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22-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34102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22-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通用版2022-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通用版2022-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通用版2022-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22-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22-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通用版2022-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材P41思考见第一节探究点一,3、4题。教材P4344活动1(1)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2)从价格来看,同样一吨煤,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高于煤炭,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低于输煤。(3)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综合这三方面的情况,对山西省来说,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输电好于输煤,从生态效益看,输煤好于输电。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来说,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

2、不能成为保护环境的极端主义者,从这个角度说输电好于输煤。2山西省煤炭市场面临四方面的挑战:一是天然气的冲击,二是水电的竞争,三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四是自身成本的上升。为了实现山西省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2)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变成电能、煤气、液化产品等,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3)加强煤炭为原料的其他化工产品的开发,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教材P45思考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是铁矿、铝矿、煤炭资源,另外还有水资源。分别输出钢材、铝制品、化工产品。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由以煤炭为主到以煤炭为动力、以原料的工业制成

3、品为主,如电力、铝制品、钢材、煤气等。这种变化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教材P46活动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看,山西省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共同点是储量都很丰富,但山西省比内蒙古东部地区蕴藏量要大,山西省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 700多亿吨,内蒙古东部地区探明储量为640多亿吨。从品种看,山西省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都有分布,而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是以褐煤为主。2.地区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内蒙古东部地区偏居我国北部边陲,与其

4、他地区联系较差,但东部紧邻我国东北重工业区,南部与天津、北京的距离较近有京通线联系京津地区,有滨洲线通往东北地区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石油、铅锌、铁等矿产资源。内蒙古东部地区应该围绕煤炭资源的开发,延长煤炭的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层次开发,极大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教材P47思考见第一节探究点三,3、5、6题。教材P50思考(上)见第三节课时1探究点一,第2题。2从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柱状曲线图看,田纳西河流域水热条件的匹配并不佳。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利于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在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正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而该季节降水不足,极易形成旱灾,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5、解决的措施就是发展农田灌溉。田纳西河水量较大,能够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教材P50思考(下)田纳西河水量不稳定,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相差约150倍,这给该河的航运带来困难,特别是夏秋季降水少,农业用水增加,水位下降较大。改善该河航运条件的主要方法是将修水库与建船闸结合起来,通过水库蓄水和船闸使河流各段保持较稳定的水位,利于通航。教材P5152活动1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由于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灌溉特别容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河流因过度抽水而径流减少,盐度增加;湿地因失去补给水源而面积减小,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河湖中蓝绿藻繁殖,鱼类减少;因灌溉增加,地

6、下水位上升,出现干旱地盐渍化的问题。2(1)水库和灌溉区多分布在河流的上中游支流河段。(2)河流的灌溉开发强度很高。(3)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库和灌溉区位于上中游的分布格局,以及过度灌溉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度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影响河流的利用。(4)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水,在流域开发时关键是对水的合理利用。在对河流水源利用上,要进行全流域的合理调配使用,避免在上中游地区过多截水,使下游出现水量减少、海水倒灌等问题。教材P53思考梯级开发是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因为梯级

7、开发是以修建水库大坝为基本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供水、灌溉、旅游、提高水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统一的配套开发和管理。为进行梯级开发而修建的水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能够有效提高流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梯级开发,田纳西河流域不仅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和旅游业也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教材P56活动1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就是说要加强开垦荒地、发展畜牧业、增加旅游设施等,这些措施可能导致的变化主要有:(1)旅游业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会导致旅游业萎缩。(2)由于农牧业用地的扩大,会增加农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从而导致水

8、质下降。(3)由于农牧业的发展,用水量也有所增加,使枯水期的发电用水减少。(4)由于用水量的增加,河流枯水期水位下降,使河流航运条件变差。(5)由于提高了土地利用程度,会加重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小气候变化异常、洪涝灾害增加,加重防洪负担。2如果我们选择河水水质下降。由此可能引起其他因素产生以下变化:(1)河水水质变坏会影响到土地的利用。比如水果、蔬菜、粮食、花卉的种植和畜牧业等,凡是用河水灌溉或饮用的,都将受到影响。(2)河水水质下降,将会使旅游人数减少。(3)如果水质变差是由于“富营养化”导致的,将会引起水生植物滋生,这些水生植物顺流而下就可能堵塞水轮机,影响发电,甚至使溢洪

9、道排洪不畅而影响防洪效果。(4)短期内不会对航运带来麻烦,但旅游人数减少,也会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如下图:教材P5758问题研究资料1分析定期泛滥的河水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为中下游两岸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资料2分析1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灾、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2利用水电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废渣的少排放可少占土地;废水的少排放,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水污染;废气的少排放,减少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酸雨的危害。资料3分析1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土地肥力下降,加重盐渍化;使沙丁鱼数量减少;海岸遭到侵蚀后退。2主要是由下游及入海口处水沙减少所致,输水输沙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深入思考1阿斯旺大坝为埃及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大坝在带给埃及人民各种益处的同时,还存在不得不正视的弊端。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大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点。阿斯旺大坝的修建还是利大于弊。2阿斯旺大坝的利和弊对于其他大坝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大坝所处的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流域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不同,所产生的效益与影响就不同。3我们应当一分为二来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既有利也有弊。前期规划和论证充足、科学,在工程完工后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会降低到最小;若论证不充分、不严密,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