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材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392216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情况汇报材料 村位于王家庄镇东北边,距吴官田村委会2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公里,属半山区。国土面积10594亩,有林地81.亩,山地55亩,水田1058亩,海拔9米,年平均气温13.6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蔬菜、水稻等农作物。回汉杂居,有回族66户629人,汉族128户4人。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蔬菜及肉牛养殖。0年人均纯收入540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统战、民宗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镇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

2、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民族工作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永发“民族团结示范村”,充分展示平等、团结、互助、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现将王家庄镇永发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目标及任务 (一)创建目标按照“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建和谐村”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省级重点民族团结示范村,使永发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族团结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和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和人

3、文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树立和提升示范村的整体形象,使示范村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完善民族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促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民族关系和谐稳定,邻里和睦、治安良好、无刑事案件发生、计划生育无超生;通过科技推广应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二)主要任务根据示范村建设的目标,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通过以“开斋节”、“十星文明户”创评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

4、持和思想保证。推进“三项教育”,即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各族群众知恩、感恩、报恩、谢恩的意识,引导各族群众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程;通过“融情教育”,培养各族群众亲如一家、风雨同舟的意识,引导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通过“塑行教育”,培养各族群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引导各族群众作守法公民,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和约束。 2、通过建设硬化进村及村庄道路、改造民居民房,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的绿化、美化、亮化水平。 、通过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减轻村民劳动强度,提高饮水质量,促进村民身体健康和文明生活习惯的形成。 、通过优质烤烟基地

5、建设、蔬菜基地、肉牛养小区、黑山羊养殖小区的建设,依托吴官田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营销大户,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5、通过建设综合性活动场所,紧紧围绕“团结、发展、和谐”的主题,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团结教育、科技培训、民族文化演出等活动,提高示范村群众素质,增强群众民族团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达到各民族和睦相处,经济社会有好又快发展。 6、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培训示范建设,提高村民民族团结意识,增强镇党委、政府、村委会在民族地区群众的地位和信任度,促进村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党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还权于民,激发群众活

6、力。民族不团结的根源在哪里。近年来,村党总支及村小组党支部千思万想,形成了共同的认识:永发村的民族不团结根源于一条根,那就是民心不和,干群关系紧张。针对这一现象,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大力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凡属村里的重大事项和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坚持交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讨论,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村集体公益事业等等,都由群众说了算,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并签名归档保存。这种有事同群众商量,视村民为主人的做法,极大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老百姓的气顺了,心齐了,村里的事大家积极出谋划策,共同帮助推进落实,为加快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奠定了

7、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解难为民,营造良好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邪气就压不住,正气就抬不起头,村干部的工作就没法开展,各项工作就停滞不前。村干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三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通过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以回汉“共存、共融、共建、发展、和谐”为主题,以“开斋节”、“十星文明户”创评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扎实开展“三项教育”。即通过“感恩教育

8、”,培养各族群众知恩、感恩、报恩、谢恩的意识,引导各族群众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程;通过“融情教育”,培养各族群众亲如一家、风雨同舟的意识,引导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通过“塑行教育”,培养各族群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引导各族群众作守法公民,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和约束。此外,村里把矛盾纠纷作为突破口,建立了以无职党员为主体,老干部、老党员、村干部以及有威信的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通过一年运作,过去的“积案”全部得到解决。同时,建立信息小组和信息员,让调解触角延伸至村组各个角落,使一般性矛盾纠纷解决不出村组。健

9、全的矛盾调解机制,使矛盾纠纷显著减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们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操干戈,乡亲邻里关系和睦了,为推进和谐永发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三)产业富民,大力发展经济。民族团结把人心和力量凝聚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结合群众土地产出低的实际,镇党委、政府千方百计调整农业结构,提出了以蔬菜种植、优质烟种植、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永发村常年种植蔬菜50亩,销售总收入达180万元,优质烟种植60亩,产值达480万元,年出栏肉牛00头,产值达255万元。02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0.3万元。20国道旁穿而过,村里引导村民用好这一优势,大力发展营销业,一时间,村里相继发展运输业15户,新

10、办农村超市3户,创办私营或个私企业也多了起来,创业致富成了永发村村民的主旋律。 (四)统筹惠民,共享和谐成果。出行的路是否好走。饮用的水安全不安全。这些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镇党委、政府以“66”、“整(乡)镇推进”工程及“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建设为契机,多方争取项目,充分利用好整合资金,大力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止目前,永发村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资金180万元,修建了宽0.5米、长300米的沟渠、修建了总长为160米的机耕路、新建一个容量为0立方米的蓄水池、新修跨径为48米的桥梁一座,铺设涵管0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0亩;实施了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

11、程。投入资金10.5万元,硬化了0米的进村道路、硬化村内道路1.2千米、安装路灯52盏,完成了村庄的绿化美化,全村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投入资金0万余元,完善了清真寺部分附属工程。新建清真寺厨房一个,购置配齐了厨具,解决了回族同胞活动无场所及活动难的问题;实施沼气项目建设,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96户。村党总支对村里的重点贫困户,采取老党员、老干部一对一、一帮一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同时充分利用镇机关帮扶的资源,绝大部分贫困户现已脱贫。对村里的五保户进行集中供养,先集中供养人。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一是群众普遍科技意识,文化素质不高;二是项目建

12、设资金不足,一些项目至今没有列项;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四是没有大的龙头企业做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不尽完善。 (二)下步打算以“四进三争”(科学技术、法律知识、文体活动、道德规范进农家,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民族团结示范村)为载体,全力推进以“六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安在农家、和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促进农村文明和谐发展,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以“整合资源、合力共建”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争取上级支持,计划在下半年建一个集图书室、阿文教学室、会议室、培训室、健身室为一体的综合性文体活动场所,

13、建筑面积为00平方米,购买图书1000册,新建一个篮球运动场,建一面民族文化墙,建一个文艺演出舞台,建一支回族、汉族联合文艺演出队伍。二是以实施“土地整形”项目全力推进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形项目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已经列项,计划今年10月份开始实施。通过“口粮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计划在202年年底建成“永发500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成3000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三是沼气项目建设。结合农业及林业系统沼气项目建设,计划至22X年底在村内建设10口沼气,全面完成“一池三改”。四是进一步完善清真寺设施建设。新建百人齐颂古兰经会堂1个,民族特色文化展览室间。五是在202X年年底建

14、设成一个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自娱自乐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农家乐。六是从吴官田架设500米的自来水管,将桂花箐水库水引致永发村,建一座过滤池,安装水管进户。七是通过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种、养殖大户,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和肉牛养殖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农村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步伐。计划在202X年年底至202年底新建2个年出栏达2头现代化的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草当粮种、畜禽圈养”的养殖理念,发展千亩牧草连片种植。带动周边群众年出栏5头肉牛养殖大户50户。鼓励扶持1户农户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经济,建成占地0亩的林下生态“深沟鸡”养殖示范基地。发展到带动全镇林下养殖10000亩。八是按照打

15、造民族特色民居民房的要求,结合“抗震保安”工程的实施,计划在202年实施“民族特色民居民房”改造项目,改造回族民居民房12户28间,其中7户98间需拆除重建;改造汉族民居民房6户183间,其中8户5间需拆除重建。九是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回顾永发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变化,成功的关键,一是加强领导,更新观念,规划先行。二是创新创建模式,实行政府推动,单位帮扶,合力共建。三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建设积极性,依靠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尽管该村的整体基础相对薄弱,在很多方面还与示范村建设目标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坚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各挂钩部门的热忱帮助下,我们一定能通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最终达到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预期目标。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