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34530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3月20日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陈凤西南大学国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界,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关键词:孝 论语 孔子An analysis of filial piety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CHENFengSchool of national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PR ChinaAbstract: Filial pie

2、ty, filial piety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national history of the story. To be a good man, a good man, a successful person, first of all to be filial piety. The loss of filial piety, like the loss of the heart, only a body in the world, lost the value of life.Abstra

3、ct: filial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nfucius引言孝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孔子把孝悌当作是维护家庭关系和睦、安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在不同的时代有不着不同的意义,“孝”与“敬”、“顺”、“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孝”的表现方式也是多样的。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的“孝”道思想至今仍给我们很多启示。一、 中国从古至今的“孝”8856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于孔子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在西周的铜器铭文内“孝”指从老从子,代表老人扶子之行,代表青年扶老之行。“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

4、诸祖亦应善事。”( 金文诂林 卷八)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领域内,“孝”的意义是很广的,其含义为对于同族内年纪较大的人尊敬、爱戴、赡养以及祭祀。伴随家庭逐渐变成社会的基础元素,社会长时间的“孝”同样是针对种族长者的尊重变为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到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一)西周时期的孝于西周时期,帝王建议敬天、孝祖、敬德、保民,注重尊重老者敬重贤能的人的教化。请求所有臣民皆需要遵循君臣、父子、长幼之道,也就是在家里尊敬爸爸妈妈,对其孝顺;在社会尊敬老者,推荐贤才;在国家就应当一心对帝王尽忠,为朝廷奉献一切。周代规则,“大夫七十而致仕”,大夫级别的官僚

5、,在其达到七十岁之后,应当主动将政权等归还朝廷,然后告老还家。贵族官员致仕后,朝廷把他们赡养于各级官学。礼记王制篇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又说:“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此所谓“国老”,即为卿大夫级别的年长的官僚;所谓“庶老”,即为在普通百姓之中比较受到尊重,威望比较高年岁较长的人。周代的校园即是官学,将“国老”和“庶老”们都配备于官学养老,使其兼任校园的教师,传达常识,推行教化,可见其时不但留意到了养老,并且已留意到了表现老年人的智力资源。用今日的话说,即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周代不只倡

6、议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要定时举办养老礼仪。周代的养老礼仪包含朝廷和当地两个层次。在朝廷,皇帝通常都要定时观察校园,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在当地,则每年都要定时举办乡喝酒礼。乡是周皇帝及诸侯国都四郊的基层组织单位,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相传皇帝有六乡、诸侯有三乡。举办乡喝酒礼时,六十岁以上的白叟享有特别的礼遇,他们不只遭到后辈的伺候,还依年纪而别,年纪越大,享受的美味佳肴也越丰厚。举办乡喝酒礼的意图在于正齿位,序人伦,尊老敬里。 周代朝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实行优惠政策。礼记王制篇规则,白叟五十岁今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今后免服兵役。朝廷还依据户口册核对老

7、年人的家庭及其产业状况,规则“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爸爸妈妈之丧,三年不从政。”这是说,八十岁白叟的家庭可有一子免服兵役和徭役,九十岁白叟全家能够免服兵役和徭役,以便让其家人安心在家伺候白叟,恪尽赡养白叟的责任。(二)春秋时期的孝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现已形成了对比完好的思维体系、道德道德观念和根本的标准。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很多言辞。致使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差异于别的民族的最大特色。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表现,以及历代帝王的发起,的确是深入民意,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终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

8、教义改动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动“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答应信徒“祭祖”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以为,为人后代孝顺爸爸妈妈,是天经地义的规律,是大家应当事必躬亲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重。记载他仅有数千言的孝经,以孝为纲,历陈“五等之孝”,提出了皇帝、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个等级所应恪守的根本标准,变成两千多年来的文明经典之一。(三)秦代以后的孝 从秦国之后,不管是哪个时期,皆留意由正面导向,官批改史上皆著有孝义传,即是赞誉孝子,使他们的事迹能够被后人传颂。于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前,汉朝即发起“以孝治全国”,在选择官员的任职方面也经常将“孝”作为一个实质的指标。在唐代时期,参加算学、律学以及医学考试的人员不需要诵读四书五经,然而论语、孝经却不例外,与当今大学中所存在的公共课类似;唐玄宗曾经对孝经进行过一系列的批注,而这部著作为十三经注疏内仅存的通过帝王批注的儒家典藏。宋朝时期,中国的儒学道德受到了广泛传播,然而这段时期宣传的部分孝道与儒家的准则,在当时乃至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清朝时期,康熙、乾隆等也竭力发起孝道,他们常常举办“千叟宴”,下诏“旌表百岁”,要求所有人都应当受到尊敬老者,推举贤才的教化,推行其以少胜多的统治政策。

