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32470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蛟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8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的政治影响是A.港湾众多,促进航海业的发展B.人多地少所以很早就开始对外殖民C.促进城邦民主制的形成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的交流2“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一种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B.雅典民主

2、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3“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4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A.贵族

3、垄断立法权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民主制的形成B.个人主义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主要特征C.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古希腊航海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6.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A.社会普遍追逐名利B.公

4、民贫富分化严重C.雅典民主实质是贵族统治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7约翰塞尔蒙评价道:“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A.罗马法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B.罗马法产生的时间较早C.罗马有众多的法学家D.罗马法的内容较为丰富8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经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9光荣革

5、命之前,国王大权独揽,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光荣革命后,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这表明光荣革命后的英国A.国家行政大权已经牢牢掌握在议会的手中B.国王只保留了最高国家权力象征性的地位C.制度变迁以暴力革命的方式顺利完成了权力的交接D.在不改变政权形式的前提下实现了权力的转移101701年英国制定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一规定A.表明王位世袭制已废除B.反映国王行政权得到扩大C.反映了议会至上的原则D.说明责任制内阁已

6、经形成11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要求变革,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为此英国A.颁布了权利法案B.实行责任内阁制C.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D.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12.从1714年到1760年,英国贵族在上院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1747年,贵族还控制着下院议席总数的30%。在工业革命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煤铁燃料大部分来自贵族地主的地产。材料反映出A.英国的贵族政治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B.英国封建贵族始终操控着议会立法权C.英国下院始终从属于贵族控制的上院D.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地主阶级产生分化13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

7、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142016年9月29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投票推翻了总统奥巴马对“911法案”的否决。“911法案”是由国会起草的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害者及家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一部法案。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总统可再次给否决该法案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

8、将被迫辞职15下列关于美国政治中“分权与制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B.国会有权弹劾总统C.最高法院有权宣布国会的立法违背宪法D.总统有权提名最高法院的联邦法官16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影响参议院以58比42票否决了该提名。根据美国宪法,里根总统应该A.另择合适法官人选B.强行任命该名法官C.修改宪法D.自动辞职下台1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

9、;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限制地方自治B.加强国家权力C.避免专制独裁D.建立世界霸权18自1789年到2003年,美国总统共用了1484次常规否决,国会推翻的否决为106次,大约有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这表明A.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大B.美国难以实现权力制衡C.政府遵循美国宪法原则D.联邦总统维护选民利益19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B.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C.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20它是较晚才开始现代化的

10、欧洲国家,为了扩张政府权力和吸纳社会上不同思想的人士晋身政府层面加强其运作,于是作为君主制国家,在统一和独立的同时,还编成了宪法,成立了议会,但它是和“虚君共和”相反的“虚位议会”制度。该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21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C.帝国宪法的立法

11、依据是普鲁士宪法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22在德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互相背离的两种趋势:一种是狂热追逐军国主义和权威崇拜的保守的德意志,另一种是积极倡导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自由的德意志。双方力量对比消长决定着德意志民主化的进程。这体现了A.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 B.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展 C.政治民主化的艰巨性 D.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机制。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A.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 B.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C

12、.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 D.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24.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人口2万多人;而到1891年,有城镇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C.议会改革势在必行D.责任内阁制开始出现25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是保皇派在议会中占有相当的优势。然而,保皇派中波旁正统派主张恢复君主专制,奥尔良派主张恢复金融贵族的统治,波拿巴派则主张由拿破仑三世的儿子担任国王。这客观上导致A.保皇派内部矛盾加剧B.共和派被迫向保皇派妥协C

13、.1875年宪法顺利通过D.共和派的影响日益扩大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共5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

14、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0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将西方民主的起源追溯至古希腊,将西方的法律起源追溯至罗马,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民主与法治仍是当前大多数国家追求的治国方式。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他们(贵族)通过土地兼并和高利贷剥削平民,使小农和小手工业者的处境不断恶化。无力还债的小农沦为“六一汉”(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财主,自己保留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农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这时更盛行债务奴隶制,这往往使交不起地租的“六一汉”负债破产,这就导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