)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贯彻社会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城乡残疾人至少参与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提高了30多种百分点。实行“阳光家园筹划”,共为110多万(人次)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特别是残疾小朋友急救性康复普遍

4、开展,通过实行一批重点康复工程,120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限度的康复,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520多万件,在近2800个县(市、区)开展了社区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覆盖率由23.3%上升到55.2%。农村残疾人参与新型农村合伙医疗的比例达到97.4%,残疾人急需的康复医疗项目逐渐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畴。残疾小朋友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在校残疾学生近38万人;高中以上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特殊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近2万人, 3万余名残疾大学生在一般高校和高等特教学院学习;140多万(人次)城乡残疾人得到职业培训。五年来,实行了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初见成效;中央财政残

5、疾人事业资金投入总量近11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大幅增长,有力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二)残疾人社会参与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她们以顽强的意志、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开拓迈进的道路,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她们不怕困难,顽强奋斗,不屈的精神和为社会做出的奉献感动和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她们当中有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勤奋敬业的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有执著追求、为科技进步做出奉献的专家学者,尚有积极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近年来,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残疾人文学艺术工作者创作出一批高扬自强不息精神、反映残疾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优秀艺术作品,引起强烈的

6、社会反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带着“我的梦”,出访58个国家和地区,呈现了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和特殊艺术的魅力,传播了爱心和友谊。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伦敦残奥会再创佳绩,实现了金牌榜和奖牌榜的“三连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残疾人像健全人同样参与社会生活已不再是梦想。她们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奉献,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三)残疾人事业体制机制逐渐完善。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足发挥作用的残疾人事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立法后评估,社会保险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国务院颁布实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7、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获得明显进展,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维护残疾人权益奠定了良好基本。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作出重点安排部署,继续实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国家五年规划。制定实行有关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发布实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无障碍设计规范等国标和行业原则,成立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中国残联残疾避免与控制中心,残疾人事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展。残疾人状况记录和监测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残疾人事业科技应用、信息化工作和理论实践研究逐渐进一步。建成了覆盖近4000万残疾人的综合数据管理系统,为政策制定和执行评

8、估提供了可靠根据。地方残疾人工作不断创新,布满活力。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村)残疾人协会普遍建立,近60万残疾人专职委员活跃在残疾人工作一线。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完毕社团登记,工作更加活跃规范。(四)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自北京残奥会之后,进一步加强人道主义思想的宣传普及;成功举办了广州亚残运会、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世博会159年历史上初次在上海设立残疾人主题馆,扶残助残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残疾人参与社会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广泛开展,助残志愿者达到700多万;残疾人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工程”汇集各方爱心,直

9、接为100多万残疾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协助。残疾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在为残疾人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成了中国盲文图书馆等示范性服务设施。开展文化进社区和文化助残活动。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履行,交通运送、金融服务、公共文化、互联网等行业无障碍服务逐渐拓展,为各类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铁路列车实行无障碍改造,设立残疾人专座和无障碍卫生间、预留车票;机场旅客航站区和航空公司配备无障碍设施和轮椅;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普遍设有残疾人专项栏目,央视每天均有手语新闻,实现春晚同步字幕网上直播;大部分省市级电视台开办了手语节目,影视作品逐渐加配字幕;479个地市级以上图书馆开设了盲

10、人阅览室;某些网站和电讯公司实现了信息无障碍;开通了聋人手机短信报警服务,一部分药物已经标注盲文,导盲犬出入公共场合有了法律保障,诸多残疾人实现了驾驶汽车的梦想。残疾人出行更加以便,信息交流更加顺畅,参与社会生活的天地越来越广阔。(五)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作为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积极倡导者和第一批签订、加入公约的国家,我们认真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如期提交了初次国家履约报告并顺利通过审议,国内在残疾人扶贫、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获得的成绩受到国际社会充足肯定。在北京举办了“消除障碍增进融合”国际论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来贺词,论坛通过的北京宣言 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伙, 增进残疾人融合发展

11、;我们推动实行了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并荣获联合国“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过去的五年,残疾人事业成为展示国内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成就的一种突出亮点。在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律的结识,从实践中摸索出某些重要经验和做法。(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健全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发挥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综合协调作用,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残疾人工作合力。这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体制机制保障。(二)坚持努力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完善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建设,加强残疾

12、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力度,增强政府和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平等权利的观念,反对一切基于残疾的歧视。这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主线保障。(三)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推动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制度安排,着力解决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等问题,努力缩小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增进残疾人全面发展。这是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的基本规定。(四)坚持充足发挥残疾人组织的作用。残疾人组织始终是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始终保持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把握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忠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制度创新、实践

13、创新。这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五年来,残疾人事业获得了新的进步,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成就是党和政府亲切关怀、高度注重的成果,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成果,是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百折不挠、辛勤努力的成果,在此,我谨向所有关怀、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向残疾人兄弟姐妹及其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表达衷心的感谢!二、残疾人事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目的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它尊重生命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改革开放30近年来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

14、业高度注重,残疾人自强不息,残疾人工作者艰苦奋斗,开创了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新生活,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只有沿着这条道路迈进,残疾人兄弟姐妹才干实现将来更美好的愿景。残疾人事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事业,我们已经做的工作,与党和政府的规定、残疾人的期待相比还远远不够,我们始终要有忧患意识。目前,残疾人仍然是最困难、最需要协助的社会群体之一。1500万农村残疾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260多万城乡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尚有280多万农村残疾人家庭没有房屋或是住在危房里。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残疾人小康实现限度比全国小康实现限度低17个百分点。残疾人社会保

15、障水平还比较低,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等基本公共服务还难以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和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单薄。在某些地方,残疾人受歧视、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然存在,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带领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的,明确规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承载着残疾人兄弟姐妹的美好向往。只有残疾人生活改善了,可以平等、参与、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我们的中国

16、梦才更加美丽。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怀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怀的人群。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下决心把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都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尽量地为残疾人兄弟姐妹发明一切机会,让她们可以得到康复,可以平等接受各个阶段的教育,要让残疾孩子可以走进学校的大门,要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劳动的权利,更要让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和残疾老人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让她们能有生命的尊严,感受社会的温暖。因此,我们要增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努力实现如下目的: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总体协调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福利逐渐拓展;公共服务供应更加充足,逐渐走上社会化、科学化、原则化轨道;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平等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