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与计算机的关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384840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与计算机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统计学与计算机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统计学与计算机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计学与计算机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与计算机的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与计算机的关系周融摘 要:未完,请勿批改关键词:统计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计算机思维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只有好好掌握计算机技术,培养自己的计算机思维,提高自己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学习其他计算机技能时得心应手。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可以用到计算机,我们用word写文档,写日志;用Excel做报表,记账;用PPT做出美轮美奂的幻灯片,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用Visio做流程图等。二、统计学专业与大学计算机机基础的联系 统计学是一门专门与数据打交道的专业,与计

2、算机的关系密不可分,在统计研究中,要用到各种统计软件。大多数人认为统计学只讲解概念就行了, 不必讲算法了。因为S AS 已经解决了算法问题, 统计学课程再讲算法就多余了。我们的认识是基本统计教学,算法教学不减。因为最基本的统计分析出发点、分析方法都体现在算法之中。基本算法教学如果减去, 会影响重要的统计分析概念的建立。多因素分析的算法教学量掌握到满足以下教学效果为准:通过算法教学建立正确的概念。通过算法教学交待清楚重要统计量的含义。选择有助于得出分析结论的统计量, 作为教学内容。SAS 输出的中间结果和有助于单纯研究统计方法的统计量不作为教学内容。三、计算机基础实验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作用、

3、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不搞“墨守成规,照本宣科”,而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对象,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所谓“精讲”,就是不必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应用能力必须在应用中培养。“精讲多练,重在实验指导”的教学方法中,“精讲”是前提,“多练”是关键,“

4、实验指导”是重要环节。教师重点讲计算机“能做什么”,明确指出同学应该“会做什么”。学生通过上机练习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1).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和创新,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更多的实验空间。(2) 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形成创新、求实、民主与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由于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在实验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指导,予以纠正。(3).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当好指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在学生实验遇到困难时适时加

5、以引导。通过学生平时的实验,也可随时掌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对于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操作,有些可直接从课本上学到,而有些还要结合平时经验提取操作技巧,例如以下几个Word中文字编辑和文档排版的例子。(1).在Word2000的文档排版中,对选定的段落分栏时,若是遇到要求对文档的最后一个段落分栏时要注意,不要选定文档结束的最后一个段落标记;否则,分栏后便会出现如图这样的情况:所有文字都在第一栏,而第二栏全是空白。若是对整个文档分栏则要求选定文档的最后一个段落标记(见下图)。(2)Word2000文字编辑的“替换”操作中,看起来简单,可却常常出现查找不到所

6、找文字的情况。原因何在呢?如果要设置“替换为”中文字的格式,虽然在点击“常规”/“格式”之前已经选定了“替换为”栏中的文字,但在点击“格式”按钮后光标会自动跳转到“查找内容”一栏,若这时没有注意到,那么所设置的文字格式便不是“替换为”文字的格式,而是“查找内容”中文字的格式,这样就常常会出现查找不到所要替换的文字。这时只须选定“查找内容”中的内容,点击“不限定格式”按钮,去掉已设置的文字格式,再选定“替换为”中的内容,重新设置文字格式即可。(3)去掉Word页眉下面的那条横线去掉Word页眉下的那条横线可以用下面的四种方法:一是可以将横线颜色设置成“白色”;二是在进入页眉和页脚时,设置表格和边

7、框为“无”;第三种方法是进入页眉编辑,然后选中段落标记并删除它;最后一种方法是将“样式”图标栏里面的“页眉”换成“正文”就行了。所有以上这些操作技巧,虽然在有些课本里会简单提到,但是,由于没有作为重点进行表述,学生有时很难注意到,只有在操作中遇到了困难才会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且有些内容字面上理解了,也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会到,只有通过实验,课本里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应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四、大学计算机基础工作的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课程包含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使用技能和网络、数据库与多媒体三大核心模块使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学生程度不一。如何在该课程中实施

8、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有难度但也是趋势,要探索和实践,具体所做工作如下:(1)摸底测试,了解学生情况,确定实施方案。摸底测试内容、难度基本等同该课程的要求(除Flash 制作外)。对当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所了解,对指导该课程向计算思维提升有一定的依据。(2)探索实施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方案。原则上分类实施:分为理工类、综合类和人文艺术类。主要区别是前两者增加程序设计算法要求,后者增加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比如开展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算法教学。其中:开展计算思维基础知识专题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思维:三大科学思维、计算思维及其主要内容、计算思维的作用。计算理论:冯诺依曼计算机

9、、存储程序,图灵机、停机问题、图灵猜想,可计算性问题、计算复杂性、P&NP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教学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因此计算思维基础知识教学必须有别于专业学生。在计算机专业中,某些知识点就是一门课程,如可计算性理论。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开展计算思维基础知识教学要注意:对三大科学思维、计算思维及其主要内容、计算思维的作用、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等问题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停机问题、图灵猜想、可计算性问题、P&NP 问题等本身没有答案,仅仅是像公理一样的命题,只需要简单举例提出并说清楚即可,不需展开。讲授程序设计基本知识和训练算法基本功。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抽象、自动执行的道理,掌握基本编

10、程的能力。更有利的是学生根据各自情况,利用假期可更深入地自主学习程序设计内容,拓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渠道。(3)实施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从计算思维的角度来讲解计算机基础概念和原理知识。例如:通过展示计算机科学的最新成果,了解计算机能做什么。思考计算科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什么事计算机比人做得好,什么事人比计算机做得好?计算机有没有智能?从而培养计算思维意识。讲授操作系统基础时首先提出“车辆追尾问题所在?正常情况下公交车不来,责任在谁”等问题,说明操作系统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又如Cache是一个预置和缓存问题,其思想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思维案例。以前,可能仅仅讲解Cache 起什么作用;从计算思维的角

11、度来说,则需要讲解如何起作用。五、大学计算机基础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计算思维方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计算思维方法很多,周以真教授将计算思维阐述成具体的七大类方法。总的来说,计算机思维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来自数学和工程的方法,另一类是计算机科学独有的方法。例如,对于计算积分,学习数学的人通过函数变换求解积分,而计算机是通过对积分区间进行N等分然后累加各小区间的面积来实现。学习数学的人不会采用后一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只有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采用,但是仍然来自数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几乎每一个概念对应一种计算思维方法。例如,Cache 是预置和缓存方法,多核处理器是并行外理方法;在程序设计课程中

12、,各种常用算法以及各类问题的求解方法,如迭代法、递归法等,都是没有争议的计算思维方法;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每一门课程每一个项目都是多种计算思维方法的集合。计算思维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即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从计算机应用的角度来说,解决问题就是计算机的应用问题。例如,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创建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制造一个机器人等都是计算机应用问题,是计算思维的目的所在。计算思维包含的内容不是一门课程所能承担的。计算思维教学需要贯穿在所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需要有一系列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作支撑和拓展,如数据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解决各种专业的问题。参考文献:1 卢纹岱.关于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结合的改革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08(4):35-422 吴剑杰.浅谈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科技资讯,2010,15:200-2023 黄妙燕.浅析实验课在大学_计算机基础_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1:63-644 陈国良.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中国大学教学,2011,01:7-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