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提升版学生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39114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提升版学生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提升版学生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提升版学生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提升版学生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第十八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遗骸( ) 褶皱( ) 追溯( ) 鸟臀目( )致密( )2解释下列词语含义:(1)劫难:(2)致密:(3)遗骸:二、阅读宣纸:“纸寿千年”一文,完成35题。(10分)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因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爱宣纸,不惜重金选调国内造纸高手,集中京都开设纸坊,并把自己的书房“澄心堂殿”腾出来造纸。他每天都到澄心堂观看造纸的操作过程,有时

2、干脆脱掉黄袍,系上纸匠穿的围裙,同工人一起捞纸、焙纸,每制成一批宣纸,他都亲自试写,反复琢磨,直到满意为止。经过几年时间,终于造出“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的好纸,李后主就命名它为“澄心堂纸”。这是宣纸中的珍品,一律由皇宫保管,李煜自己享用。文人雅士一旦拥有宣纸便是如获至宝。欧阳修、苏轼等人得到澄心堂纸“如得天球拱璧”,欣喜若狂,颂赞备至,留下“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等佳句。据旧唐书载: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及“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这位当时身居宰相高位又潜心学问的老人在文中极为公正、不加任何雕饰地说到宣纸,这也是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最早的文章

3、。后来陆续出现有关宣纸的故事,笔者载三则。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写到宣纸,宝玉、黛玉、宝钗等在议论画大观园时,宝玉说:“家里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补充道:“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那“雪浪纸”,即宣纸。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曾写信给郑振铎,说:“用纸,我认为不如用宣纸而较耐久,性亦柔软,适于订成较厚之书。”鲁迅先生还曾赠宣纸给一位苏联木刻家,后来他收到一批回赠的苏联版画。另一位使用宣纸的苏联木刻家对宣纸的评价是:“印版画,中国宣纸第一,世界无比。它湿润、柔和、敦厚、吃墨,光而不滑,实而不死。手拓木刻,它是最理想的纸。”3根据文意,说说宣纸为什么能获得“纸寿千年”的美誉。(3分) 4 “这是宣纸中的珍品,一律由皇宫保管,李煜自己享用”中的“享用”能改为“使用”吗?为什么?(3分) 5有关宣纸的故事,作者依次写了几则:红楼梦中人物对宣纸的评价,鲁迅向郑振铎推荐宣纸,苏联木刻家对宣纸的赞美。作者为什么要连举三个例子呢?请说明理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