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32573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问题思考毕业生的调研对于人才培养质量,55.17%的同学认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一般,33.33%同学认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较好,3.45%的同学认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非常好。由此可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关于就业优势,认为专业知识或专业应用能力是优势的的同学几乎各占一半,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今后的培养工作要两方面同时兼顾、同等对待。毕业生认为自身还需进一步增强的能力(本题为多项选择),由高到低的需求依次为实践能力(68.97%)、创新能力(55.17%)、专业技能(55.17%)、相关学科知识水平(41.38

2、%)、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9.08%)、组织与协调能力(33.33%)、外语水平(28.74%)、团队协作能力(28.74%)、学习能力(27.59%)、计算机应用水平(19.54%)、科研能力(16.09%)。调研结果说明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亟待提高,这也反映出我们目前培养方案中急需改进的地方。对于已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单位的能力要求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工作能力的要求上,56.32%的同学认为工作中对学习能力要求较多,47.13%的同学认为工作中对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较多,这主要反映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45.98%的学生认为工作中对组织与协调能力要求较多,

3、44.83%的同学认为在工作中对实践经验要求较多,43.68%的同学认为在工作中对专业技能要求较多。调研结果表明,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工作中是要求比较多的。毕业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价也将准确反映出学校办学的成败得失,表1为本次调研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是很满意,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培养方案在这些方面有欠缺,应在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引起重视。用人单位的调研我们调研的用人单位涉及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不同类型,以企业为主。调研的方式主要采用面对面拜访和网络问卷两种,总计61家。覆盖的城市有省会,直辖市及地市级城市,

4、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次参与调研的单位中有我校毕业生的单位占78.69%,毕业生在单位从事专业工作的占41.67%,从事和专业相近的工作占36.67%,非专业工作占21.67%。结果表明大多数毕业生都在从事本专业或专业相近的工作。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我们统计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视程度,如表2所示。由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责任感、事业心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到了和专业应用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提醒我们在学生培养工作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责任感、事业心的培养,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观念。表2还反映出用人单位更喜欢能将专业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学

5、生,而对于学生所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多少并不是特别关心,这说明当前企业需求的是应用型人才。这种信息提醒我们今后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而不能再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方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也是判断一个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我们将用人单位对鲁东大学网络工程专业4届毕业生的评价信息进行了汇总。大多数单位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要求高的公司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待加深加强。另外,社交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也很重要,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欠缺。此外,在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上,学生还是存在很大不足,对于发展迅速的计算

6、机行业,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在本次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调研中,我们感到各单位非常热情,愿意就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沟通,这说明当前各用人单位也迫切希望高校能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建立高校与用人单位良好沟通机制将有效解决目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这一尴尬问题。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参与活动的单位有意向和我校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比如开展工程项目讲座、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参与课程改革,进行岗前实习合作;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小组等。另外,也有很多单位就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比如如何增加实践锻炼的培养、如何增加专业课的深度、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

7、念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由调研结果看,学校传授的文化素质基础课程和技术基础课程已基本满足学生在工作中的需要。但目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结构、课程内容及实践培养环节等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培养人才的类型和知识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比较严重。这也是造成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的原因。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繁杂的理论知识偏多,在实际工作中能用到的较少;专业课程内容能反映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较少;专业核心必修课过多,学科前沿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偏少。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意识、责任感、事业心等专业知识之外的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

8、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地方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项目经历等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教学方法、手段过于传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几点建议建立起有效的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人才需求信息交流机制。通过该机制,地方高校可以面向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多元化的网络工程领域内的急需人才。这种信息交流机制的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高校可以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企业专家到学校做报告、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等。建立经常性的课程更新制度。学院成立专门的课程委员会,负责定期修订本专业所开设课程及具体授课内容的选择、教材的更新、教材的编写等工作。更新那些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增加能反映网络工程领域前沿技术的方向选修课程。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于传统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加强实践教学不能仅仅是实践内容和时间的增加,重要的是对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建立从培养基本能力到专业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融入教学计划,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