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说课讲解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371310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说课讲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4 多媒体会议系统一、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本工程应具有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充分 满足营运的需要,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同时要求 还应具备升级能力。 主要设备采用数字化集成方案, 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 比,同时应遵守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的需求。AV系统设计功能要满足会议、报告、研讨、庆典、展示、培训、小型演出、宴请、集会等功能,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发言讨论、摄像系统、信 号处理、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录像等子系统组成。本项目AV系统应综合考虑具体环境、使用对象、使用方式、维护保养以及 投资规模

2、等因素, 提供基本的布线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 具备适应多模式多变化 的各种会议运行和高效会议管理的需求。本项目AV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保证关键系统和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和系统安 全性设计,具备适度超前性和扩展性, 考虑到当前的应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 无法预测的其它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扩展能力。二、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 JGGYJ125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 SS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T4959-1995;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B

3、J76-84;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 GB9003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GB/T50356-2005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15381-1994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14197-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 RASTI法GB/T14476-93;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526-2010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GB / T14218-93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 / T13582-92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 T15734-1995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WH-0204-1999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

4、J-57-2000 /J67-2001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92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92灯光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 GB7000-86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14-2000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GB7000 15-2000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投标 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颁布的国际、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有关技术依据资料三、AV系统工程范围本次AV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序号位置、名称设计内容1宴

5、会厅视频显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音频扩声系统、集中控制系统、 基本会议发言系统、舞台灯光系统。2中会议室视频显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音频扩声系统、集中控制系统、 发言系统。3小会议室视频显示系统、音频扩声系统、基本会议发言系统四、AV系统总体要求4.1扩声系统扩声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语言清晰度,合理的声压级,良好的均匀覆盖, 良好的声像定位。电子会议系统中的扩声系统设计应满足会议室会议扩声的需求 为主,同时兼顾多媒体播放对音响系统的要求。本项目音视频系统中主要会议场所及多功能厅的扩声系统均需达到 GB5037-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会议类或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 性指标的一级标准,具体要求

6、详见各章节。4.2 视频显示系统视频显示系统应完成与会议内容相关的各种图文信息的显示, 能充分显示会 议所需的图像信息量,使每一个与会者都能获得理想的视觉效果。视频显示系统其显示内容主要包括可联接电脑、摄像、电视、DVD等信号,以满足现代化信息交流的需要。视频显示系统显示特点如下: 显示会场内部的各类计算机信号,包括来自主席台墙插,控制室电脑等。 显示会场内部的各类视频信号,包括来自摄像机,DVD录象机等。显示会场外部的各类信号,包括来自网络,异地视频会议等。 电动投影幕中小会议室下沿离地面 1.2-1.5 米。 所有集控的房间,投影幕、电动吊架等设备均需要设置手动开关,防止 集控设备故障,导

7、致无法控制视频显示系统所显示的视频均需达到或超过 GB 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 工程技术规范投影型及电视型甲级标准;4.3 集中控制系统4.3.1 配置网络型集中控制系统,会场内关键设备均可通过集中控制系统进行统一控 制,要求采用全中文的图像化控制界面,且完全针对会议室的实际使用状况进 行编程,对于各种可控设备力求达到一键式开启。4.3.2 集控模块通过整合到会务管理平台中对整个会议系统进行管理。要求集中控制 系统可连接所有RS232/422/485串口控制及IR红外设备控制。4.3.3 集中控制系统需实现与智能灯光系统、电动窗帘等相关系统的互联及控制,控制通讯接口和协议由相关系统提

8、供;现场触摸屏需对 AV设备、智能灯光、电动 窗帘等实现“一键式”场景控制。4.3.4 要求有线 / 无线触摸屏首页设计登录密码界面;4.3.5 整套系统由软件模式控制及执行,整个系统可接入设备管理网络,通过设置不 同级别的管理权限提供不同的控制功能。4.4 会议摄像系统4.4.1 会议摄像系统应将会议现场的图像清晰、灵活地摄入画面,用于视频 会议控制系统进行会议现场的图象信息交换。 摄像系统应满足会议进程记录要求 和会议现场监控要求。4.4.2 多功能厅的摄像系统应实现与发言系统联动,对发言人进行追踪和定 位,为会议提供高质量的现场视频图像信号资源。 自动摄像跟踪系统通过数字发 言系统激活,

9、 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准确、 快速地对发言人进行特写。 同时将采集 到的信号输出到显示系统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4.5 信号处理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应将会议中的各种信号源(数据信号、音视频信号等)进行集 中化、快捷化处理,达到信号资源优化和共享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信号处理系统应满足以下主要功能: 视频信号格式转化:将不同制式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统一格式 视频信号输出。信号频率变换: 自动扫描并适应视频输入信号的频率, 转换成所 需要的信号频率输出。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和噪声过滤,提高输出图像的质量。 多组视音频信号源的正确路由、切换和多路分配。 同步信号的处理:信号处理系统应能够在输入的视频信息

