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364886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学号:组别:专业:姓名:起止时间:地点:指导老师:.精品文档目录第一章前言21.1工程测量的目的31.2实习任务和要求31.3实习仪器和工具41.4实习计划和完成情况41.5实习注意事项41.6个人成果5第二章实习内容52.1实习时间安排52.2具体内容62.3控制点的选择9第三章仪器的使用和运算93.1 仪器的使用93.2绘图与计算132第四章实习感想133.精品文档第一章概述1.1工程测量的目的教学 实习 是工 程测 量教 学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除 验证 课堂 理论 外,既 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工作作风的重要手

2、段。测量实习是加强学生对测量仪器操作使用的 必要 过程。通过 建筑 物的 测设,可增 强学 生测 绘和 测设 地面点 位的概念。提高 起应 用地 形图 的能 力,为 今后 解决 实际 工程 中遇 到的有 关测量问 题打 下基 础。1. 联系水 准仪 的 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 和怎 样测 定地 面两点 间的高程 ;2. 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 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4. 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地形图 ;5.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1.2实习任务和要求1. 在测区选择控制点, 布设平面、 高程控制网并进行施测,

3、计算控制点的三维坐标;2. 测绘图幅为 3040cm,比例尺为 1:500 的地形图一张;3. 在本组所测的地形图上布设一条缓和曲线道路, 根据缓和曲线道路的平面位置测设于实地,并作必要的检核;4. 了解全站仪及其它精密测量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精品文档1.3 实习的仪器和工具经纬仪 1 台,水准仪 1 台,平板仪 1 个,钢尺 1 把,水准尺 2 根,尺垫 2个,测钎 1 组,记录板 1 块,量角器 1 个,三角板一副,有关记录手簿、自备绘图纸 1 张,红漆 1 瓶,三角板 1 副,计算器等。1.4 实习计划1. 测区实地踏勘,选号(导线点,水准点,图根点)2. 外业测量,包括:导线测量(

4、测角,量边),四等水准测量3. 内业计算,包括:导线计算,水准测量内业控制点坐标与高程成果表。4. 测图准备:图纸,展绘控制点。5. 地形图测绘。6. 地形图整饰。在开完动员大会后,我们到我们的测量范围。这次实习我们的测量范围在女生宿舍以及人工湖,及其周围的花坛、草坪、道路等,我们将控制点先围着女生宿舍以及人工湖转一圈。 在两周之内我们要完成: 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测定图根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测绘地形特征点,并依比例尺和图式符号进行描绘,最后拼接整饰成地形图的任务。1.5实习注意事项1. 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不要单纯追求进度,组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确

5、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2. 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测量实验与实习须知中的有关规定。3. 实习前要做好准备,随着实习进度阅读本指导书及教材的有关章节。4. 每一项测量工作完成后, 要及时计算、 整理成果并编写实习报告。 原始数据、资料、成果应妥善保存,不得丢失 。1.6个人成果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能熟练操作测量仪器,所以我组在测量实习中让.精品文档每位组员都轮流动手操作; 通过这两周的实习我不仅对课本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更深的见解,而且也掌握了熟练操作仪器的方法, 并能正确的处理数据。第二章实习内容2.1 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内容时间备注1. 实习动员、借仪器工具,仪器检校,踏勘测1 天 仪器准备、检校

6、,踏勘选点区2. 控制测量外业工作2 天 经纬仪导线测量、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3. 控制测量内业计算与1 天 计算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展点绘制方格网、展绘控制点4. 地形图测绘3 天碎部测量,绘制地形图,图纸检查与整饰5. 测设1 天设计建筑物计算测设数据,实地进行放样6. 整理实习报告及考试2 天 编写实习报告,上交实习资料合计10 天2.2 具体内容.精品文档1.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本项实习包括: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测定图根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测绘地形特征点,并依比例尺和图式符号进行描绘,最后整饰成地形图。(1) 平面控制测量在测区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平坦地区,一般布设闭合导线,经