10、中国历代的法则都有相似的规则,所有需要赡养白叟者,官府能够降低徭役与赋税,获罪的人能够降低相应的惩罚力度;一起将“不孝”当作十大罪行之一,对于不愿抚养乃至谩骂殴伤爸爸妈妈或祖爸爸妈妈者,都要被官府严峻处治,乃至处以绞刑和腰斩。二、孝与敬、顺、忠的关系(一)孝与敬 我们常说孝敬,那么孝和敬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孝的具体实践就是表现在对父母的尊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只要能供养父母的生活就够了。其实就是对狗和马,我们也都饲养;对父母若是不心存恭敬之意,那同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对他的回答,

11、说明孝不是只看结果,更重要的是出发点。对父母不敬,尽管他们的生活也许还过得去,但精神却是苦闷的。所以,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更在于对父母的恭敬之心。必须要心到,而不是被动的,为了避免社会舆论的谴责而孝,而是一片真心,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孝敬父母,态度一定是端正的。 当另一个学生子夏问什么是孝时,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说:“对待父母,时常面带发自内心的欢颜笑色是很难的。有要办的事,年轻人替他们效劳,有酒和食物,请年长的人吃喝,这样就可以称为孝了吗?”)这是不也说明真正的孝并不取决于你是否为老人做事,是否拿好吃的给老人,只要你内心对老人不恭敬,态度不好,脸

12、色难看,就不是孝了。恭敬发自内心,才有自然的欢颜笑色;否则,装扮一时还可以,长期绝不可能。所以说孝在“色难”。俗话说:“论孝当论心,论迹世间无孝子。”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曾子也曾说:“其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当然孝道中的敬业不仅仅指对父母的尊敬,它表现在对生命的尊敬。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 孝经中也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什么要爱身体,因为身体是来自父母的,它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论语中有记载,曾子临终时发生的一个故事:“曾子游疾,召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站站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生病

13、了,召集了所有弟子,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损伤诗经里说:小心谨慎啊,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我知道我的身体从今以后不会再受到伤害了,弟子们!”) 曾子在临终前让弟子们检查自己的身体是否完整,不也就是在表达自己对父母“遗体”的尊重,以此说明自己一生无损于孝道,同时也向弟子们传递着一个信息,敬在孝道中不仅仅是尊敬父母,敬在孝道有多种行为方式。(二)孝与顺俗话说“顺者为孝”。一味的顺从就真的是孝顺吗?论语中有记载,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侍奉父母,要委婉的指出他们的不妥,看到自己意见不被接受时,继续恭敬侍候,不要惹他们生气,内心虽然忧

14、愁,也不要发出怨言。”)所以,顺并不是盲目的顺从,只是在处理不妥之处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方式和效果。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是有一定“民主性”,子女有权利向父母提意见,但是,“民主”得不彻底,对父母恭敬这是必须的,绝对服从,甚至在父母坚持错误,甚至怙恶不悛时仍然不阻止,这显然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度而产生的糟粕思想。子曰:“三年无改父子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父亲去世了,便看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的好传统较长时间的奉行不改,才可以称得上孝。”)换句话说,对父母的顺,不仅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做到,在父母去世后也要长时间坚持。但是宋儒所作的则说,如果无改于父子之道,所行虽善也不能称得上效,这就更是迂腐之言了

15、。因此,这一点我们应该辨证的去分析,继承先人未完成的遗志,完成其未完成的事业,这是对的,也是孝的表现,但是过分强调“无改于父子之道”,就未免太片面强调父子伦理关系的单向性了。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对此有很深刻的分析:“只要是思想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需要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子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显然,从这里看到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或许后世历史上的很多变法,之所以失败,可能和他这一观点有一定的联系吧!(三)孝与忠 在将忠和孝的伦理要求都推向极致时,忠孝关

16、系也势必会有新的变化。忠孝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或家庭伦理问题,而且和国家政治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忠与孝是和谐的,从某些角度讲孝可以说是忠的前提条件。于“家国同构”的观念下,忠孝一体,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家以父为权威,国以君为权威,在家里孝敬父母和尊长,给忠于国家,忠于君王奠定了思想和行为基础,视为“移孝为忠”。孝经中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君主,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