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作业及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375006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作业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理学作业第一、二章 绪论与细胞 一名词解释1 稳态 2 负反馈3 正反馈 4 易化扩散 5 动作电位 6兴奋-收缩耦联二问答题1简述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2如何理解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3简述神经-肌接头兴奋的传递特征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稳态: 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2 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其意义是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3 正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其特点是某一活动不断加强直至完成。典型的正反馈有分娩、凝血、排尿反射。4 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特殊蛋白质(载体或

2、通道)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包括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两种。5、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 电位变化,是兴奋的标志。6兴奋-收缩耦联 将以动作电位为特征的兴奋与以肌丝滑行为特征的机械收缩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其耦联因子是Ca2+。二简答题1静息电位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细胞内K高于细胞外和细胞膜在静息下对K通透。此时K外流,但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离子不能通过,从而形成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差。随着K外流,阻碍K外流的电位差逐渐增大,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在减小。当二者达到平衡时,即电化学势能为零的膜两侧的电位差。因此,静息电位接近于K+平衡电位。2 动作

3、电位的“全或无”包括: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即只要产生,幅度就接近钠离子平衡电位和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之和。因为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只是使离子通道开放后膜电位逐渐靠近阈电位。而一旦达到阈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只取决于离子通道开放的时间和离子浓度差,而与原刺激无关。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传导距离改变而改变。因在其传导途径中是靠局部电流依次产生动作电位。而局部电流的大小是使邻近部位的膜电位变化到阈电位的所需数值的几倍,因此动作电位是不衰减传导的,属数值式信号。3 神经肌接头化学传递的特征: (1):即ACh量子式释放,产生的终板电位总和足以引起动作电位;ACh 发挥作用后能及时被胆碱酯酶水解这

4、样就保证一次神经冲动能引起一次骨骼肌动作电位和一次收缩; (2)单向性传递(3)时间延搁(4)易受药物和内环境变化的影响第三章 血液一、名词解释题1红细胞沉降率 2造血干细胞3交叉配血二问答题:1、简述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答案:一名词解释1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抗凝条件下红细胞在第1小时下沉的距离(mm)。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重要指标2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3 交叉配血: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作为主侧;将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混合为次侧。观察有无凝集反应。二、问答题:1 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损伤后,出血自行停止的过程,包括:受损小血管立即收

5、缩;血小板粘附,释放聚集于损伤暴露的血管内皮下成分,形成松软的止血栓,达到初步止血;暴露的组织因子启动凝血,形成血凝块,起到加固止血的作用。 第四章 心脏生理一、名词解释题1心输出量2射血分数 3有效不应期4中心静脉压5舒张压6平均动脉压7有效滤过压 二、问答题1简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2简述心脏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特点及意义。3试述心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基础4试述电刺激心迷走神经外周端对心肌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机制。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乘积。2射血分数:每搏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正常人安静时

6、射血分数约为50。3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去极开始到3期复极60 mV时,这一段时间内不论给予何种刺激均不能再次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有效不应期。4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内的血压,反映了心脏射血力量与静脉回心血量的平衡关系。5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或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低值。6平均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7有效滤过压:指滤过与重吸收力量之差。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二、问答题1答:每分输出量等于每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凡能影响每搏量和心率的因素

7、都可以影响心输出量。(1)影响每搏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粗、细肌丝的有效重叠程度增加,心肌收缩加强,搏出量增加。后负荷(动脉血压):其它因素不变时,后负荷增加,射血速度减慢,收缩减弱,搏出量减少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搏出量增加(2)心率:在其它因素不变时,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增加。当心率大于180次/分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每搏量大大减少,心输出量降低。2正常情况下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路径是:窦房结左、右心房肌(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传导特点:最快处:浦肯野纤维,其生理意义是保证左、右心室几乎同步兴奋和收缩;最慢