7、过观测,计算获得平面坐标。1) 踏勘选点每组在指定测区进行踏勘, 根据测区范围及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点的密度,应能均匀地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50100m左右。如果测区内有已知点,所选图根控制点应包括已知点。点位选定后,立即打桩或画一十字作为标志,并编写桩号与组别。2) 水平角观测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个测回,半测回之差不得大于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 40n, n 为导线观测角数。3) 边长测量用检定过的钢尺往、返丈量导线各边边长,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3000,特殊困难地

8、区限差可放宽为1:1000。 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应用光电测距仪测定边长。4) 连测为了使控制点的坐标纳入本校或本地区的统坐标系统, 尽量与测区内外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 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控制网一边的磁方位角, 并假定一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5) 平面坐标计算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 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配赋, 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计算方法可根据布网形式查阅教材有关章节。 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毫米。(2) 高程控制测量在踏勘的同时布设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可设在平面控制点上,网内应包括原有水准点,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进行观测。布网形式可

9、为附合路线、闭合路线.精品文档或结点网。图根点的高程,平坦地区采用等外水准测量,丘陵地区采用三角高程测量。1) 水准测量等外水准测量,用 DS3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 可采用变动仪器高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干6mm,路线容许高差闭合差为40 Lmm(或 12 nmm),式中 L 为路线长度的公里数, n 为测站数。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详见教材。2) 三角高程测量用 DJ6 级经纬仅中丝法观测竖直角一测回,每边对向观测,仪器高和觇标高量至0.5cm。同一边往、返测高差之差不得超过4Dcm,式中 D 为以百米为单位的边长 , 路线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 4D/

10、 n 厘米 ,n 为边数。3) 高程计算对路线闭合差进行配赋后, 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 观测和计算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3) 碎部测量首先进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在各图根点设站测定碎部点,同时描绘地物与地貌。1) 准备工作选择较好的图纸,用对角线法( 或坐标格网尺法 ) 绘制坐标格网,格网边长10cm,并进行检查。展绘控制点,展点方法见教材。最后用比例尺量出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 ( 或按坐标反算长度 ) 之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否则,应检查展点是否有误。2) 地形测图测图比例尺为 1:1000( 或 1:500) ,等高距采用 lm( 或 0.5m) ,平坦地

11、区也可采用高程注记法。测图方法可选用经纬仪 ( 或水准仪 ) 与小平板仪联合测绘法。经纬仪法测图时,对中偏差应小于5mm,归零差应小于4,对另一图根点高程检测的较差应小于0.2 基本等高距。跑尺选点方法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顺时针方向行进。所有地物和地貌特征点都应立尺。地形点间距为30m左右,视距长度一般不超过80m。高程注记至分米,记在测点右侧或下方,字头朝北。所有地物地貌应在现场绘制完成。3)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精品文档拼接:每幅地形图应测出图框外 o.5 1.0cm。与相邻图幅接边时的容许误差为 : 主要地物不应大于 1 2mm,次要地物不应大于 1.6mm;对丘陵地区或山区的

12、等高线不应超过 11.5 根。如果该项实习属无图拼接,则可不进行此项工作。检查:自检是保证测图质量的重要环节 , 当一幅地形图测完后,每个实习小组必须对地形图进行严格自检。 首先进行图面检查, 查看图面上接边是否正确、 连线是否矛盾,符号是否正确、名称注记有无遗漏、等高线与高程点有无矛盾,发现问题应记下,便于野外检查时核对。 野外检查时应对照地形图全面核对, 查看图上地物形状与位置是否与实地一致,地物是否遗漏,注记是否正确齐全,等高线的形状、走向是否正确,若发现问题,应设站检查或补测。整饰:整饰则是对图上所测绘的地物,地貌、控制点、坐标格网、图廓及其内外的注记,按地形图图式所规定的符号和规格进行描绘,提供一张完美的铅笔原图,要求图面整洁,线条清晰,质量合格。整饰顺序:首先绘内图廓及坐标格网交叉点 ( 格网顶点绘长 1cm的交叉线,图廓线上则绘 5mm的短线 ) ;再绘控制点、地形点符号及高程注记,独立地物和居民地,各种道路、线路,水系,植被,等高线及各种地貌符号,最后绘外图廓并填写图廓外注记。2. 地形图的应用测图结束后,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