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283255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工程(专业学位)代码: 085229一、培养目标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环境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 式高层次环境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 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二)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 基本技能和技术方法 , 在环境工程的相关方向具有独立 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三)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专业方向包括: (1)水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2)固

2、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 ( 3)土壤 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二、招生对象相关要求见各专业学位全国教指委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 2 年。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 1 年。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第一年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进行 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学位论文的指导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制。学校导师由具有指导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资格、并具有工

3、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应在入学一年内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校外导师由相关合作单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担任。双导师中应以学校导师为主,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学位论文的指导。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和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五、课程设置(参见附表“教学进度表”)1、课程设置(参见附表“教学进度表”)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每18个课时计1学分,至少修完29个课程学分(见下表),另有专业实践6学分(详见教学进度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应用课选修课专业实践应修规定学分

4、789562、补修课程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者必须补修与本学科相关的本科生核心课程2-4门。补修本科课程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参考我校相应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随本科生修读或安排集中 授课,并参加考试或考查。本学科补修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补修 本科课程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本科教学规定的合格要求并记入成绩档案,但不记学分。六、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导师与校外导师按照本领域国家 制定的培养要求,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制订其专业实践计划,对实践 内容、目的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在此基础上,研究生要向校内外导师提交实

5、践学习计划书, 校内外导师应给予具体意见和建议并签字通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一般在入学后第三个学期进行。专业实践结束后,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并准备汇报PPT并由培养单位组织校外导师和学校导师答辩小组进行专业实践考核。根据研究生所参加实践项目类别,按照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 办法计算工作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要获得6个实践学分。七、学位论文(一)论文选题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自工程实际,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二)论文质量要求(1)要求必须在导师共同指导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2)论文应能体现论文作者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

6、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即要求有定的分析结果,而且特别注重其研究结果在工程上的实用性和技术先进性(3)鼓励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应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新工艺、新产品、新 方法、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同时也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三)论文开题在查阅文献和初步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和作开题报告, 须经导师审核同意,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培养单位组织3 名以上专家对开题报告给予书面评议,未通过者按专家建议修改后重新开题。(四)预答辩预答辩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正式审核之前,所在培养单位和导师对即将毕业研究生的学 位论文所做的最后一次自我把

7、关。其主要目的是对该学位论文是否已经达到本学科对硕士学位论 文的水平要求进行诊断。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应由导师主持,要求须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五)论文评阅培养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学校随机抽取部分论 文外审盲评。论文评阅有关规定详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 。(六)论文答辩攻读环境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论文答辩。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末进行。有关要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 。学 科 带 头 人:培养单位负责人: (公章)公章)学位分委员会主席:附件一全日制环境工程专

8、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研 20091 号) 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高全日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专业实践 方案。(一)、专业实践的形式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导师与校外导师按照本领域国家 制定的培养要求,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制订其专业实践计划,对实践 内容、目的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在此基础上,研究生要向校内外导师提交实践学习计划书, 校内外导师应给予具体意见和建议并签字通过。(二)、专业实践的实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一般在入学后第三个学期进行

9、。现有专业实践基地如下:1、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2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 资源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6、山 西焦煤集团 7、山西瑞恩泽科技有限公司8、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三)、专业时间的考核方式专业实践结束后,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并准备汇报PPT,并由培养单位组织校外导师和学校导师答辩小组进行专业实践考核。根据研究生所参加实践项目类别,按照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计算工作 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要获得 6 个实践学分。附件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0、及评价指标(试行)【论文类型一: 产品研发 】指来源于环境工程(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环 境污染治理生产实际的新产品、 新装备、 新仪器研发、关键部件研发、 装备和生产线的技术 改造, 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 包括了各种软、 硬件产品的研发,产品生 产方法和设备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创新、实用性。【内容要求】1. 选题: 针对环境工程领域的新产品研发、 关键设备或子系统的研发, 设备技术改造及 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 包括了各种软、 硬件产品的研发。 选题应紧密结合国家、 山西的环境污染治理特点。 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 论文能

11、反映工程硕士知识 面和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体现设计新思想、 新方法。 同时还须提交产品设计 图纸和相关文档等佐证材料。2. 研发内容: 主要包括环境工程相关产品的文献调研和生产工艺调研, 文献调研要突出 对国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对所研发的产品(或装置、子系统、关键设备)进行需求分 析,确定性能或技术指标;阐述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进行方案设计及论证、详细设计、分 析计算或数值仿真等;针对所研发设计的产品(或装置、子系统、关键部件)或其核心部分 进行开发或试制、系统调试、并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分析等; 或采用计算机仿真、 样机试验 等手段、方法分析验证设计或技术改造样机的先进性、合

12、理性、并证明达到研发设计目标; 研发产品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3. 研发方法: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 采用科学、 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研发产品。 通过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产品进行技术、 经济可行性分 析论证,给出明确的产品制备方法、工艺的优点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4. 研发成果: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环境领域的生产工艺要求和国家质量标准; 设备性能先进、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环境效益,有一定实用价值。【撰写要求】产品研发论文由摘要、正文、总结和展望、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部分一般包括 文献综述及研发内容、 研发方法和产品成果三部分内容,

13、 实物照片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正文 字数一般为 3 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1. 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 重点阐述研发产品在环境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现状、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阐述,并附有较大数量的文献来源引用,简述本产品研发的主要内容和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2. 研发理论及分析:对所研发的产品(或装置、子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改造)进行功 能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确定性能技术指标, 详细描述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 理、先进地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和校核计算,并对其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及分析等。3. 实施与性能测试:对所

14、研发的产品(或装置、子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改造)或核心部分进行开发或试制,并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对照产品设计指标进行比较,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4. 总结: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产品研发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对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前景,以及进一步改善、提高产品性能的方 法、手段进行展望。【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4卄 参考权重选题(10)1.1选题背景来源于工程实际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51.2目的及意义目的明确具有必要性具有应用前景5内容(45)2.1文献综述文献资料全面性、新颖性总结归纳客观性、正确性52.2研发内容的

15、合理性基本原理正确产品功能先进、实用分析计算正确152.3研发方法的科学性方案科学、可行技术手段先进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152.4工作的难易度及工作量研发工作具有一定难度研发工作量饱满1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4卄 参考权重成果(30)3.1研发产品的效益和应用研发产品经过检验或认证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3.2研发产品的新颖性有新思路或新见解性能先进、有自主关键技术15写作(15)4.1摘要表述简洁、规范能够反映产品研发的核心内容44.2文字论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84.3参考文献引用文献的真实性、权威性、规范性3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优秀:总分 85;良好:84总分70;合格:69总分60;不合格:总分W 59。【论文类型二:调研报告】指对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环境污染治理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