8、处:房室交界,形成房室延搁,保证房室不同时收缩,心室收缩紧跟在心房收缩完毕后进行,有利于心室充盈和泵血。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5个时相,其离子基础为:(1)0期(膜内电位-90mV +30mV): Na内流。(2)1期复极(膜内电位+30mV 0mV):一过性K+外流,(Ito)(3)2期复极(膜内电位0mV): Ca2缓慢内流和少量K通过K通道外流的相对平衡(4)3期复极(膜内电位0mV 90mV): K外流。(5)4期(膜内电位-90mV): 通过Na泵泵出Na摄K,通过Na-Ca2交换机制将Ca2逆化学浓度梯度排出细胞外,以恢复膜两侧的Na、K+和Ca2+分布。4答:电刺激迷走神经外

9、周端使之兴奋,节后纤维释放ACh增多,与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而引起心肌细胞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均降低,有效不应期缩短。ACh可提高K通道开放概率,使静息状态下K外流增加,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差距增大,心肌兴奋性降低。ACh使窦房结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大,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同时由于4期K+外流增加导致Ik衰减过程减弱,自动去极速度减慢,因此窦房结自律性降低。ACh增加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使复极过程因K外流增加而加速,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Ca2内流量相应减少;加上ACh可直接抑制Ca2通道减少Ca2内流,均使心肌收缩能力降低。ACh抑

10、制Ca2离子通道,可使房室交界慢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幅度和速度降低,兴奋传导速度减慢。由于ACh使动作电位时程缩短,有效不应期也相应缩短。 第五章 呼吸一名词解释1比顺应性2功能余气量3肺泡通气量 4通气/血流比值 二简答题:1在一定呼吸频率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与浅而快的呼吸相比,哪种更为有效?为什么?2何谓胸内压,有何生理意义? 3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成分及主要作用。4吸入5CO2呼吸运动有何改变,为什么? 答案:一名词解释1比顺应性:指单位肺容量下的顺应性,有利于消除不同个体间肺容量差异的影响。2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可缓冲呼吸过程中CO2和O

11、2分压的过度变化。3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4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为0.84。二简答题1深而慢的呼吸更为有效。因为呼吸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肺泡通气量的大小,肺泡通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则肺泡通气量为4200ml /分。若为深慢呼吸即潮气量加倍(1000ml),呼吸频率减半(6次/分),则肺泡通气量为5100ml/分;浅快呼吸而潮气量减半(250ml),呼吸频率加倍(24次/ 分),肺泡通气量为2400ml/分。可见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

12、呼吸的肺泡通气量大,其通气效率更高。2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等于肺内压肺回缩力。在平静呼吸时为负压。生理意义:维持肺扩张 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回流。 3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主要生理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增加肺顺应性调节大、小肺泡的回缩压,维持肺泡容积的稳定 维持肺组织适当扩张与回缩,防止肺不张防止肺组织液生成过多,保持肺部相对干燥。4 加快加深。因为吸入5CO2,血中CO2增加,通过两条途径使呼吸改变。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同时,CO2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水反应生成H2C

13、O3,后者解离出H+而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得呼吸中枢兴奋,这一途径作用更强。 第六章 消化吸收一、名词解释1胃排空2基本电节律3容受性舒张二简答题1胃大部切除后,可能出现贫血症状,为什么?2简述胰液的成分及作用。答案:一名词解释1胃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2基本电节律: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自动产生的节律性的去极化波。3容受性舒张:食物刺激咽、喉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使胃底、胃体肌肉舒张,其意义是容纳食物与贮存食物。二简答:1胃大部切除后,壁细胞数目减少使内因子分泌减少,VitB12吸收减少,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壁细胞数目减少造成胃酸分泌降低,进入小肠的酸减少,Fe2+吸收减

14、少,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缺铁性贫血。2水分:作溶剂 胰淀粉酶:分解淀粉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HCO3-:进入12指肠内,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碱性环境。其它还有羧基肽酶:分解多肽为氨基酸;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分别水解RNA和DNA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一、名词解释1、 能量代谢2、 基础代谢率3、 体温答案:1、 在物质代谢过程中能量的释放、贮存、转移与利用。2、 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安静、平卧,精神安宁,环境温度2029,空腹)的能量代谢率。3、 机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一、 名词解释1、 肾小球滤过率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