10、中抽取 同步信息并保持与视频输出的相关性。信号的长距离传输:以硬件方式实现信号的无损传输。4.6 舞台灯光系统 舞台灯光系统应满足各宴会、会议报告、小型活动表演等多功能活动的基本 用光要求; 能够满足演出现场摄像或录制的使用要求; 能够适应灯光师及操作人 员的使用要求,应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4.7 控制室系统4.7.1 控制机房应能进行各类信息实时监控、信号预检、信号切换,相关设 备的联网及控制和操作,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4.7.2 控制机房配备琴式操作台,设计严格遵循人体工程学。控制台内应按 国际电工标准安装,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控制台内各单元互相贯通,走线方便, 并

11、应能保证布线整洁有序。控制台应具有散热装置,既要有很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又有防尘功能。 控制台设计为拼装结构,可单个使用,亦可多个拼接,运输方便,强度可靠。4.8线缆及接插件AV系统对于信号传输质量有着高标准要求, 为保证信号长距离无损传输,数 据信号传输线缆、视音频传输线缆和视频接插件应采用国际知名产品。五、AV系统详细需求及规范A、宴会厅宴会厅设有一个主舞台。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日常会议、报告、研讨、演讲、 宴会、小型娱乐活动的使用需求。AV系统设计由:扩声系统、视频系统、信号 处理系统、舞台灯光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等组成,各系统协同工作,集中管理, 满足多功能厅各种会议、活动等功能的使用。1.1

12、扩声系统宴会厅是以会议、报告、研讨、演讲、宴会、小型娱乐活动为主的厅堂。扩 声系统首先满足其语言扩声的清晰度, 从而完成其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再而要求 扩声系统具有一定的动态特性及优美的音质效果。扩声指标应达到国家多用途厅堂扩声标准一级,主要指标如下:等级最大声 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噪声级级大于或等于103dB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 围:-4dB +4 dB;50 100HZ 和 6300 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2中斜线部 分1256300Hz 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100

13、0Hz 时小于或等于6dB; 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 分析的平均值 大于或等于3dB不劣于NR-201.1.2 计算机音质模拟 为了保证声学效果,应进行全面地计算机音质模拟分析。分析应采用大型声 场模拟软件系统,对封闭空间或者敞开空间以及半闭空间的各种声学行为加以模 拟。1.1.3 扬声器的布置根据宴会厅的空高层次,共设计 24 只天花扬声器,为宴会厅提供均匀的扩 声系统。系统主扩、低音及返听扬声器采用流动使用的方式。均匀扩声设备,扬 声器的选择以应用为前提, 结合主观音色、 物理技术指标两个主要技术条件进行 选择。充分考虑到所选扬声器的“频响、 灵敏度

14、、指向特性和功率放大器的配接” 等主要技术参数,同时考虑让现场观众获得更好的听感。1.1.4 音频处理系统选用数字化的音频处理系统、集多种常用功能为一身的多路矩阵处理系统 结合多种控制界面和特殊的电声效果处理的方案,并具备数字传输接口。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根据需要搭建输入输出,实现对音响系统的数字化控 制系统,集输入电平控制器、带通滤波器(低通高通全通) 、带阻滤波器(低频 高频陷波)、峰值高通滤波器、自动混音、均衡器、压限器、反馈抑制、噪声门、 延时器、限制脉冲抑制器、分频器、电平显示等众多功能于一体,针对不同使用 功能的声学特性要求进行场景(如会议模式、小型活动模式、宴会模式等)进行 编程存

15、储, 根据现场使用情况选择与之符合的声场程序, 达到不同场景下的良好 听音效果。 不用在现场调整复杂的大型调音台来完成功能转换该。 设备内部一经 调试好后,外界无法改变和乱动,以免发生误操作。1.1.5 多媒体信息墙面接口盒 在宴会厅的主席台后墙,两侧墙体上安装多媒体信息墙面接口盒,每个墙 面安装的多媒体信息接口盒不少于 2 路扬声器输出接口, 4路话筒接口,一路 VGA 及电脑音频接口, 1路网络接口,1路数字会议系统接口、 1路DMX512言号。1.1.6 节目源配置CD机、模拟节目源,作为放音设备。另外配置数字 DVD录像机等作为 数字音视频节目源的录制设备。1.1.7 系统提供 2套无线手持话筒及 4套鹅颈话筒同时使用。1.1.8 经调音台处理的音频信号送入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参数细致调节处理及 路由分配至各组扬声器系统。 为确保系统可靠性, 数字音频处理器配置具备多种 场景存储的功能。1.1.9 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灵活性,插座面板、调音台、信号处理设备、扬声 器线路连接之间配置跳线排。1.1.10 音频系统与视频系统(音频)之间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