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47742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学弈字词荟萃1. 给加点的字注音。诲( )二人奕 鸿( )鹄( )将至虽与之俱( )学,弗( )若之矣( )。2.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1) 使弈(y y)秋诲(hu hu)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wi wi)听。(2) 为(wi wi)是其智弗(f f)若与(y y)?(3) 弗若之矣(y y)。(4) 鸿鹄(h ho)(5) 思援弓缴(zhu jio)而射之(6) 曰(r yu):非/然也。3. 形近字组词。弈( ) 诲( ) 俱( ) 援( )奕( ) 悔( ) 惧( ) 缓( )4. 选字填空。诲 悔(1) 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2) 对以前的事

2、,他感到很后( )。至 致(3) 他离开后( )今还没有来信。(4) 由于他粗心大意,( )使公司损失一百万。5. 写出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6.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6BLX01-1(1) 通国( )之善( )弈者也(2) 使弈秋诲( )二人弈( )(3) 惟( )弈秋之为听(4) 一心以为( )有鸿鹄将至(5) 思援( )弓缴( )而射之(6) 虽与之俱( )学(7) 为是其智( )弗若( )与?(8) 非然( )也7. 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1)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3)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句段集锦8. 用“/”划分朗读节奏。(1) 使弈秋诲二人弈(2)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9. 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10.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2)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3)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5)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课文链接11. 仔细阅读课文后填

4、空。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一个_,告诉我们_。12. 理解课文,回答问题。(1) 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3) 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两小儿辩日字词荟萃1. 给加点的字注音。辩斗( ) 盘盂( ) 沧( )沧凉凉 探汤( )孰( )为汝( )多知( )乎?2. 用“”画出朗读停顿。(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 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4.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

5、(1)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2) 我以( )日始出时去( )人近,而日中( )时远也。(3) 及( )日中则如盘盂(4)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5) 孔子不能决( )也。(6) 孰( )为汝( )多知( )乎?5. 一词多义:(1) 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孰为汝多知乎为: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2) 其问其故其:及其日中如探汤其:未有其比其:6. 古今异义:(1) 日中如探汤汤:古义:今义: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今义: 7. 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通假字,本义8. 找出课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9. 成语加

6、法。(1) ( )丝不苟( )霄云外( )万火急(2) ( )全其美( )神无主( )面威风(3) ( )思而行( )海为家( )零八落(4) ( )长( )短( )上( )下( )全( )美(5) 朝( )暮()( )丝( )毫( )分( )裂句段集锦10. 翻译句子。(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3)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4)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1. 选出正确的翻译(1) 孔子不能决也。 ( )A、 孔子不能决定谁对谁错B、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2) 孰为

7、汝多知乎? ( )A、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 B、谁说你多知识呢?12. 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句这个句子把比作,把比作。13. 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1)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课文链接(课内同步阅读)14. 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1) 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2) 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写出层意。第一层(_段_段):_第二层(_段_段):_第三层(_段_段):_(3) 文中“_”这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

8、论内容的复杂性?孔子不能决也(4) 结合文章内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分别说明两个小孩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依据和结论。一个小孩说:“因为_,所以我认为_。”另一个小孩说:“因为_,所以我认为_ 。”(5)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角度出发,一个从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_道理,表现了他们_的可贵精神。15. 语言表达训练(1) 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2) “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3) 孔子为什么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4) “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 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

9、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6) 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_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_16. 有关两小儿辨日中的科学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_,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_。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_射大地,中午太阳_射大地。文学常识1.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这部书记录了的思想和言行,他是我国古代的家、家。2. 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时期所作。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家、家、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写两句孔子的话。_ _文言文阅读练习(一)精卫填海 山海经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